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果 09-02
从词典笔到扫拍学习机:阿尔法蛋K6的“生长”之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群雄逐鹿的当下,阿尔法蛋推出的 " 扫拍学习机 K6" 凭借独特的定位引发关注。今年秋季开学,淘云科技董事长刘庆升与总裁吴玉胜接受媒体专访,细数这款产品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学习需求的细致观察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顺着孩子的需求 " 自然生长 "

" 做产品就像养孩子,得跟着他的成长一点点调整。" 刘庆升这样形容阿尔法蛋产品的迭代历程。刘庆升这样形容阿尔法蛋产品的迭代逻辑。最初,团队只是想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查词不用背 20 本工具书。于是,第一代词典笔诞生了,把 20 本工具书的内容装进一支笔,孩子查一个词,能同时看到不同工具书的解释," 当时觉得这就够方便了 "。

但真正走进孩子的学习场景后,他们发现 " 不够 "。孩子学英语,认识单词却不懂语法;学汉字,想知道 " 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 ";做数学题,扫完题目想知道步骤解析。" 就像给孩子一把钥匙,他不仅想打开门,还想知道门后的房间怎么布置。" 刘庆升说,团队开始给词典笔加功能:讲语法、解析汉字演变、拆解题步骤,让它从 " 查工具 " 变成 " 教方法 "。

到前两年,词典笔销量已是行业第一,但新的困扰又出现了。刘庆升发现,孩子们想用它做更多事时,总会被 " 硬件瓶颈 " 卡住:屏幕窄长,像早期的笔形设计,显示一道数学题的步骤都费劲;扫描大面积内容时,得来回扫好几次,稍不注意就漏字。" 第四代 D1 Pro 加了摄像头,可镜头太窄,拍题目还是不方便,就像用小杯子接雨水,总接不满。"

于是,团队决定 " 把杯子做大点 "。他们加宽了扫描宽度,从原来的单行长拓宽到能覆盖整段文字;屏幕扩展到 4.98 寸高清视网膜屏,差不多是早期苹果 4 寸手机的大小," 拿在手里不沉,显示内容却多了不少 ";摄像头重新设计,拍作业、拍题目时取景更灵活。" 不是为了改而改,就是想让孩子用着顺手。" 吴玉胜补充道,从词典笔到扫拍学习机,每一步都是 " 被孩子的需求推着走 "。

" 扫拍学习机 ":让家长一看就懂,孩子一用就会

给产品起名时,团队前前后后想了几十个方案。一开始想归到词典笔系列,毕竟是迭代升级来的;后来想叫 " 扫学机 "" 拍学机 ",突出新增的拍照功能;但总觉得 " 不够明白 " ——家长拿到手可能会问:" 这到底是干嘛的?"

最后,他们决定回归简单:" 扫拍学习机 "。" 虽然名字长点,但家长一听就懂:能扫,能拍,是给孩子学习用的。" 吴玉胜说,他们找了十几位家长测试,大家都觉得 " 虽然长,但清楚 "。有位家长开玩笑:" 不用解释,光看名字就知道怎么用,这就够了。"

而 "K6" 的名字里,藏着更多小心思。"K" 是 key(钥匙),希望它能帮孩子打开知识大门;是 knowledge(知识),承载学习的核心;是 knife(小刀),做孩子的学习利器;也是 kid(孩子),专为儿童设计,还暗合 K9 到 K12 的学习阶段。"6" 则源于 " 一台顶六台 ":它既是宽屏全面屏词典笔,又是更好的听说宝,是便携式学习机,是有声阅读器,是离线翻译机,还是学生相机。

" 这‘六台’不是硬凑的。" 吴玉胜强调,他们走访很多家庭时发现,孩子书桌上常常堆着一堆设备:学习机、词典笔、复读机…… " 但这些设备各管一段,数据不通。孩子用词典笔扫了生字,换听说宝学课文时,还得重新找那一课,太麻烦了。"K6 的核心是 " 数据贯通 ":孩子扫过的生字会自动关联到课文,学完课文的题目会自动会自动关联到听说宝的听课文,他们不仅仅是六个孤立的设备,而是彼此之间有学习数据互通。

技术突破:把 " 麻烦 " 留给自己,把 " 顺畅 " 给孩子

" 高速开机 " 是团队花了一年多、投入近千万攻克的技术。刘庆升记得,以前孩子查词时,得先等设备开机," 十几秒的时间,孩子阅读的思路可能就断了 "。现在,K6 在关机状态下一扫就出结果,最快快开搞定," 就像孩子渴了,递水的速度得比他喊‘渴’还快 "。

