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之一,近日,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信银行营收以及净息收入、非利息收等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引发外界警惕。
中信银行官网显示,该行成立于 1987 年,于 2007 年 4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 A+H 股同步上市。截至 2024 年末,该行在国内 153 个大中城市设有 1470 家营业网点,总资产规模超 9.5 万亿元、员工人数超 6.5 万名。
4 月 22 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公告,近日,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已核准芦苇中信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芦苇自 2025 年 4 月 21 日起正式就任中信银行行长。
简历显示,芦苇,男,1971 年 10 月出生,拥有 25 年银行业从业经验,拥有中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资格,获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专业会计学硕士学位。芦苇自 2025 年 2 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
财经观察站 作者:旭日
营业收入小幅下降,净息差连年下滑
业绩上,中信银行发布 2025 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057.62 亿元,同比下降 2.99%;实现净利润 364.78 亿元,同比增长 2.78%。
同比来看,中信银行净利润好于上年同期,但营收对比上年下降明显。拉长时间来看,中信银行净利润近年来呈现的增速放缓态势也异常明显。2021 年— 2024 年约 13.6%、11.61%、7.91%、2.33%,2024 年较 2023 年近乎 " 腰斩 "。
2024 年,中信银行实现利息收入 3097.91 亿元,比上年减少 79.01 亿元,下降 2.49%,主要是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所致。
利息净收入方面,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实现利息收入 1451.22 亿元,同比减少 118.11 亿元,下降 7.53%,主要是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所致。
整体来看,2021 年 -2024 年,中信银行利息收入分别为 1479 亿、1506 亿、1435 亿和 1467 亿,显然近四年不太乐观。
2025 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 1.60%、1.63%,同比均有所下滑,同比分别下降 0.11 个百分点、0.14 个百分点。
此外,中信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为 3.33%,同比下降 0.50 个百分点,付息负债成本率为 1.73%,同比下降 0.39 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来看,2021 年 -2024 年,中信银行净利差分别为 1.99%、1.92%、1.75%、1.71%;净息差分别为 2.05%、1.97%、1.78%、1.77%。
有行业内人士向《财经观察站》表示,中信银行净利差 / 净息差持续下滑,核心反映 " 资产端收益下行更快、负债成本改善不足以对冲、零售与信用卡结构承压、投资收益不可持续 ",以及 " 行业性利差收窄与信贷‘内卷’ " 的双重挤压。
8 月 28 日,开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中信银行净息差变动跑赢大市。2025H1 净息差为 1.63%,在已披露中报的 16 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居前,环比下降仅 2BP。
此外,中信银行 2025 年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 482.44 亿元,同比减少 50.39 亿元,下降 9.46%,主要是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 0.33 个百分点抵销平均余额增加 4864.11 亿元的影响所致。
谈及后续息差走势,芦苇认为,银行业净息差下降速度有可能逐步放缓。
其一,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净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当前资产端定价持续处于低位,而随着存量高收益资产陆续到期退出,银行整体生息资产收益率将进一步承压,进而对净息差形成下行拖累。
其二,反内卷相关政策的落地及中性偏稳的息差导向货币政策,将共同推动银行业净息差逐步企稳。具体来看,一方面,今年以来逐步推出的反内卷政策,有助于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引导银行在加大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兼顾自身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央行推行的存贷款对称降息举措,有效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能,为银行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压降付息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
零售银行板块承压,上半年营收下滑
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下滑,也备受外界关注。
报告期内,本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 381.07 亿元,同比下降 8.43%,占本行营业净收入的 39.24%;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 91.21 亿元,同比下降 18.26%,占本行非利息净收入的 30.35%;其中,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 53.89 亿元,占本行非息净收入的 17.93%。
同时,报告期内,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69.06 亿元,同比增加 5.53 亿元,增长 3.38%,占营业净收入的 15.98%,同比上升 0.98 个百分点。
其中,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同比增加 10.26 亿元,增长 25.12%;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增加 4.90 亿元,增长 18.81%;担保及咨询手续费同比增加 2.84 亿元,增长 11.35%;结算与清算手续费同比增加 2.11 亿元,增长 16.23%;银行卡手续费同比减少 9.77 亿元,下降 12.29%。
2025 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 6.49 亿元,不良贷款率 1.16%,与上年末持平。但其中,该行个人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 0.04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 6.36 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 125.1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79 亿元,不良率 2.73%,较上年末上升 0.22 个百分点。
前述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中信银行不良率上升幅度小,0.04 个百分点的增幅属于 " 微升 ",说明整体零售信贷资产的风险暴露仍处于 " 可控范围 ",未出现集中违约的迹象。" 总体而言,当前数据反映的是‘零售资产质量温和承压’,而非‘风险失控’,核心需关注后续客群结构优化、风控模型调整及宏观经济复苏对居民还款能力的改善效果。"
合规层面,2025 年以来,中信银行旗下分行多次被行政处罚合计处罚达 500 万元。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旗下多家分行被行政处罚,涉及江苏、湖北、湖南、宁波、云南等地多家分行,处罚金额分别在 20 万元至 170 万元不等,总计处罚金额达 500 万元。
其中,今年 4 月 30 日,据扬州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罚款 40 万元。同时,季杰(时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行营业部客户经理)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9 年。
报告期内,因存在 " 贴现业务管理不到位 " 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 6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吕梁监管分局向中信银行 3 家支行以及 4 名员工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累计罚款金额 70 万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