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时刻,南京路上华灯初上,晚风轻拂间,阵阵激昂的旋律悄然流淌。往来行人的脚步不自觉放缓:孩子们被舞台上铿锵的歌声勾住目光,攥着家长的手不愿挪步;一群大学生循着旋律聚拢而来,伴着熟悉的曲调轻轻哼唱;就连操着不同语言的外国游客,也纷纷驻足,眼中满是好奇与专注,静静沉浸在这场红色演出的氛围里。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国籍的人们,因这段共同的历史记忆在此汇聚,让夜幕下的步行街,成为传递精神力量的温暖港湾。
这场满含敬意的演出,由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黄浦区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拂晓剧团与上海崇敬合唱团携手呈现。当《新四军军歌》的前奏刚一响起,广场上的嘈杂声便瞬间消散,全场氛围被直接推向高潮:上海拂晓剧团的演员们身着深色演出服,身姿挺拔如当年驻守阵地的战士," 东进 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 —— 歌词从他们口中唱出时,没有刻意的炫技,却满是沉甸甸的深情,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在重现 80 年前,新四军战士们背着钢枪、踏着泥泞,在敌后战场浴血奋战、东进抗敌的壮阔场景,让台下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烽火岁月的温度。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此次登台的上海拂晓剧团,不仅是 2025 年 " 最美退役军人 " 荣誉的获得者,剧团成员更有着特殊的身份羁绊 —— 他们大多是红军、新四军、八路军的后代,自身也曾身着军装守护家国。演出间隙,面对记者采访,剧团成员们的话语里满是炽热的情感。团长彭华目光如炬,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 从小听着祖辈讲抗战故事长大,那些‘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誓言,早就刻进了骨子里。如今在纪念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舞台上放声歌唱,每一个音符都不是简单的演唱,而是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是把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生动实践。"
台下,观众们的热情与感动早已交织成一片。白发苍苍的优抚对象轻轻摇晃着身子,布满老茧的手指在膝头敲出岁月的节拍,感慨道:" 这歌我听了一辈子,今天听他们唱,就像又看到了当年新四军战士的身影,心里特别暖。" 大学生小林和同学们高举小红旗,齐声欢呼:" 以前只在课本里了解抗战历史,今天现场听这些红色歌曲,才真正感受到那种不屈的精神,太受鼓舞了。" 市民王女士蹲下身,指着舞台轻声给儿子讲述:" 你看这些唱歌的爷爷奶奶,他们的祖辈都是保卫国家的英雄,我们要记住英雄的故事,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小朋友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点头,目光紧紧追随着舞台上的演员,一颗红色的种子已在他心中悄然生根。来自巴西的游客们听闻记者介绍此次演出是为纪念中国抗战胜利 80 周年、缅怀为和平献身的先辈,纷纷竖起大拇指。
演出落幕时,《歌唱祖国》的旋律突然响起,台下观众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起身,跟着旋律放声合唱。嘹亮的歌声、热烈的掌声、激动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南京东路的夜空上久久回荡,连晚风都似在驻足聆听。80 年岁月流转,抗战时期的硝烟早已散尽,战场的伤痕也在时光中慢慢愈合,但中华儿女在苦难中凝聚的不屈精神、在抗争中坚守的家国情怀,从未因时间流逝而褪色。这场由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主办的主题演出,以红歌为纽带,让历史与当下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对话 —— 它不仅是一次对英雄的致敬,更是一次跨越代际的精神传承。它提醒着每一个人: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沉溺过去的伤痛,而是为了从先辈的奋斗中汲取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带着先辈们的期盼,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担当,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在中华大地上闪耀光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