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推动绿色转型的宏大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关键排放源,其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实现 " 双碳 " 目标的重要一环。然而,相较于乘用车领域电动化转型所获得的广泛关注,以城市配送为代表的物流运营环节,其减排潜力与战略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事实上,新能源物流车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作为清洁运载工具的 " 先天绿色 ",更在于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数智化的运营服务,实现对传统燃油车辆的高效替代与碳排放的系统削减。如何通过运营和管理的赋能解决商用车电动化在落地过程中的实际障碍,才是实现在物流这一关键领域快速释放减碳潜力的现实路径。
作为新能源物流车数智化运营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地上铁近期正式发布《2024 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24 年地上铁通过新能源物流车规模化运营与数智化管理,全年实现碳减排 294,530 吨,较 2023 年 198,040 吨的减排量同比增长近 50%,减排成效呈显著跃升态势。这一成果不仅直观印证了地上铁自身在绿色运营体系建设上的扎实成效,还揭示了物流运营端作为 " 碳减排关键场景 " 的巨大潜力。
地上铁 2024 年 294,530 吨的碳减排量,对缓解区域碳排放压力的作用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这一成果得益于其在 2024 年运营的超过 15 万辆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场景中对燃油车的实际替代。这是一种与传统车企不同的减排逻辑,核心关注点从新能源车在清洁能源应用上的 " 理论价值 ",聚焦到物流运营端,通过贯穿在车辆使用、调度、后市场等环节的优质服务,推动燃油物流车的替代进程,让新能源车得以在物流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充分发挥价值。
这种源于市场选择的减排路径,其成果更为直观,也直接回应了行业长期存在的质疑——新能源物流车在真实商业场景中的生命力和减碳实力,为城配物流全面电动化提供了信心。
支撑这一突破性减排成果的,是地上铁在运输工具革新、运营效率优化、行业生态共建三大维度的系统性布局。三者相互支撑、形成闭环,让新能源物流车不仅能实现稳定运营,还能创造远超预期的减碳价值,实现商业回报与环保效益实现协同增长。
运输工具精益管理,以可靠性推动物流新能源化
在运输工具严选与革新层面,地上铁始终将 " 精益管理 " 作为核心策略,通过全链条车辆管理夯实减排基础,形成 " 准入严选、生产质控、全周期利用 " 的立体化服务路径。
一方面,基于多年运营与技术积淀,推出的 " 地上铁金标 " 体系,从整车安全、部件平台化、耐久性、维保便利性等方面多维度,设立车型准入标准,严选 " 更节能、更好用、更可靠 " 的车型,从源头保障车辆品质,确保运营车队具备优质的低碳基因。
另一方面,地上铁前置服务,深入到主机厂生产阶段,通过驻厂检验等机制,定期向质量部门反馈车辆问题,推动主机厂进行整改落实,确保定制车型功能及交付稳定性。例如,在 2024 年地上铁助力陕汽产品质量建设,识别并推动整改 157 项问题,同时优化与新建了 32 份质量标准和 179 份生产作业指导文件,共同解决了 10 项客诉典型批量质量问题,建立了从问题识别到机制完善的质量闭环。
同时,通过提升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利用率,包括旧件回收与再制造,以高达 86% 的零部件回收率,延长了资产的服务周期,间接扩大了单车的减排贡献。
运输效率优化,加速新能源车商运场景应用进程
车辆本身是基础,而在实际运输中能否发挥车辆价值、呈现理想的运输效果,是企业在选择商用车时重点考虑的另一因素。想要用好车辆、发挥其最大效益,促进更多企业安心选择新能源商用运输,则离不开数智化运营。
因此,地上铁延续其数智化基因,对旗下 " 车管家 " 数智化平台开展了系统性迭代升级,聚焦平台数据可视与后台管控,多组织多场景适配能力,车辆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精细化管控三大核心方向,最终完成 24 项核心优化、80 余项功能的细节打磨。这种数据驱动的运营模式,如同为车队配备了 " 智慧大脑 ",确保了电动商用车全面的高效利用。同时,针对冷链、医药等特殊场景提供定制化零碳物流实践,打造了集 " 优质冷藏车 + 智能运维平台 + 数智化管理 " 一体的新能源冷链运营解决方案,直接回应了冷链物流行业温控精度不足、运营成本高、车源供给不稳等痛点需求。在医药冷链这一 " 特例中的特例 " 上,联合多方为医药运输场景定制开发 " 严选冷藏车 · 医药版 ",创新采用 " 医疗备用机组 + 电机独立组 " 设计,即使主动力关闭,备用冷机仍可独立运行达 20 小时,并搭配车辆标配物联网设备与数字化冷链系统,支持全流程温度监测、数据追溯与智能预警,严格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行业规范。
