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那些事 23小时前
国内版火狐的停运,吹响了传统浏览器消失的号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 ...."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还记不记得这篇经典小学课文《我家跨上了 " 信息高速路 "》?

很难想象,在 2025 年,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曾经课文里的主角 " 浏览器 " 竟渐渐陷入了 " 消失 " 的泥潭。

火狐浏览器即将退场

据媒体报道,7 月 27 日,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其在中国大陆与 Mozilla 及 Firefox 浏览器相关的所有运营业务即将正式终止。

具体而言,北京火狐将在 2025 年 9 月 29 日之后,正式终止自身与 Mozilla 及 Firefox 浏览器的中国大陆运营服务。这也就意味着,除国内版火狐将迎来社区、账号注册、主页等模块的停运外,用户的 Firefox 火狐通行证也会在 9 月 29 日后正式关闭,相关的同步信息也将被一一删除。

作为中文互联网,乃至世界互联网的元老级应用。火狐浏览器可谓承接了 80 后、90 后网民大部分的冲浪记忆。所以当它停运消息的曝出后,一场有关拯救个人资料的运动也开始在社区里兴起。插件、收藏夹、账号密码串 ... 所有和国内版火狐用户数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将在 9 月末成为真正的赛博孤本,直到他们找到另一个符合自己口味的浏览器为止。

" 光是我的收藏夹就有上百个标签,学校系统、竞赛网站、学术资料……还有那么多登录密码,全在浏览器里。" 听闻国内版火狐即将停运的消息后,某忠实用户向记者无奈吐槽道。

这时候,有网友可能就要问了。

既然国内版火狐要停运了,这些用户为什么不转战国际版火狐呢?

答案也很简单,从北京火狐累计被执行金额超 3600 万元这一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它近几年的运营状况并不乐观。与之相应的,随着全球用户操作习惯的改变,火狐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也开始被 Chrome、Edge、Safari 超越。与其在数年后复刻一次今天备份数据化身数字游民的经历,还不如从现在开始转投其他市场份额更大的应用阵营,从源头上避免日后数据搬迁的痛苦。

成也技术赋能,败也技术赋能

Statcounter 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桌面浏览器这个赛道里,谷歌 Chrome、微软 Edge 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70.25%、11.8%。反观火狐浏览器,它的市场份额却仅有 4.94%。这一数据不仅落后了苹果旗下 Safari 的 6.34%,还较上月数据下降了 0.36 个百分点。

但只要我们将指针轻轻前拨,就会惊奇地发现火狐在互联网的初期发展阶段,曾以碾压级优势坐上了 " 浏览器之王 " 的宝座,甚至还对今天的浏览器生态、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过去,人们想要上网冲浪大多要借助微软旗下的 IE 浏览器。就体验而言,IE 不仅响应速度慢,还经常报错、出现安全漏洞。若不是微软借助系统的垄断级地位将其推广开来,并以它为基础搭建了一些列服务,恐怕 " 电脑组装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载 IE" 这句互联网经典老梗早早就成为了现实。

总而言之,在用户长期吐槽下,微软的竞争对手网景公司很快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计划。虽然该公司事后曾因商战失败、经营不善而无奈倒闭,但团队成员却在公司被收购前夕将浏览器代码开源,并成立了一家叫做 "Mozilla 基金会 " 的组织。

在这之后,Mozilla 便借助源码优势推出了 " 不死鸟浏览器计划 ",并以此为基础在 2004 年推出了以 " 开源 " 为核心概念的火狐浏览器。

只可惜,随着技术的逐渐演变。

越来越多的用户爱上了和手机生态深度绑定、冲浪体验更胜一筹、添加插件体系的谷歌 Chrome 浏览器,这也让用户基础、生态建设明显弱于大厂的火狐渐渐迈入了下风,直至陷入了 " 用户流失 - 资金来源减少 - 体验升级落后 - 用户流失 " 的运营怪圈。

传统浏览器会逐渐消失吗

时间来到 2025 年,在 AI 出现后,越来越多的大厂提出了 " 浏览器 2.0" 这一构思,试图用 AI 重塑用户的搜索体验。

举几个例子。

苹果公司内部正在进行一项名为 "World Knowledge Answers" 的应用开发任务。他们希望将基于 AI 的网络搜索服务嵌入到 Siri 里,并以此改变用户的搜索习惯,让他们只需动动嘴,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答案。与此同时,Open AI 也被曝启动了开发任务,以此借助一款 "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 " 网页浏览器产品,向身处全球浏览器市场主导地位的 Chrome 发起冲击。

当然,除了上面这两家人尽皆知的互联网大厂。

谷歌、微软、Opera 等厂商也纷纷在自家的浏览器里新增了 "AI 交互模块 ",并将人机对话、生成摘要等功能当做了相关产品提升用户搜索、使用效率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Vivaldi 浏览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on von Tetzchner 也公开对上述大厂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在他看来,用户打开浏览器并搜索关键词的行为,是 " 主动探索 " 的关键体现。AI 浏览器的出现,不仅会削弱用户获取知识的乐趣,还会将他们的探索行为变成 " 被动旁观 "。进而使人们的好奇心、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优秀内容创作者的生存空间都受到挤压甚至削弱。

正如知乎热门问题 " 如何看待 00 后多数人对电脑基础知识的缺失 " 所描述的那般,解压缩、释放 C 盘空间、超频、换内存等被早期互联网用户视为 " 基操 " 的技能,在今天正因为手机、平板电脑、封闭式软件等概念的出现,而逐渐变得 " 小众化 " 甚至 " 门槛化 "。

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 AI 浏览器、AI 助手的日渐成熟。传统浏览器也会和上述 " 互联网秘籍 " 一样,在不久的将来变成所谓的 " 小众之选 "。

参考:

新周刊:80 后最爱用的浏览器,离消失不远了

每日经济新闻:突然宣布,终止中国用户账户服务!办公室大门紧闭,网友:用了十几年

快科技:Chrome 压倒性优势还在扩大!份额已超 70%:第二的 Edge 仅有 12%

北晚在线:火狐浏览器黯然退出,一代王者为啥不火了?

环球时报:知名浏览器,突然宣布中止

IT 之家:Vivaldi 抨击谷歌、微软等:当前浏览器集成 AI 不可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火狐浏览器 火狐 firefox 互联网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