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过,白天渐短,黑夜愈长。
天之气转入地下,白天不再那么炎热,早晨亦是凉风习习,下午反倒闷热,不透气,此时天之阳气向下,离人越近,反而觉得热了。热,就容易烦躁,想脱衣服,而衣服反而是保护你的一道屏障。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虽然天之阳气向下,带来了热感,然而气的运动带来了风,风见缝插针,不穿衣服更是给它带来了便利。
风带头,领着寒湿二弟,侵犯人的口鼻,感冒、喷嚏就来了;露肚脐的人,风寒湿就侵犯人的腹部,腹泻、腹痛就找上了;穿短裤、短裙的人们,侵犯了下肢关节,关节、腿就开始疼痛。
白露白露,白天的露水。秋天在色为白,也称秋露。标志着寒气的上升。那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我们都知道,寒者热之。冷了让它变暖,寒气上升了,那我们就开始增加衣物了。换去夏天穿的短袖短裤和裙子,穿上衬衫,长袖长裤或者长裙,但是要注意,最好不要露出身体部位,避免寒气趁机而入。
饮食上,当然要避免食用寒凉性食物,比如夏季清热解暑的瓜果,冰激凌等。这时可以做一些温养类食物,爱吃羊肉的朋友们,有福了。
中医认为,羊肉味甘、性温,具有补体虚、御寒冷、益肾气、助元阳、养精血及开胃、通乳、止带等功能,主治肾虚腰疼、阳痿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或带下等。
《本草纲目》中说:"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就是说,羊肉可以温暖脾胃、补肾气、益气血、强身健体,尤其适合体质虚寒、阳气不足引起冬季怕冷、手脚凉、腹中冷痛、易生冻疮者食用。
此外,羊浑身是宝。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羊心能补心助眼;羊肝是明目的良药;羊肾能补肾气、益精髓,治耳聋、遗精、肾亏阳痿诸症;羊胃补肺气;羊血可止血祛痰;羊脊髓利血脉,益精气,泽皮毛。
当然,羊肉很好,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1、身体怕热不怕冷,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还经常大便燥结,容易上火的人。
2、因上火引起的风热感冒、咳嗽、黄痰、牙痛、肺热、口舌生疮等人群,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忌食。
3、患有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的人也尽量少吃,否则可能会诱发某些病症,加重皮肤的过敏反应,使症状复发,甚至是加重病情。
4、平日大鱼大肉吃得过多的人,这类人血脂一般较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可能超标。最好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羊肉,尤其是肥羊片。
最后就是睡觉了。秋天适合早睡早起,顺应节气,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夜晚的到来,带着白天吸收的阳气入于内,温养着五脏六腑,清晨一到,阳气外出,人就醒来,开始为下一天的睡眠吸收阳气。此时也适合缓慢运动、锻炼,促进阳气生发,顾护正气。
白露将至,希望大家都能有足够的阳气抵御冬天的寒冷。
文 / 药王风升堂 - 王丹
编辑 / 周芝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