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
连亏两年半、年内股价却翻两倍的芯原股份(688521.SH),拟筹划重磅收购。
8 月 28 日晚间,芯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 " 芯来智融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芯来智融是 " 技术大拿 " 胡振波创建的公司,他是国内 RISC-V(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社区技术领袖之一,开发了国内第一颗 RISC-V 开源处理器核蜂鸟 E203,出版了国内第一本 RISC-V 处理器设计书籍《手把手教你设计 CPU —— RISC-V 处理器篇》。
而根据天眼查,早在 2019 年 8 月的天使轮融资,芯原股份就投资了芯来智融,目前持有其 2.99% 股权。此次收购拟取得芯来智融全部股权或控股权,不过因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且标的公司审计评估、交易金额、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比例等内容暂未确定,无法确定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此外,芯原股份股票自 2025 年 8 月 29 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10 个交易日。
2025 年以来,芯原股份股价一路狂飙。芯原股份 2025 年初开盘价为 52.43 元 / 股,8 月 28 日收盘价为 153 元 / 股,年内涨幅高达 191.82%。不过,公司业绩并不如股价一般亮眼。2023 年全年、2024 年全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均实现净亏损,两年半累计净亏损达 12.17 亿元。
业绩持续亏损,收购芯来智融是否意在改善公司盈利?对此,时代周报记者于 8 月 29 日下午致电芯原股份,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芯来智融 2023 年底总资产 4.82 亿元
天眼查显示,芯来智融成立于 2018 年 9 月,法定代表人为胡振波,注册资本 501.1623 万元,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主要从事半导体科技、电子科技、智能科技、通讯科技、信息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
根据芯来智融官网,公司处于芯片产业链上游,是国内首批专注于 RISC-V 处理器 IP 研发的企业,发展至今已成为本土 RISC-V 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官网称,芯来智融拥有纯本土化团队和自研 IP," 实现真正国产自主,保障供应链的安全 "。
芯来智融的 " 国产替代 " 理念,与创始人胡振波密不可分。胡振波曾在过去几年多次接受媒体、社区采访,清晰还原了自己从事芯片行业的过程和芯来智融的创建历史。
胡振波本硕均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毕业后在多家国际芯片企业工作。2015 年前后,胡振波在武汉新思科技 ARC 部门担任研发经理,察觉到 " 国外企业在国内几乎不设立核心研发职位,很多同仁被迫转行 ",便开始探索技术自主的可能性。
2016 年,胡振波开始从事 RISC-V 架构研究,2017 年初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国内第一颗 RISC-V 开源处理器核蜂鸟 E203 的设计,2018 年初出版《手把手教你设计 CPU —— RISC-V 处理器篇》,以蜂鸟 E203 为案例系统讲解处理器设计原理。
在芯来智融创建后,胡振波完成了从资深工程师到企业家的转型,开始推动 RISC-V 生态建设。2018 年 9 月,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推荐芯原股份作为首任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 ( CRVIC )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会员单位已达到 204 家。
芯来智融在发展过程中也积极拥抱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天眼查显示,自成立至今,芯来智融至少完成了 6 轮融资,但均未披露具体金额,投资方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君联资本、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蓝驰创投等知名机构,最近一次融资是在 2023 年 8 月完成的 B++ 轮融资。
截至最新,胡振波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 42.1208% 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在胡振波及其关联方以外,持股比例居前的几大股东分别为君联资本、蓝驰创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电科投资和芯原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 9.83%、7.7%、6.12%、3.06%、2.99%。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经终止上市的上海维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曾在披露招股说明书相关文件时披露了芯来智融的财务数据。芯来智融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分别实现营收 964.02 万元、3325.45 万元、6232.01 万元、6438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867.16 万元、-466.82 万元、-435.89 万元、631 万元。
尽管缺乏最新的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数据,但仍能从 2023 年以前的财务数据中看出芯来智融营收在稳步增长,2023 年实现扭亏为盈,且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截至 2023 年底,芯来智融总资产 4.82 亿元,净资产 4.46 亿元。
芯原股份连亏两年半
天眼查显示,芯原股份成立于 2001 年 8 月,创始人是戴伟民,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 年 8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 IP 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的企业。
戴伟民同样是 " 技术大拿 "。根据芯原股份官网,戴伟民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计算机科学学士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该校终身教授。目前担任全球创新中心副主席、创新科技国际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理事长等多个职务。
上市之初,芯原股份被誉为 " 中国半导体 IP 第一股 ",其技术能力和市场地位也始终处于前列。根据调研机构 IPnest 在 2025 年的统计,从半导体 IP 销售收入角度,芯原股份是 2024 年中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的半导体 IP 授权服务提供商。根据研究机构和企业公开的数据,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芯原 IP 种类排名前二。
在 2022 年扭亏 " 摘 U" 后,芯原股份 2023 年再度陷入亏损困境。2023 年、2024 年、2025 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 23.38 亿元、23.22 亿元、9.7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96 亿元、-6.01 亿元、-3.20 亿元。
不过,机构仍看好其发展前景。民生证券研报点评其半年报称," 公司在 ASIC 业务上的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扎实,叠加 AI 与定制芯片浪潮持续演进,2025 年起公司 ASIC 业务有望伴随 AI 产业趋势实现快速增长 ";国盛证券指出," 公司 25Q2 末 30.25 亿元的在手订单中,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在手订单占比近 90%,且预计一年内转化的比例约为 81%。随着公司在手订单的逐步转化,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将为公司未来营业收入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
而对于此次收购芯来智融,东吴证券称其 " 旨在补齐公司 RISC-V IP 矩阵,形成从处理器内核到系统级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布局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