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刺激只能带来短期的营销泡沫,长期来看,外卖行业比拼的还是平台的基础能力。
文 / 每日财报 风车车
二季度以来,互联网行业再度掀起外卖大战,多家平台以补贴策略消耗大量利润争夺市场。然而,外卖补贴难以持续已是行业共识。真正能在这场排位赛中胜出的,注定是那些坚持长期主义、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平台——美团正是其中之一。
客观地讲,从千团大战到如今的外卖大战,美团直面竞争的底气从来不是纯粹的流量取胜逻辑,而在于可持续的造血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为商家、消费者和全社会带来正向生态价值的能力。
作为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最大平台型企业,美团的财报数据备受关注,同时在反映 " 服务经济 " 方面有着重要的参数作用,特别是在吃喝玩乐等领域,它更是有着 " 晴雨表 " 的作用。
显然,从二季报能看出,美团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中新的消费场景正不断涌现,消费形态则继续向多、快、好、省并重转型。
美团依然是行业领跑者
2025 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 918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11.7%,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
尽管行业价格战使得短期利润受到波动影响,但美团的核心竞争优势并未动摇,反而在用户规模、订单效率、场景渗透等多方面得到加强。
先看结果层面,美团的底座竞争能力实际上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截止本季度,美团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即时消费体验,美团 App 的月活跃用户突破 5 亿,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 7 月份,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 1.5 亿单,创造新纪录。
另外,即时配送行业在本季度进入激烈竞争的新阶段,美团凭借十余年来构建的运营能力,巩固了绝对的市场领先地位。7 月份,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超过 1.5 亿单的同时,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为 34 分钟,稳定的履约能力使得核心用户群体的黏性进一步提升,也成为美团领先的又一佐证。外卖大战试图通过补贴换市场,但本质上,补贴刺激只能带来短期的营销泡沫,长期来看,外卖行业比拼的还是平台的基础能力。
第一个基础能力,在于用户需求的深刻把握。
从历史脉络拆解来看,美团对线下消费者服务体验的 " 绝佳 " 评价,绝非表层运营的偶然结果,而是其深耕十年构建的 " 用户理解-场景覆盖-习惯迁移 " 闭环的必然呈现。这种能力的核心,在于超越流量争夺,成为对中国消费群体行为模式理解最深刻的互联网平台之一。
也就是说,接近 8 亿的用户规模与逼近 1.5 亿单配送日峰值,并非单纯的数字优势,而是美团通过 " 千团大战 " 的用户教育、" 外卖地推大战 " 的场景渗透,沉淀出的消费行为数据库,从用户的购物时段偏好、品类选择倾向,到不同地域的消费能力差异,均已形成精准的洞察模型。
这使得美团的服务并非 " 被动响应需求 ",而是 " 主动预判需求 ",例如,针对夜间消费场景的挖掘,让 2024 年闪购夜间订单占比达 26%,本质是对用户 " 非计划性即时需求 " 的精准捕捉。
第二,美团是超级生活大平台,已经成为日常吃喝玩乐消费的首选基础性设施,这种平台经济的价值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功能。
考虑当下美团将外卖、酒旅、电影、娱乐、团购等场景下培养的 " 即时性消费习惯 ",成功转化为跨品类迁移的核心能力。例如,超 5 亿美团闪购用户形成的 " 高频外卖带低频零售 " 流量协同,并非简单的业务延伸,而是对 " 万物到家 " 终极消费场景的战略卡位——当用户习惯了外卖 30 分钟送达的即时体验,这种需求便会自然迁移至 3C、家电甚至奢侈品领域。
由此,美团具备了在长期市场竞争中资源整合优势,正如王兴所讲," 美团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在持续地竞争中实现了今天的领先地位。" 对于外卖行业来说,短期补贴刺激的低价需求可能会激发大量弹性订单,但这并不是创造长期真正价值的最佳方式,真正的增量需求不仅在于补贴,更在于供给侧的优化和消费者心智以及习惯的培养。
而依托完备的本地生活场景、多年耕耘的 " 先发优势 " 和持续 " 进化 " 的精进创业,美团依然能够领跑行业。
外卖大战只消耗利润,
业务仍在增长轨道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从业务上总结二季度财报,稳中求进是最合适的。尽管二季度在外卖大战中,美团的利润仅剩下 15 亿元,但美团业务基本面仍处于稳健增长的正轨上。甚至在外卖大战中,业务在战斗中愈发磨炼核心能力。
稳,在于本地核心领域,美团持续深耕发展。
例如,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实现营收 653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 71.1%,同比增长 7.7%。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美团本地商业板块仍保持稳健增长,并持续携手商家探索供给侧改革,共同提升服务能力与运营效率。
