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5 日,牛津大学爱德华 · 哈达斯教授携其新作《货币、金融、现实与道德》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演讲厅,与本书译者周振雄一起,跟读者们进行了一场关于金融、道德与社会的深度对话,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货币、金融、现实与道德》
[ 英 ] 爱德华 · 哈达斯 | 著
周振雄 |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5 年 7 月
在哈达斯的金融理念中," 货币 " 与 " 金融 "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他指出,货币是一种非常有用但存在问题、在伦理上是中性的东西;而金融则是一种有时能够在经济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招致贪婪的东西。
哈达斯首先阐述了货币的特点。他认为,货币能够帮助解决经济问题,它促进了劳动力与消费品及服务的交换,促进了自愿和非自愿的消费转移(通过税收、福利等方式);它有助于管理在地理形态上分散的生产和分销链,且有助于经济地位的分配。但反过来说,解决这些经济问题需要付出概念上的代价,因为人的价值本质上不是数字,不可互换,把货币的数字当作真正的价值来对待是不人道的。
对于金融,哈达斯指出,金融是一种金钱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钱关系会持续下去。许多类型的金融,包括消费贷款、土地抵押贷款等,几乎没有真正的经济用途,但金融确实为有用的投资,如工厂、公司、库存等筹集了资金。金融在快速扩张的经济体中尤其有用。然而,由于金融财富是无限制的,金融只关乎资金而非个人,当人们进行金融游戏、在股票市场或房地产上进行投资时,人们考虑的不是人而是资金,这就容易导向 " 金融招致贪婪 " 的观点。并且,人类社会似乎有接受这种贪婪性的倾向——社会中随处可闻的 " 收益越多越好,管它是否正义 "" 所有人都可以靠房产致富 "" 这是一场你与他人的(金融)对决 " 等言论,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对此,哈达斯揭示了《货币、金融、现实与道德》一书真正的重点:道德。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认为 " 贪婪扭曲人们的判断,贪婪永远不会满足 "。人们能够在控制金融贪婪方面做得更好,只要我们以 " 道德 " 为准绳,将贪婪视作敌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