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09-01
4300名新本科生复旦开启新生活,院士支招如何适应,机器人提供全方位咨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31 日,复旦大学本科新生报到日,来自全国各地及全球 60 多个国家的 4300 余名 2025 级本科新生,正式开启在复旦的求学生涯。

主动选 " 挑战 ",他们为何瞄准 " 前沿赛道 "?

在复旦大学本部排球场外道路及叶耀珍楼多功能厅,12 个科技类社团、23 个科创项目在此摆摊互动,吸引同学们驻足体验:输入 AI 提示词生成代码、编写小游戏,操控 RoboMaster 机甲机器人在林荫道穿梭,展示 3D 打印技术…… 丰富的活动让不少新生停下脚步。

光华楼正面草坪前的任重书院历史学系摊位前,李卓心然和父母早早赶来报到。她选择的文物与博物馆学(科技考古方向)为首次招生,作为 " 新文科 " 代表,该方向已吸引不少同学报考。

李卓心然是上海文科考生,高考 609 分(满分 660 分)。对考古的热爱,在她心中扎根多年:" 我看过很多考古纪录片,发现这是一门充满发现、能承载大胆想象的学科。" 去博物馆参观、读相关书籍、了解田野考古知识…… 随着认知不断深入,她对考古的兴趣愈发浓厚。

" 以理科为基础的科技考古,对我来说确实是巨大挑战,但我愿意尝试。" 李卓心然说。她的父亲告诉记者,女儿意志坚定,家里虽无人从事考古相关工作,却始终支持她的选择:" 初三时,心然就在手机里写下了未来想走的方向。"

摊位另一侧,身穿白色 T 恤的福建男生范礼铭,正向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咨询该培养方案与未来发展路径。" 科技考古是前沿领域,能把考古学与当下先进科技结合,说不定能碰撞出新火花。" 谈及选择理由,他眼中满是期待。

近两年来,复旦大学聚焦新学科建设。除 " 新文科 " 外,六大 " 新工科 " 创新学院—— 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未来信息创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也已悉数亮相。为满足更多学子的新工科志趣,今年复旦在六大创新学院投放超千个本科招生计划,各学院内部专业实现完全自由分流;同时试点推出超常规人才培养项目,组建六大领军人才班,由顶尖科学家担任 " 学术班主任 "。

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的迎新摊位前,新生宋品逢的父母向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蒋玉龙连连道谢," 太感谢您了!" 宋品逢是山西考生,高二时曾在学校参与复旦大学在其中学开设的 " 微课 ",修习过蒋玉龙的半导体相关课程。" 他是我的首届学生,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来报到了。" 蒋玉龙说,宋品逢当时总坐在课堂第一排,格外认真。" 课程虽然难,但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学习微电子的种子。" 宋品逢说。

转变心态,院士教授带来 " 适应指南 "

新学科的推进,既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新动力,也为新生带来了适应的挑战。

贵州男生尹富有提前一天到校,他感慨于 " 校园真的很大 "。以贵州省排名 138 名的成绩,尹富有选择了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 我的母亲没读过书,父亲只有小学学历。" 尹富有向记者坦言,中学时学校虽举办过机器人大赛,也有同学参加全国比赛,但因机器人学习投入大、需自费,他从未接触过相关训练。" 不过我对未来有信心,希望能追上同学们的脚步,尽最大努力走好自己的路,每天进步一点点。"

针对新生可能面临的适应问题,不少迎新教授送上了贴心建议。在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摊位前,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亲自迎接新生,他叮嘱道:" 大学和中学不同,学习、生活都有不少变化。要找到自己的‘真爱’—— 从心底热爱所学专业,才能迸发无尽力量。复旦学习资源雄厚,文、社、理、工、医学科实力都很强,大家一定要找到兴趣所在,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他特别提到,高中阶段多数同学聚焦成绩,而大学更需要明确 " 学什么、怎么学、如何选课程 ",主动探索自身热爱。

蒋玉龙也强调 " 兴趣 " 的重要性:" 能来复旦的同学都很优秀,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而学院专业课程有一定难度," 不太好学 "。但只要不怕失败,哪怕遇到短暂挫折,不放弃、不气馁,就一定能学好。" 心中有光,将来定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

文少卿也告诉记者,科技考古方向的同学,在大一会学习和文博方向完全不同的课程,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等," 是有挑战的 "。甚至有家长跟他反映,孩子因为高中没有选择生物学,对未来的学习感到焦虑。" 我告诉家长没关系,大一、大二我们一定会指导学生做好理科基础学科的学习。" 他鼓励同学们,不要有畏难情绪,有问题与老师多交流,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适应学科实际需求。

今年,随着人工智能与新技术发展,复旦迎新也添了 " 智慧新招 ":学工部联合信息办全新推出 AI" 复旦迎新助手 " 智能体。该智能体基于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库,可实时为新生提供校园学习、生活各类资讯,覆盖从 " 入学准备 " 到 " 校园适应 " 的全场景需求,真正实现 " 未到校先知情 "。据统计,该助手上线以来,日均解答问题超 600 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复旦大学 机器人 本科 集成电路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