此外,地上铁还通过安全工具升级与安全共建强化运营稳定性:上线基于天气识别的安全控制系统,获取最适应当前环境的安全预警参数与控制指令,实现安全策略 " 因时制宜、因景而变 ";依托地上铁在保险大数据积累与多车型场景运行优势,联合主机厂开发新一代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在高密度交叉口、拥堵市政路与高速合流点等高风险区域提供智能制动干预机制;在 " 双 11" 期间发起 24 项关键指标免费检测的专项维保行动,降低高强度运行期间的故障风险;与 G7 易流推出 " 安行达 " 解决方案,通过司机安全画像、风险地图定制实现前置预警;定期组织线上安全培训,触达 79609 人次 …… 运营稳定性的提升,进一步保障了新能源车辆的使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地上铁并非仅在服务端 " 单向发力 ",更通过合规服务打消企业选择新能源的顾虑。目前,地上铁已取得 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 ISO 27701 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旗下所有 APP、小程序均通过隐私合规检测,内部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合规培训,覆盖率达 100%。
" 可靠运营 + 合规保障 " 的双重支撑模式,为企业选择新能源物流车注入强劲信心。2024 年地上铁服务的企业客户超 7100 家,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据资料显示,截止到 2025 年 7 月,地上铁服务客户已超 8700 家,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该模式的认可。
行业生态共建,放大绿色效应
地上铁的 " 绿色事业 " 并非独行,而是主动向 " 系统协同 " 迈进。
在行业合作层面,地上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与标准体系:主办 "2024 创连大会 ",聚焦新能源物流 " 破卷 " 路径,吸引商流、物流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以及行业专家共同探索行业协同发展;联合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与宁德时代发布《中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报告(2023-2024)》,总结 77 个示范城市经验,为行业提供减碳路径参考。
在国际交流领域,地上铁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9 次缔约方大会(COP29),向全球分享新能源物流运营经验;作为驻华使节商务联盟(ECCAC)深圳优质企业代表,受邀出席在加纳驻华大使馆举办的《加纳部长与中国企业家高端圆桌商务会谈》,探讨车辆数智化管理、新能源生态链整合及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和成果,推动中国新能源物流模式 " 走出去 "。
在社会价值层面,地上铁将减碳理念延伸至公众领域:为 2024 南山半程马拉松提供全链路绿色物流保障,用新能源车辆完成赛事物资配送;联合运满满发起 " 明星货车司机全民征集活动 ",发掘并传播新时代货运从业者的多元风采与精神力量,传递绿色物流温暖担当的精神内核。不仅持续强化了地上铁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更有效推动减碳行动从单一企业行为,深度转化为全行业共识与更广泛的社会行动,助力绿色理念落地生根。
上述这些扎实的实践不仅带来了显著的减排成效,更让地上铁在国内外收获了多项权威认可,成为其绿色事业发展的有效、有力佐证。
国内层面,地上铁斩获 "2024 年度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 ""LOG 低碳供应链物流杰出贡献奖 "" 中国新能源物流车金熊猫奖 " 等荣誉,还凭借为客户减碳的突出表现,获得雀巢大中华区 "ESG 减碳标兵奖 ";在行业地位上,其入选 "2024 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 500 强 ",获评 "2024-2025 地上铁行业推动奖 ",彰显了在新能源物流领域的创新力与引领性。全球视野下,地上铁更是获得标普全球(S&P Global)授予的 " 深绿色 " 标识,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同时也是亚洲首家获得标普全球气候转型评估认可的企业,这一认证意味着其气候治理与减碳路径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为全球新能源物流转型提供了 " 中国样本 "。
结语:
从 2023 年的 19.8 万吨到 2024 年的 29.45 万吨,地上铁的减碳成果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跃升,更代表着物流行业运营路径的成熟发展。未来,碳资产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平衡 " 经济效益 " 与 " 生态效益 " 是必须要考虑的命题。
当行业价值焦点正在迁移,真正能整合 " 车、能源、服务、数据 " 四大要素,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数智化运营平台,其角色价值将日益凸显。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不再是单一服务的比拼,而是升维至对行业标准制定权、生态规则主导权的争夺。能够站上这一维度的企业,将超越单纯的市场参与者身份,成长为驱动行业前行的引领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