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银行业仍面临诸多考验,在长期低利率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也在走向分化。
面对不确定性,近期宁波银行公布的 2025 年上半年财报依旧不改稳健底色。另外上半年该行也首度开启了年中分红,每 10 股派发红利 3 元,合计派发 19.81 亿。在进一步回馈股东的同时,也凸显了自身的红利属性和投资价值。
随着行业从规模情结转向价值深耕,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 " 优等生 ",多年来的稳健增长为商业银行穿越周期和差异化路径探索提供了范例。
01
稳健依然是主基调
近年来,在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业信贷放缓、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叠加低利率和同质化竞争挑战,银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转型变革,以往单纯靠规模驱动模式已难以为继。
然而,转型必然经历阵痛,中小银行面临的压力无疑更大。当不少商业银行还在探索商业模式转型之际,宁波银行已通过差异化打法实现了稳健增长。
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收 371.6 亿,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7.91%,净利润 147.72 亿,同比增长了 8.23%。在实现业绩双增的同时,相较以往年份延续了稳健格局。
对于衡量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净息差指标,在行业普遍承压之际宁波银行依然保持了较强韧性。2025 年上半年为 1.76%,在全部 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 7,较高的净息差保障了该行的盈利能力。
在行业资产负债表重构的当下,宁波银行较快的扩表速度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业绩,奠定了自身良好的成长性。
2025 年上半年,宁波银行资产总额为 3.47 万亿,比年初增长了 11.04%;存款总额 2.08 万亿,比年初增长 13.07%;发放的贷款及垫款总额为 1.67 万亿,相较年初增长了 13.36%,增速均在 10% 以上。
在行业面临多重挑战的同时,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样堪称优秀,上半年为 0.76%,环比一季度持平,在全部上市银行中位居第 2。如果从 2007 年上市算起,已经连续 18 年保持在 1% 以下。
同时,宁波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风控指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分别为 9.65% 和 374.16%,在持续务实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为该行扩表提供了安全垫。
要知道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多家商业银行因为资产质量问题限制了自身规模增长,对盈利也形成了很大侵蚀,且时常出现因为内控不严掉队的情况。
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之所以领先同行,一是由于根植江浙沪等发达经济区域,资产质量相对较为优质。同时宁波银行始终坚持 " 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 " 的风控理念,将守住风险底线作为最根本的经营目标,这种审慎的风控理念和底线思维使得该行建立了严密的风控体系。
宁波银行的稳健增长步伐,离不开多年来的差异化壁垒打造。
02
成长背后的差异化布局
宁波银行本着 " 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 " 的策略,将 " 支持实体,服务中小 " 作为经营宗旨,精准对接民营经济,赋能中小微已成为宁波银行的差异化优势之一。
事实上,宁波银行在零售中小微领域已深耕多年,早在 2009 年就成立了零售公司部,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在江浙沪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而江浙沪地区本就民营经济发达,尤其中小微企业十分活跃,更是国家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桥头堡,为宁波银行 " 服务中小 " 战略提供了客观经济基础。
其中,宁波银行的 " 大本营 " 所在地宁波作为国内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聚集大量民营中小企业。据人民网报道,截至 2023 年末,在宁波市 138.63 万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 96%。
宁波银行聚焦中小微的发展战略,为该行较快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增长动能。近年来宁波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一直保持较快增速,继 2024 年同比增长 18.35% 之后,上半年相较去年同期再次增长了 9.45% 至 2143.43 亿。
同时,基于庞大的中小微客户群体,较高的零售资产收益率也是该行的一大优势。上半年宁波银行零售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 5.15%,明显高于公司贷款的 3.99%。
在轻资本业务上,宁波银行较早就提出了 " 轻型银行 " 战略,在行业息差业务承压、规模情结不可持续的背景下,开拓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已成必然趋势。
在财富管理的大时代下,宁波银行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城商行,秉持 " 为客户创造价值 " 的理念,持续培育轻资产中收业务。
近年来,宁波银行在大力培育和拓展财富客群的同时,不断提升投研、选品和投顾能力,完善现金、固收、权益、保障等全品类产品线,并且通过强化投行、资管、财富的协同效应,持续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
经过多年财富管理服务体系的搭建,宁波银行实现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和私人银行 AUM 的持续高增长。2025 年上半年零售 AUM 为 1.26 万亿,相比 2024 年末增长了 11.5%,私行 AUM 增长更快,相比 2024 年增长了 18.08% 至 3585 亿,凸显出在挖掘和服务高净值客户方面的专业优势。
当前,中收业务已成为宁波银行主营业务的重要一环。2025 年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8.05 亿,同比增长了 4.04%,占非息收入比重达 24.53%。
此外,金融科技作为宁波银行又一差异化 " 利器 ",是该行推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生态重构,降本增效和践行数字金融的核心支点。
03
金融科技的持续赋能
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在银行业的落地应用也在加速,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创新、降本增效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的重要驱动力。
而宁波银行早已将数字化上升到经营战略层面。该行以 " 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 为发展方向,从 " 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 " 着手,持续赋能各项业务生态和产品体系。
举例来说,近年来宁波银行不断夯实数字化应用的基础底座,依托鲲鹏司库、五管二宝、财资大管家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客户内部系统互联互通,推进业财一体化与多元场景融合,解决客户在财资管理、票据、外汇等多方面的经营痛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025 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焕新升级了鲲鹏司库、五管二宝等产品,鲲鹏司库 2.0 升级为咨询全方位 + 业务全覆盖 + 风险全管控等六全服务体系,财资大管家 2025 版升级为 "8 个易用模块 +4 大应用平台 +N 项金融科技保障 " 服务体系,全面助力企业数字化管理。
同时,借助宁波银行的平台资源禀赋打造了 " 波波知了、设备之家、美好生活 " 三个平台,整合多方资源更好匹配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
在跨境金融领域,宁波银行通过搭建国际化链接,利用 " 外汇金管家 " 数字平台整合跨境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等多项功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支持。
为加强金融科技对业务场景赋能与服务能力,宁波银行每年将营业收入的 5% 左右投入到金融科技上,持续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业务风控同样是宁波银行数字化应用的重要领域,宁波银行将风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致力于打造 " 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 " 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数字化与场景风控结合上,宁波银行依托数据驱动和模型策略,持续加强风险预警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并及时调整风控策略。同时不断迭代智能风控系统,盯紧薄弱环节风险管控,提升风控的精准性有效性。
2024 年,宁波银行统一信贷客户管理平台顺利投产上线,实现了对全行信贷领域、客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驱动下宁波银行风控体系更为严密,为该行维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全面护航。
面对行业挑战,宁波银行较强的增长韧性展现出了跨越周期和抗风险能力。未来宁波银行仍将秉持长期主义理念,通过差异化优势持续构筑护城河,并在时代变革浪潮中发挥更大价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