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 日,南向资金净买入 92.81 亿港元,年度净买入额超 1 万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内地资金疯狂涌入港股市场,哪些港股通标的最受南向资金青睐?请看详细报道。
总体趋势:行情持续升温 资金南下明显提速
截至 9 月 2 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额已达 4.7 万亿港元,而在去年底,南向资金累计净买额仅为 3.7 万亿港元。也就是说,刚刚过去的前八个月,南向资金净额已经突破万亿港元大关。在 2024 年全年,南向资金净买额约为 8000 亿港元。2023 年,南向资金净买额仅为 3300 亿港元。2022 年,南向资金净买额约为 3900 亿港元。从趋势上看,今年内地资金南下提速非常明显。
数据来自东方财富软件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资金南下提速,主要是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经济形势转暖的背景下,我国港股市场整体多头氛围较为浓郁,再加上港股整体估值相对 A 股更低,使得港股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大幅提升。此外,港股近年来涌现出不少新消费、创新药等领域的优质公司上市,也给内地资金出海布局带来新机会。从赛道来看,港股创新药、互联网科技和香港证券板块整体表现强势,港股创新药相关 ETF 更是集体出现翻倍行情。
聚焦个股:这十家公司持仓市值增长最猛
从个股层面看,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建设银行、小米集团 -W、信达生物、中国移动、泡泡玛特、康方生物和汇丰控股,这十家公司受到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南向资金持有市值也出现大幅增加。
数据来自香港清算系统
其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中芯国际三家公司的南向资金持有市值增长最多,都超过千亿港元,分别达到 2169.2 亿港元、1517.5 亿港元、1004.7 亿港元。
此外,其余几家公司的南向资金持有市值分别增加 805.2 亿港元、717.9 亿港元、531.7 亿港元、505.1 亿港元、465.7 亿港元、427.1 亿港元和 391.4 亿港元。
从这些个股分类来看,腾讯、阿里为互联网龙头,中芯国际为半导体龙头,建设银行、中国移动、汇丰控股为南向资金偏爱的高股息龙头。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为医药龙头。小米、泡泡玛特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内地公司。
兴业证券张忆东:南向资金改写定价逻辑
对于今年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标的,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正悄然重构港股定价逻辑,推动市场生态从 " 外资主导的离岸市场 " 向 " 内资在岸化 " 深刻转型。港股当前处于多重利好共振的关键窗口期,有望开启中长期上涨行情,建议围绕科技、消费、红利与创新药四大主线布局。
传统上,港股市场长期受外资流动影响,其估值体系更容易受到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扰动。而 2024 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正在逐步重塑港股的定价逻辑。
张忆东认为,当前港股资金面初步摆脱 " 外资主导的离岸市场 " 之困境,主要体现在中资对于央国企港股红利资产以及半导体、优质新消费、创新药行情的主导性越发明显。相比过去四年,港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港股投资的底层逻辑正逐步转向泛中资主导的 " 在岸市场化 ",内资逐步成为香港股市的中流砥柱。南下资金的多元化和持续性,有利于增强港股 " 在岸化 " 特征,港股的投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赚钱模式从 " 确定性溢价、价值红利 " 进一步扩散到 " 成长溢价 "。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