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上半年中高端产品销量增长5.1%,产品结构化优势突出。
文 / 每日财报 杜康
在餐饮消费放缓的市场环境中,青岛啤酒逆势交出了一份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的答卷,展现出了龙头企业的经营韧性。
8 月 26 日,青岛啤酒发布了其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销量、营收和净利润的全面增长。其中,营收 204.91 亿元,同比增长 2.11%;归母净利润达到 39.04 亿元,同比增长 7.21%,创下了历史新高。
销量逆势增长,
盈利稳步提升
在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啤酒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青岛啤酒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滑 0.3%,延续了行业总量见顶的趋势。
然而,青岛啤酒却实现了销量 473.2 万千升、同比增长 2.3% 的逆势增长,其中主品牌共实现产品销量 271.3 万千升,同比增长 3.9%;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 199.2 万千升,同比增长 5.1%,对应占比分别同比增加了 1.5%、1.4% 至 54.1%、39.7%,展现出了明显的产品结构性优势。当前,中高端产品已经成为啤酒企业利润增长核心,青岛啤酒的高端化势头仍然很强劲。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04.91 亿元,同比增长 2.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9.04 亿元,同比增长 7.21%,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单季度表现同样亮眼,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100.46 亿元,同比增长 1.28%,净利润 21.94 亿元,同比增长 7.32%,呈现出典型的 " 量利双升 " 特征。
数据来书:Wind 数据
《每日财报》认为,这种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长的 " 剪刀差 " 效应,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的战略成效:
首先,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推动毛利率显著提升。财报数据显示,青岛啤酒二季度毛利率达 45.84%,同比提升 3.05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 4.20 个百分点,反映出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经典 1903、白啤等高端产品在餐饮渠道的竞争力持续增强,带动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其次,精细化管理带来成本优化红利。近年青岛啤酒通过供应链整合、数字化改造等措施,在原料采购、生产运营等环节实现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 48 亿元,充沛的现金流为业务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渠道下沉战略成效显现。近年来青岛啤酒积极拓展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通过 " 基地市场 + 战略市场 " 的差异化布局,在消费分级趋势中抢占先机。同时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进一步打开了增长空间。
创新与多元化,培育新增长点
行业存量竞争之下,青岛啤酒也在积极寻求多元化和创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其通过 " 啤酒 +" 战略的持续推进,在产品创新、品类拓展等维度实现突破,为业绩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产品创新方面,围绕 " 新人群、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新场景 ",青岛啤酒积极拓展新的增长空间,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与升级。上半年推出了多款特色新品,如 " 轻干、樱花味白啤、浑浊 IPA、全麦国潮、全麦逸品 " 等,从个性化、健康化、高端化、创新口感以及便携包装等多个维度,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加快培育生鲜啤酒赛道,1L 铝瓶装原浆产品已在 34 个城市实现新鲜直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短保质期产品的需求。
渠道创新方面,青岛啤酒构建了立体化销售网络。线上渠道与美团、饿了么、抖音小时达等平台合作深度合作,构建 "30 分钟鲜活圈 ",满足即饮消费场景需求。今年以来,青岛啤酒发力新媒体,即时零售业务强化闪电仓、酒专营等新业态布局开发,上半年成交额同比增长近 60%;线下则通过 " 新鲜直送 " 模式缩短供应链,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等产品实现 " 工厂 - 消费者 " 的快速直达。
在场景拓展上,针对露营、音乐节等新兴消费场景开发专属产品,推动啤酒消费从传统餐饮场景向多元化生活场景延伸。
不难看出,通过创新与多元化的双轮驱动,青岛啤酒正从单一的啤酒制造商向综合性饮品集团转型。这种战略转型既顺应了消费升级趋势,也为公司在存量市场中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展现出百年品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未来可期,机构持续看好
青岛啤酒凭借稳健的经营表现和清晰的战略布局,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截至 2025 年 8 月,多数覆盖券商给予公司 " 买入 " 或 " 增持 " 评级,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的看好。
从估值维度看,当前市场预期呈现分化但整体乐观的态势。汇丰环球研究将 H 股目标价上调至 65.4 港元,较现价隐含 25% 上涨空间;中银国际更为乐观,维持 A 股 81.6 元的目标价,其研报指出公司当前市盈率处于历史均值下方,具备良好的风险回报比。
摩根大通近期增持 42 万股,平均成交价 55.2 港元,涉及资金约 2300 万港元,显示国际资本对青岛啤酒的信心。高盛则将 2026-2027 年盈利预测上调 5%,目标价微升至 60 港元,主要基于对高端产品复苏弹性的预期。
盈利预测方面,主流机构形成共识性预期。西南证券预计 2025-2027 年 EPS 分别为 3.41 元、3.63 元和 3.85 元,对应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 6.3%。国信证券的预测更为细致,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将达 47.5 亿、51.3 亿和 54.4 亿元,增速呈现稳步放缓但质量提升的特征。
当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分析师普遍提示三大风险点:宏观消费复苏力度可能弱于预期;包材等原材料价格存在反弹压力;即饮渠道恢复进度影响高端产品放量。
不过,从战略布局看,青岛啤酒正通过多维度举措应对挑战。产品端加速无醇啤酒、精酿系列等创新产品研发;渠道端深化与美团闪购等平台合作,上半年线上成交额增长 60%;国际化方面加强东南亚市场深耕。这些举措若能有效落地,将进一步提升业绩确定性。
总体而言,青岛啤酒作为行业龙头,已建立起 " 中高端产品 + 成本优势 + 稳定分红 " 的价值三角,在消费板块中具备较强的防御性和成长性。随着餐饮消费场景的持续恢复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青岛啤酒仍有望延续利润增速高于营收的增长特征,为投资者创造持续回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