这背后是反常规的技术设计。一般设备开机是 " 串行 " 的:先启动芯片,再加载系统,最后运行应用;词典笔却是 " 并行 " 的:一个芯片核负责开机,另一个同时处理扫描、识别,两个流程同步走。" 光是调整系统加载的顺序,工程师就熬了无数个通宵。" 刘庆升说,他们甚至重构了 linux 系统的开机流程," 就为了让孩子拿起来就能用 "。(高速开机功能 K6 后期会上线)

扫描功能的升级也藏着巧思。以前的词典笔只能扫一行,孩子扫一篇作文得扫十几次,还容易漏字。现在 K6 的扫描宽度能覆盖五六行以上文字,配合算法优化,连彩色课本、绘本上的字都能精准识别。" 业内大多用灰度摄像头,彩色底色的字容易‘看混’;我们用了彩色摄像头,就像给设备装了全色彩识别的眼睛。" 吴玉胜解释,为了解决宽幅扫描的 " 鱼眼效应 "(边缘文字变形),团队加了专门的畸变校正算法," 确保每一个字都认得准 "。

还有 " 所见即所得 " 的扫描设计。以前的词典笔靠小视窗定位,孩子常常 " 凭感觉扫 ",容易偏;现在 K6 做成全面屏,按下扫描键,屏幕上直接显示要扫的区域。为了这个设计,团队把原来的视窗去掉,改用压杆传感器," 看似简单的改动,背后是上百次‘孩子会怎么握,眼睛会怎么看 ’的模拟测试 "。

不做 " 问题放大镜 ",只做 " 问题解决者 "

" 我们做产品,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打败孩子 " 吴玉胜的这句话,道破了阿尔法蛋爱孩子的内核。

团队见过太多 " 反例 ":有的产品宣传 " 题库有 10 亿道题 ",可孩子一辈子也做不完 10 亿题;有的扫题直接给答案,看似省时间,却让孩子失去了思考机会。阿尔法蛋从一开始就坚持 " 扫题给步骤,不给答案 ",哪怕有家长提意见也没妥协。" 就像教孩子骑车,不能直接帮他蹬,得让他自己找平衡。"

这种坚持体现在细节里。比如孩子问 " 美字怎么写 ",K6 不会直接给笔画,而是先列出 " 美丽的美 "" 每天的每 " 等同音字,让孩子选对了再出动画笔顺。" 因为孩子可能只会发音,未必分清同音字。" 吴玉胜说,团队花了大量精力做分龄设计:一年级孩子用动画学笔顺,高中生用文字解析词根," 什么阶段给什么内容,才是真的帮孩子 "。

家长最烦的 " 二次收费 ",K6 也直接 " 砍掉 " 了。" 买的时候多少钱,后续功能升级、内容更新全免费。" 吴玉胜解释,调研时发现太多家长被 " 低价买设备,高价开会员 " 套路," 我们不想做一锤子买卖,就想让家长明明白白消费 "。甚至新课标要求的 1000 多本必读书目,团队也买了版权内置进去," 不用孩子再花钱买,碎片时间能随时看、随时听 "。

长期主义:像养孩子一样做企业

" 做儿童教育产品,急不得。" 这是刘庆升和吴玉胜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淘云科技成立十年,从最初的故事机到现在的扫拍学习机,没追过风口,只盯着一个目标:" 让孩子开心学,让家长少操心。"

团队有个铁律:任何功能上线前,都要问两个问题—— " 如果是我家孩子,我愿意给她用吗?"" 我家孩子能用得顺手吗?"K6 的研发团队有近百人,光测试 " 扫描准确率 " 就用了上万页课本、试卷," 就怕孩子扫到一个生僻字识别不出来,影响学习心情 "。

面对行业竞争,他们有自己的坚持。" 别人抄我们的功能没关系,只要对孩子有帮助。" 吴玉胜说,真正的竞争力不在 " 谁先用上新技术 ",而在 " 谁能把技术用得更懂孩子 "。比如大模型技术,很多同行直接用来生成答案,阿尔法蛋却给它加了 " 限制 ":只能调用权威知识库的内容,不能自由发挥," 就怕 AI ‘胡说’误导孩子 "。

" 我们不想做网红产品,火几个月就消失。" 刘庆升说,团队希望 K6 能像一本耐读的书,陪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 教育这件事,从来不是短跑,而是长跑。我们愿意慢慢跑,跑扎实。"

从词典笔到扫拍学习机,阿尔法蛋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因为他们知道,手里握着的不只是一款设备,更是无数家长的关爱与信任,和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与好奇。

本文由极果用户极果原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尔法 英语 第四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