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7小时前
“在人大卷到EMO的我,38天拿下港大双offer。”人大学妹GPA87,提前批上岸港大经济、金融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L 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 国民经济管理(经济学类)

GPA:87 雅思:7.0

主要经历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S 奖

第十三届 " 今经乐道 " 经济热点分析大赛

毕马威 ESG 案例分析大赛:网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

BCG 波士顿咨询 兼职项目助理

中银证券 研究部实习生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实习生

录取学校

大一刚入学的一场意外摔伤离校,被迫居家网课半年,让我遗憾错过了熟悉大学运转的关键期。

遇到难度较高的课后作业时的孤立无援;两次 " 摸黑 " 选课导致的屡屡踩坑;一学期带病求学、一学期埋头苦读最终落得排名 50% 以外的结果。

再加上对 "811" 政策和加分事项的懵懂以及排名过低被迫离开校学生会的连锁反应,在人大 30% 保研率的 " 内卷局 " 里,我第一次意识到 " 保研或许不是我的赛道 "。

从那时起," 出国 " 成了我早早就锁定的方向,如今手握港大金融、经济学双提前批 offer 回望,这条 " 早下决心,一意孤行 " 的申请路,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意外转折下的 " 赛道切换 "

我算是 " 乘省排名东风 " 超常来的人大,刚入学时怀着满腔憧憬想干出一番事业。不料报道当天 " 乐极生悲 " 在寝室摔伤,只在大学校园待了五小时便被送出看病。

接下来,同学们了解校园时,我辗转医院检查;同学们竞选班委时,我在线上等着次日住院手术;同学们英语考试时,我进了手术室,晚间的补考也因麻药失效痛得无法集中注意;同学们在课上听讲课后探讨作业时,我在家日复一日地接受痛苦的康复训练,再寻空闲时间与刚接触的专业知识独自鏖战。

病痛的折磨和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击碎我一身傲骨,返校时,我更加小心翼翼,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每次作业,积极参与多个院内、校内学生工作。

终究事倍功半,大一学年以 3.58 的绩点、51% 的排名惨淡收场。我对保研心灰意冷," 留学 " 这一选择成了带给我希望的一束光。

大一因为吃到了 " 信息差 " 的亏,大二我不想再走弯路,开学时便决定找机构帮我规划。

通过各个渠道了解了几个机构之后,我先是被指南者的软件吸引。

渴望计划的 j 人需要一个能实时提供第一手资讯的平台供我自查,指南者留学的 APP 和小程序上有着丰富的录取案例和院校信息,确实给了我很多帮忙,成功缓解了我的焦虑。

后来,与指南者的张老师线下接触后,我又被她的亲和所打动。

两次线下交流,张老师认真倾听我的诉求,并提出指南者机构能为我提供的解决方案。由于签约时间早,我的主要侧重点在于背景规划及提升方面,张老师带我一一看过的实习库、竞赛匹配机制和校内成功案例与我所想要了解的完美契合

基于此,我选择了指南者——这家能解决我实际困扰的机构。

我是一个规划感很强的 j 人,需要详细的 "to do list" 支撑我有条不紊地做准备工作。申请主导师高老师进群后第一件事是发了自己的名片,上书学员印象 " 专业、高效、逻辑清晰 ",第二件事便是约定会议时间、发会议链接。

我们用半小时左右的会议时间商定好了后续所需要的一切材料 ddl 及准备途径,高效直接、条理清晰。作为 " 理科女 " 且是 " 直来直去 " 的东北人,高老师对内容的安排、对时间的规划及处事态度都让我感到 " 合拍 ",与高效率有条理的人合作办事,内心踏实,不骄不躁,事半功倍。

GPA 基础,软背景就不基础

其实我的 GPA 并不算高,在提前批的申请中如果 GPA 存在短板,我的做法是用 " 增量 " 体现进步,毕竟招生官更看重 " 趋势 " 而非 " 起点 "。保研只看 " 核心绩点 ",留学需要看成绩单上所有课程的加权平均分。

因此,绩点 3.7 以下的同学完全可以靠 " 糖水原理 ",多选给分在 3.7 左右的通识课," 往淡糖水里加浓糖水 ",以达到提高均分的效果。

但此举有二限制,一是至多只能用一学年,之后由于学分基数太大,再多选课已收效甚微;二是 " 均分 " 制度下,英国一些项目要求均分 87 以上,而我们学校 3.7 的标准是 86-89 分,很多通识课老师会给 86 分,反而事与愿违了。

大二上学期,我选了 34 学分的课,做着学生助理的兼职,干着四份学生工作,同时打了毕马威商赛、今经乐道两场比赛,准备了 " 求是学术 " 和创新杯两个项目,并通过面试得到了 bcg 的实习。

大二下学期,我在刷分之余完成了求是学术和创新杯项目,并拿到了本田、中银两个实习;大二暑假,我留在北京,一边上小学期,一边三个实习 " 三管齐下 ",度过了一个异常忙碌但充实的假期。

回过头看,这段高强度的积累期,为我后续申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简历上的" 三段实习四段科研 " 就是我申请的底气

我始终相信,起点不高没关系,事在人为,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提前行动,去弥补那一点最初的差距。

上面我也提到了,签约机构的主要目的是有规划性的背景提升。

签约指南者后,规划导师邵老师积极向我推荐竞赛信息。作为 i 人我最大的困境便是寻找队友,规划导师见此给我发来了指南者的 " 竞赛组队库 "。

在那里填写个人信息、已有技能及意愿项目后,邵老师主动为我 " 牵线 ",联系了另两位学长,合作完成了" 今经乐道 " 经济热点分析大赛

小 tips:2026 的申请系统,港大商学院新增了 " 竞赛及奖项 " 板块,并给出了国家级或全球认可的竞赛参考列表!很明显,在这些竞赛中获奖的申请者,必定会有明显的加分 ~

