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09-01
烽火记忆与青春赞歌同台,艺术融合传承红色基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扬中市八桥镇举行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老少同台才艺展演活动

为传承弘扬红色基因,近日,扬中市八桥镇关工委在辖区永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 " 赓续抗战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 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 " 暨 " 老少同台 " 节目展演。通过演讲、歌舞、情景剧等多元形式让抗战史实从书本走向舞台传承红色基因,白发苍苍的老者与朝气蓬勃的少年同台献艺,用艺术的形式诠释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共谱爱国新篇。

老少同台,用才艺演绎红色情怀

演出在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正式开始,银发苍苍的老人们与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并肩站立,共同唱响那段烽火岁月的记忆。老党员与青少年们携手登台,用歌声、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重温抗战历史、歌颂英雄事迹,让红色记忆在代际对话中鲜活起来,让红色基因在舞台展演中代代相传。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抗战精神是刻入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传承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演讲,带我们叩响记忆之门;诗朗诵《卢沟桥的沉思》、歌舞《抗战组歌》带我们重回热血澎湃的年代;《" 江抗 " 和 " 挺纵 " 在八桥会师合编》讲述八桥的热土上,曾书写过抗战史上的壮丽篇章。

合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出代代相传的民族气节;《" 两桥 " 激战歼日寇》铭记烽火岁月,战火淬炼英雄胆,寸土必争卫家国;歌声《再唱山歌给党听》流淌赤诚,如山泉奔涌不息,唱不尽党的恩情;《红色塌扒㴭扬中沙家浜》镌刻初心,芦苇荡中藏忠魂,沙家浜精神永不朽。

薪火相传,红色基因永续流淌

舞台技术也颇具匠心。组织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背景大屏上同步播放本地抗战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让历史与现实在舞台上对话。当老人们演唱抗战歌曲时,屏幕上呈现的是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时空交错间,令人感慨万千。

情景剧与合唱交织的《地道战》在激昂旋律中展现人民智慧和勇气的交响;《一封隔空家书——追忆抗日英雄王明高》纸短情长,承载着穿越时空的信仰与家国深情;笛子独奏《扬鞭快马运粮忙》笛声扬,马蹄疾,满溢蓬勃生机与力量。

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诉说初心不改的赤诚;独唱《江山》《永远跟党走》,唱响人民至上的时代强音;演讲《胸怀信仰,放飞筑梦》,以清澈之声诠释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全体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用歌声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情感共鸣,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 不是简单办一场演出,而是要打造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 扬中市八桥镇关工委负责人表示,筹备工作早在半年前就已启动,工作人员走访了全镇乡村,采集抗战故事,挖掘红色资源,最终构思出这场由祖孙两代共同演绎的文艺盛宴。

许多家长表示,通过准备和参加这次演出,孩子们的变化肉眼可见——从对历史一知半解到主动查阅资料,从沉迷电子产品到乐于听老人讲故事,这种教育效果是课堂无法比拟的。

演出散去,但文化的火炬仍在传递。老人们脸上的欣慰与孩子们眼中的光亮交相辉映,诠释着红色基因传承的深刻内涵。这种创新模式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推动伟大的抗战精神与和平信念代代相传、永驻心间。

接下来,扬中市八桥镇还将开展红色电影展播、红色故事宣讲、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让红色教育融入日常,引导全镇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八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夕阳西下,扬中市八桥镇永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场上的小红旗依然飘扬,老人们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这场跨越代际的红色展演,不仅让抗战历史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心中,更在老少两代人的心中播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朱鹏 马贝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红色基因 烽火 艺术 舞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