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科技变革的浪潮中,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代表,正迅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前沿。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呈现出催化密集的态势,产业链各环节动作频频,预示着行业发展即将迈入全新阶段,尤其是上游供应商,或迎来决定市场地位的定点关键期。
从政策端来看,国家对固态电池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已构建起 " 中央政策定调 + 地方试点推进 " 的立体化扶持体系。工信部明确提出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并计划在 2027 年前打造 3-5 家全球龙头企业。众赢财富通认为政策的强力引导,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信心,更吸引了大量资本与资源涌入,加速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进程。
产业端更是消息不断,诸多企业积极布局,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2025 年 8 月 29 日晚,国轩高科公告将在芜湖市建设 20GWh 新能源电池基地,业内猜测其中或涵盖部分准固态电池量产线。9 月 2 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其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 90%,且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 2GWh 量产线的设计工作。8 月 28 日,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进一步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全力打通固态电池从 " 实验室技术 " 到 " 市场化应用 " 的关键链路,此前双方已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落地中试应用。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8 月 27 日,华域汽车拟以 2.06 亿元收购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9% 股权,进一步强化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
半年报中,众多企业也透露了在固态电池方面的进展。利元亨称,向头部车企供应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陆续交付;信宇人成功试制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首轮电化学测试,正进行结构及表征性能测试;厦钨新能表示,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在硫化物路线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也与国内外下游头部企业保持密切技术交流合作 。
值得一提的是,下游应用市场已初见成效,车端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8 月发布的名爵 MG4 搭载半固态电池,定价 10 万级,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正式进入主流价格带,降低了消费者的尝鲜门槛,有望加速市场普及。
目前,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市场空间。据 GGII 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 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 7GWh,考虑技术优化普及所需时间,预计 2027 年出货量将达 18GWh,2028 年攀升至 30GWh。
从产业链协同角度看,上游材料端企业积极布局。如江西赣锋锂业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等关键环节已具备研发与生产能力;上海洗霸成功竞得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并计划合资开展硫化锂业务,提升在锂离子固态电池先进材料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设备制造方面,2025 年上半年,先导智能、海目星、赢合科技、利元亨等多家头部设备企业披露的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已超 300 亿元,同比涨幅高达 70%-80%。这主要得益于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电池存在显著差异,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复合、等静压成型等新增环节,极大推动了对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的需求。
国金证券预计,2027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众赢财富通认为随着产业化进程加速,上游供应商在技术创新、产能扩充、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将面临考验。在这一关键时期,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质量与价格的要求,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固态电池产业腾飞的重要力量。 随着各项催化因素持续发酵,固态电池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重塑能源存储与应用的新格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