【港大官方认可的竞赛名单】,我也为大家整理好了,有需要的找我领取⬇️⬇️⬇️

另一方面,普通学生的第一份实习怎么找?什么工作更有 " 含金量 "?对当时刚上大二的我来说都是谜团。

在我对金融行业各项工种及公司了解还有限时,邵老师帮我推荐了 BCG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 PTA(兼职咨询助理)一职,鼓励我在官网报名后还为我提供了面试准备资料。就这样,我进行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求职面试,并拿下了具有很高含金量的第一份实习。

可以说,是从加入 bcg 实习开始,我一颗迷茫且惶惶不安的心才算找到了方向——从面试里懂得了课上学到的理论与现实情况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从工作过程中探寻出自己理想的职业规划,并得益于 title 和项目经验跻身新的圈子,拿下了第二段实习。

同时,我还想做一份金融业内其他方向的 " 主流 " 金融实习,于是在大二的暑假加入了中银证券,进行房地产行业研究。在中银证券实习的过程其实很枯燥,一味地做重复且繁琐的日报周报月报工作。

从 "dirty work" 中汲取有效信息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多关注、多思考的几个股市动态,认真聆听、琢磨的几句带教点拨的话,全员开组会时提及的工作侧重都会成为探索 " 核心工作 " 的基石。

申请季的屠雅人真的不容易

考雅的经历算是我留学路上最痛苦的经历了……

在大一暑假,我首考取得了六分的成绩。由于有效期限制,大二一年我并未准备英语,而是把它安排在大三统一备考。大三上学期,又因一些事耽搁,等我真正下定决心日复一日只学雅思时,已经是大三下学期(25 年 2 月)。

我推开一切事务专心备考了两个半月,信心满满地走上考场,却因为听力变速和口语的迷惑打分,再次拿到了六分的成绩。当时已是四月末,规划老师催促我确定选校清单。

由于我有意申请港新提前批项目,规划老师提出了" 五月底之前刷出雅思 7 分(至少 6.5)"的要求。经历了惨痛失败后,我又咬牙燃尽最后的能量备考了两周,终于在五月底拿到了总分 7 小分 6 的成绩。

备考雅思期间,朋友圈的文字记录了我的煎熬

煎熬的备考经历已经让我意识到自己与写作口语上 6.5 之间不容忽视的实力差距,权衡利弊之下,我和老师达成共识:先以申港新提前批为主,等英国正式批申请后先拿 con offer 再刷雅思。

大家都知道,申请季的主要任务是文书。而我自找机构以后,几乎没了解过文书相关事项,自然没有什么判别能力。再加上英语基础一般," 啃下 " 英文个人陈述的过程十分艰辛,却也谨小慎微生怕漏看了什么信息。

在某一篇 ps 中,我遇到了一处不好理解的英文表达,批注反馈后老师为我详细讲解了两种语法含义的区别。

虽是一件小事甚至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点,但老师的处理似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即便是一处小小的语法困惑,她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证明她既有专业水平,又重视我的材料及反馈。

至此,我便全然放心将文书交给文书老师宿老师负责。

此外,她每次出稿及反馈都很及时,为申请进程打了强心针。

今年港大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提前批面试都是 video interview,形式是从题库中随机抽 3 题作答。有趣的是,我两次面试都抽中了完全一样的题目—— " 请阐述你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 "。

第一次面完本来有点忐忑,没想到第二次居然又遇到这道题。我第一时间联系了申请导师,她建议我不用重写,只要整体逻辑清晰、内容扎实,重复使用并没太大问题,关键是语言流畅、表现自信。

于是我选择沿用首轮准备的答案,只是在表达上更流畅、更自然了一些。最终,这个决定并没有影响录取结果——我拿到了 offer。

这也让我意识到,无需过度 " 敏感 ",真诚和扎实,才是打动招生官的关键。

坦白说,我对港新提前批的申请节奏并不熟悉,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投、什么时候面,心里完全没底。

但好在我的申请导师非常靠谱,她不仅提前帮我整理出所有适合我的项目清单和截止时间,还为我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完成文书初稿,什么时候定稿投递,面试大概会在哪段时间发生。

我只需要踏踏实实跟着她的计划走,一项一项打勾完成。

也正是因为准备得早、跟得紧,我在提前批阶段并没有像身边一些同学那样焦虑赶工,反而是不慌不忙地理材料、练面试,最终也顺利拿到了港大提前批的两大 offer。

(来自 L 同学的两封港大推研信)

写在最后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申请别怕 " 调整方向 ",本来就没有 " 唯一正确的路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解。

人的视角大多具有局限性,很多时候即使有别人的建议、过往的经验、丰富的资料,我们也无法判断哪条路才是最终正确的道路。

考雅思久不出分的时候,一位当时大二的师妹打电话问我 " 大学规划建议 ",我站在自习室外的过道,短暂地逃离自己的一地鸡毛,如鲠在喉。

分析并安慰她一通后,只是和她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一定是对的,我也只比你大了一岁,很多事我也没走到 " 应验 " 的那天。

但我很理解你现在的迷茫与焦虑,因为我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这种事,说没用,听也没用,只能自己走,自己摸索,走着走着,也就有路了;走着走着,也就长大了。"

如今,我考出了雅思,拿到了 offer,在此,继续用这句话收尾。总会找到自己的路的,祝你也祝我。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指南者 经济学 offer 金融学 录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