目前,美团已联合 800 多个头部连锁餐饮品牌开出超 5500 家品牌卫星店,通过多方赋能帮助商户实现了运营成本的优化和经营效率的跃迁。计划到今年年底,开设超过 1 万家卫星店。" 闪购下单,30 分钟到家 " 已经成为用户确定性的生活方式和商户确定性的增量。二季度,美团闪购实现强劲增长,消费场景从食杂向 3C 数码、美妆母婴等品类全面延伸。"618" 期间,美团助力近百万实体店服务了超过 1 亿名用户,平台上包括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在内的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 2 倍。
截至二季度末,美团联合各类零售商和品牌商在全国建设了超 5 万家闪电仓,助力大量本地小店的数字化转型,扩大其服务半径并实现经营提效。
到店业务也在本季度持续增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40%,年活跃商户数再创新高。" 五一 " 黄金周,美团酒旅交易规模也创下历史峰值。新业务板块营收 265 亿元,同比增长 22.8%,亏损环比收窄至 19 亿元。美团国际化持续迎来新突破,Keeta 本季度的订单量和 GTV 继续强劲增长。
新业务方面,美团的成长性价值进一步体现。
二季度新业务板块营收 265 亿元,同比增长 22.8%,亏损环比收窄至 19 亿元。美团国际化持续迎来新突破,Keeta 本季度的订单量和 GTV 继续强劲增长。在香港市场,Keeta 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助力行业整体扩容;在中东市场,Keeta 在 7 月底进一步覆盖至沙特 20 个城市,并于近日正式在卡塔尔上线服务。
总结下来,从美团的 Q2 财报中可以看出:一是核心本地商业收入持续稳健;二是闪购业务持续爆发,3C、家电等高客单价品类增长显著,已然成为美团新增长引擎;三是国际化新业务与技术突破,海外业务 Keeta 朝着 1000 亿美金 GMV 迈进。
总之,二季度美团通过在传统业务基本盘上的巩固发展和在新业务上的持续投入,其 " 零售 + 科技 " 战略已经在规模发展与业绩增长间找到平衡点。
生态建设不辍:
美团的可持续发展观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团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无论是骑手端、商家端还是行业端,乃至自身的科技创新成长方面,美团都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行业竞争激烈,但美团持续兑现着对于生态建设的承诺,这也是行业领跑者对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责任的主动承担。
平心而论,美团早已跨过 " 粗放式发展 " 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期,而这一进化过程正在提速。
近年来,美团持续加大对生态体系的建设投入,倾听骑手切实诉求,不断落地和完善骑手权益保障;通过数字化创新,支持全国范围内合作商户健康发展,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 持续增加对骑手的保障力度 " 已经成为美团加大对履约侧生态建设的鲜明特征。
一方面,美团设立 16 亿元夏季骑手专项保障补贴,扩大 " 大病关怀计划 " 的报销范围,并覆盖兼职众包骑手的未成年子女。多省市的 " 骑手之家 " 也同步建设,提供免费的应急救援、休息补给、换电充电等多元服务,让骑手工作更安全、生活更有保障。
另一方面,自 7 月 1 日起,美团已在 17 个省市为全体骑手全额缴纳 " 工伤险 "。继在泉州、南通成功试点后,骑手养老保险补贴今年年底将覆盖全国,预计超过百万骑手受益。美团骑手专项保障也在持续升级,设立了 16 亿元的夏季骑手保障专项补贴;扩大 " 骑手大病关怀计划 " 的疾病报销范围,并覆盖兼职众包骑手的未成年子女。
在此方面的加码还在继续,在近期的开放日上,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众包骑手非常关心的超时罚款,将在 2025 年年底前全面取消。
一系列动作让美团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肯定,例如,6 月 6 日,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肯定了美团加大投入完善骑手保障和稳岗扩岗稳就业的积极作用。
商户侧,美团主要通过 " 赋能造血、打造品质 " 两件事构建新的共赢格局。
具体动作上,美团通过助力金、模式创新等措施支持商户健康发展。截至今年 7 月,美团助力金已覆盖 30 余万餐饮商家,其中近半数商家反馈订单量显著增长,四成商家收入明显提升。预计年底将新增覆盖超 10 万家餐饮小店,单店助力金最高可达 5 万元。
另外,持续推动 " 互联网 + 明厨亮灶 " 模式落地,已有 11.7 万家商户开通明厨亮灶直播,实现全链路透明化,覆盖从社区夫妻店到商场连锁餐厅的各类商户。
公开资料显示,未来三年,美团还将在全国投资建设 1200 家 " 浣熊食堂 ",助力上万家餐饮商家的外卖品质升级,形成可追溯的放心餐饮生态。
至于在科技创新领域,美团进一步探索用科技力量助力零售生态高质量发展。
据财报数据,美团二季度研发投入 63 亿元,同比增长 17.2%。多种技术创新下,美团也为行业的创新发展作出典范,截至 2025 年 6 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迪拜等城市开通 64 条航线,并累计完成订单超 60 万单。
而在公众颇为关注的平台算法上,美团则正在推进算法公开常态化,一是设立算法公示专区,持续与各界沟通算法的基本原理、运行机制等,增加算法的透明度,推动算法更加公正、更加人性化;二是建立更加开放多元的算法沟通机制。每季度举办算法恳谈会,邀请骑手、商家、用户、专家学者等共同参加,推动算法兼顾所有参与方的感受与权益。同时,美团还成立了由外部专家组成的算法顾问委员会,为优化算法提供常态化的指导。
回过头来看,从二季报能看出,美团在 " 零售 + 科技 " 的大旗之下,正在持续加大技术和生态维度的投入,积极在商业优化、营销工具、平台算法、骑手保障、消费服务等维度,推动企业甚至行业生态的改变。这些将同美团的长期主义能力一道,成为后续美团持续增长发展的关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