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款高端纯电动车而言,科技属性不仅是核心卖点,更是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这,恰恰是小鹏汽车最为擅长的领域。2025 款小鹏 G7 再次印证了小鹏在智能科技层面的前瞻视野与持续领先,这次就让我们看看它究竟带来了哪些突破与惊喜。
外观:一脉相承的家族式设计
评测车的外观从飞行器中汲取灵感,结合第二代家族式 X FACE 前脸,整车造型兼具科技美感与张力。车辆 A 柱前移,打造出短车颈形态,保证了内部空间的同时还能提供更宽阔的视野。
车身侧面有着动力学流体曲面,通过大光面的回旋设计形成光影变幻。同时,评测车选装了静音电吸门,让关门这一简单动作充满仪式感。车尾设计很有层次,大尺寸贯穿式尾灯组内部还包含了辅助驾驶小蓝灯,亮度可自动调节,夜晚不刺眼。
此外,评测车选装了 20 英寸轮毂,匹配米其林 PS EV 系列轮胎,拥有出色的高速稳定性、低滚动阻力以及抑制噪音共振等特点。
内饰:优质用料成就质感
进入车内,小鹏 G7 采用光韵乌托邦设计理念,辅以欧洲真木等多种高级材质,营造视觉与触觉双重享受。AI 数字座舱搭载了与华为联合开发的 " 追光全景 " 抬头显示系统,拥有 87 英寸画幅、12000nit 持续高亮度、1800:1 对比度,并支持 AR 车道级导航、AR 辅助驾驶和 AR 安全辅助等功能,让数字科技走进真实世界。
15.6 英寸多媒体中控屏分辨率可达 2.5K,观感清晰,内置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和 XOS 天玑车载智能系统,操作丝滑且应用生态丰富,能够带来出色的日常娱乐体验。此外,小鹏 G7 还全系标配 20 扬声器音响系统,播放音乐或视频时可以与 256 色主动式环境氛围灯联动,营造出符合意境的车内氛围。
舒适性配置方面,小鹏 G7 为前 / 后排座椅提供了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并且全系标配。同时,后排座椅还拥有 54mm 吸能柔软层舒适结构设计,支持靠背电动调节,搭配自带 0-90 ° 无级悬停磁吸功能的可折叠小桌板,后排的乘坐感受堪比行政车型的待遇。
性能:单电机动力也足够用
评测车搭载后置单电机,总功率 218kW,总扭矩 450N · m,C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 702km。同时,5C 超充 AI 电池支持 451kW 峰值充电功率,10 分钟补能 436km,12 分钟即可从 10% 充至 80%,让车主拥有说走就走的底气。
电动机的参数虽然算不上凶猛,但应对绝大多数用车场景已经足够,动力输出线性自然,易于掌握。想要加速超车,全力踩下加速踏板,甚至还会有明显的推背感。
评测车转向力度支持自由调节,也可跟随驾驶模式自动变换。三种模式的转向手感都比较适中,即便是 " 稳定 " 模式,也没有重手的感觉。此外,车头指向性不算灵敏,转向时明显的虚位能够有效缓解驾驶压力,这样的设定符合其舒适家用 SUV 定位。
悬架系统由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 + 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组成,太极 AI 底盘支持智能预瞄功能,遇到坑洼路段可以最大提前 300ms 进行调节,颠簸未至,舒适已达。同时,AI 云端颠簸图层系统还会及时更新和共享路况数据,为行驶舒适性保驾护航。
实际体验,悬架系统吸收道路颠簸很充分,无论是路面细碎不平还是较大的坑坎都能高效过滤。在弯道中,悬架的侧向支撑也比较充足,加之后置后驱的驱动方式,出弯时即便大幅度加速,也仅会出现轻微响胎,并没有推头现象,操控性可圈可点。
空间:乘坐舒适不压抑
乘坐空间方面,身高 173cm 的体验者前排乘坐舒适,腿部余量较大,没有挤压感。来到后排,腿部空间为两拳,头部空间可达三拳,加之柔软的座椅填充,乘坐舒适性值得肯定。
储物空间方面,储物槽布局合理且容积可观,前后排乘客的随身物品均有合适地方放置。前排中控台和后排中央扶手均配备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前排为两个,后排为一个,并且都配备散热口且充电功率达到 50W,实用性表现亮眼。
后备厢内部规整,空间利用率较高,常规状态下可以容纳 5-6 个登机箱。同时,两侧均配备折叠式挂钩,右侧还提供了 12V 电源接口和置物网,非常实用。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可以进一步扩展空间。后排座椅放倒后可以与后备厢地台保持全平,方便放置大件物品。
安全:智能科技为安全护航
评测车搭载 14 项主动安全功能,其中 AEB 自动紧急制动能力可实现 130km/h 最高刹停速度,并且面对低矮障碍物以及夜间无路灯路段行车等高难度场景都能做到,最大程度提前防范每一次意外。
总结:
小鹏 G7 的登场,改写了 20 万级纯电 SUV 市场的竞争规则。其凭借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5C 超充能力以及越级四座舒适配置,重新定义了价值标杆,同时在智能化层面,还带来了极具未来科技感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可见,国内新能源车已经进入 "Next Level",想要体验科技的魅力,小鹏 G7 是不二之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