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家线下‘ vala 地下城 · 电车生活馆’已于 8 月 30 日启动,即将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出。 "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8 月 29 日,VALA 集团(2051.HK)发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收入人民币 1.36 亿元,同比增长 16.4%;期内净亏损约人民币 5087 万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来源:公司公告)
这是 VALA 更名后首份财报。8 月 5 日,51 信用卡有限公司曾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英文名称已由 "51 Credit Card Inc." 更改为 "Vala Inc.",并不再采用 "51 信用卡有限公司 " 的中文双重外文名称。同时,公司股份简称、公司标志、公司网址等已进行更改,其中股票简称 "VALA" 已于 8 月 8 日上午九时正式生效。公告发布后,「明亮公司」曾对此次更名进行过详细拆解。
据本次财报,尽管仍处于战略转型期,但从收入结构、业务发展节奏来看,公司核心业务已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特别是vala出行板块与 SaaS 服务的持续释放,为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信号。
截至 9 月 1 日午间收盘,VALA 股价较今年最低点已累计上涨近 150%,对应总市值约 8.5 亿港元。
vala 已成集团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在公司 2024 年财报中,vala 业务便已成为集团最具想象空间的业务板块。年报称,2024 年对露营业务作出了优化调整,清退了部分表现欠佳的营地,积极扩展由露营业务孵化出的汽车业务 "vala",并将两者结合以创立 Valalife 业务。
本次财报显示,报告期内,vala业务实现收入约5027万元,占整体营收比重超过 37%,成为集团核心增长引擎之一。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vala 品牌已成功招募共创人数量 131 位,并在全国累计开设 13 家 vala 体验中心。结合此前发布的 vala Pro 车型及正在筹备上市的 vala Home 新车,该板块在产品布局、用户生态和品牌心智上的协同正在形成闭环。
不同于传统 B 端订单或直营销售,共创人通过真实使用场景推动产品曝光和销售转化,同时在社群组织、内容共创、场景传播等维度形成可持续的品牌社群价值。vala 品牌正借由 " 内容 + 场景 + 社群 " 的新范式,构建 " 移动生活 " 的新消费图景。
除 vala 外,集团另一大业务支柱,小蓝本智能销售增长云平台也维持稳定运行。在复制过往行业版的成功经验外,还融合了 DeepSeek 和豆包双 AI 引擎,迭代上线跨境物流行业版,持续在垂直行业深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
首家线下「vala地下城」启动,转型步入实质阶段
据财报信息,VALA 集团正逐步剥离原有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押注 " 移动生活 " 板块,推动转型步入实质阶段。虽然短期内仍处于投入阶段,但营收增速与亏损收窄已初步验证战略方向的正确性,其所构建的 " 人、车、服务、社群 " 闭环,正在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新生活方式平台雏形。
报告指出,截止 2025 年 6 月,vala 汽车已覆盖全国 26 个省份、超过 100 座城市。伴随 vala 的不断交付和场景落地,vala 业务版图还在加速扩大。
《财经涂鸦》了解到,8 月 30 日,首家线下 "vala 地下城 · 电车生活馆 " 于 vala 杭州总部正式启动。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门店,该 " 地下城 " 是一个集 vala 展厅、电车生活用品卖场、亲子活动空间和线下社群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复合场所。其背后是 vala 对用户画像的清晰理解。根据官方统计,目前 vala 用户中约 80% 为亲子家庭。
据悉,此次,vala 地下城将正式开放给共创人作为日常接待场所和看车体验点,将线下体验变得更为具象和圈层化,成为 " 共创人计划 " 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vala 创始人孙海涛在现场强调," 地下城 " 是 vala 理念的物理化呈现,是一个从产品走向社区的关键触点。他还透露,vala 即将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出地下城电车生活馆。
公司表示,未来,伴随新车型落地、社群规模扩张与城市场景布局深化,vala 有望在移动生活这一新消费赛道中,占据越来越多的用户心智空间与市场主动权。
本文由公众号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涂鸦君。
添加涂鸦君个人微信(ID:tuyaclub)
加入【公司情报社群】
参与资本市场讨论
获取一手情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