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6小时前
为什么管理学的流行词都过气了,只有“用户”永不过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导读   

从管理学诞生那天起,历经质量时代、效率时代、体验时代、以至当下的共生时代,用户乃是不变的本质,所有管理终将归于用户。

作者 | 江刀鱼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企业的本质:为客户创造价值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打开任何一本管理学教科书,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时髦术语,就像网红餐厅一样,火一阵就过气了。什么 "BPR 流程再造 ",什么 " 蓝海战略 ",什么 "OKR 管理 " 等等,隔几年就换一批。

但有个词从管理学诞生那天起,就钉在这类书的每一页纸上,这个词就是用户。

管理学大师彼得 · 德鲁克说过一句特别扎心的话:" 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老爷子说话一针见血,他还有句更狠的:" 那些天天把利润最大化挂嘴边的企业,就像说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呼吸一样可笑。"

效率时代(1900s-1940s),用户是隐形受益人

1911 年,泰勒拿着秒表,在工厂里转悠着,表面上他在研究工人的动作,实际上他心里在盘算着:怎样才能让用户买到更为便宜的东西。

他的《科学管理原理》,说白了就是,节省下来的那些浪费,最终都将会使用户获益。

与此同时代的福特更绝。

当其他车企都在生产豪华汽车的时候,他高声宣告:" 我要让每一位美国工人,都能拥有驾驶汽车的机会。"

于是 T 型车价格从 850 美元开始,一路下降,降至 300 美元。

当时同行骂他破坏市场,老福特理直气壮:" 如果只想着赚钱,那我该继续卖豪华车。但我要让普通人都能开上车。"

这话听起来像唱高调,但福特真做到了。

福特工厂的工人日薪 5 美元,是行业两倍——因为老福特明白:工人也是用户,得让他们买得起自己造的车。

这个时期用户虽然不在舞台中央,但已经悄悄影响了管理决策。

就像亨利 · 福特那则名言:" 如果我问用户要什么,他们往往会说更快的马车。",是的,企业家开始领悟到,用户需求得被 " 转变 "。转变并不容易,它需要企业家们深刻的洞察。

质量时代(1950s-1980s),用户是品质裁判官

二战后日本制造是 " 劣质品 " 代名词。

丰田英二前往福特工厂进行参观,美国人轻松愉快地问道:" 你们日本人,能够学会吗?"

结果丰田回去搞出 TPS(丰田生产方式),核心思想就一句话:用户不愿意付钱的成本,都是浪费。

大野耐一有着一个经典的比喻:" 工厂宛如一个被水填满的池塘,水位愈低,露出的石头(也就是问题)便愈发地多。"

降低水位,也就意味着减少库存,如此便能够看到问题,进而及时解决,终让用户买到更为可靠的产品。

索尼的盛田昭夫更是金句王。当飞利浦总裁嘲笑东方人不会创新时,他回去就提出:" 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我们知道用户该要什么。" 于是发明了随身听。他还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 市场不是调查出来的,是创造出来的。因为用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

体验时代(1990s-2010s),用户是体验中心

等到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地位直接就飙升,成为了 " 上帝 PLUS" 这般高度。

贝佐斯开会永远放把空椅子,说那是给用户坐的。

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亚马逊的确将 " 顾客至上 " 践行到了极致。

老贝曾说过一句名言:" 如果你让用户感到不快,他们只需轻点鼠标便可离去。" 这相较于线下店而言,可怕程度要大得多——起码去沃尔玛退货还得驱车出门呢。

国内大佬更是金句频出。

马化腾早年,扮女生陪聊之事被说烂了。但腾讯真正的杀手锏是将用户体验化作肌肉记忆。马化腾有句名言:" 或许你什么都没有错,就是年纪有些大了。" 意思就是永远得站在年轻用户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除此之外,马化腾还提出了 "101001000 法则 "。

要求产品经理每月看 10 个用户反馈、回 100 个帖子、做 1000 个用户调研,用户体验从这一刻起开始成了企业的肌肉记忆。

马云更为直接地指出:" 阿里巴巴并非是帮助企业去售卖东西,而是协助用户来购买东西。" 随后张勇提出了 " 消费者运营 " 这一理念,其本质其实就是把用户从单纯的交易对象转变为共同建设的伙伴。

苹果的乔布斯把用户体验推向了极致:" 用户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直到你向他们展示出来。"iPhone 的诞生堪称典范——用户从未说过要拥有触摸屏手机,可是当看到之后,就立刻为之着迷。

从这个时期开始,用户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体验评判者。

共生时代(2010s- 至今),用户是共同体伙伴

从小米开始,现在品牌最火的玩法是让用户变成自己人。

小米早期,让用户参与系统开发,有了 MIUI 社区,雷军说:" 让用户参与进来,你就有了十万个产品经理。"

于是黎万强写了《参与感》这本书,全面阐述了这个时代,如何和用户打成一片。

于是后来很多企业开始学构建消费者社区,开始把用户变成自己品牌的共同体。

蔚来汽车让车主变成推销员,李斌的解释很接地气:" 用户买的不是车,是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蔚来中心开在商场里,搞亲子活动、咖啡品鉴——车只是入场券,用户要的是圈子。"

所以,从目前这个时代开始起,用户彻底登上管理舞台中央。

时代在变,用户永恒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什么私域流量、DTC 模式、C2M 定制,扒开一看全是用户那点事。

完美日记将小红书视作用户实验室,创始人黄锦峰称:" 用户在何处聊天,我们便去往何处学习。" 其产品开发流程为:小红书上探寻痛点→迅速进行打样→交由用户测评→而后迭代改进。

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用户当成了免费的产品经理。

瑞幸更绝,靠微信群将人圈住,创始人钱治亚有这样一句大实话:" 咖啡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交性质的饮品,用户所需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都买得到的那种便捷。"

所以瑞幸疯狂开店,不是人傻钱多,是要让用户想喝时永远在 500 米内找到瑞幸。

为什么用户永远排第一?

所有的企业,最终都得去回答 " 用户究竟凭什么会给你钱 "。

诺基亚倒台时,CEO 说:" 我们没做错任何事。错就错在忘了用户想要的不是键盘手机,而是能上网的智能终端。"

就像黑莓创始人说的:" 用户一夜之间就不要物理键盘了,就像他们突然决定不穿喇叭裤一样。"

柯达更冤,发明了数码相机却不敢推广,怕影响胶卷生意。

结果用户用选择告诉他们:我们要的是即时成像,不是化学胶片。

所有管理终将归于用户

从泰勒的秒表到张一鸣的算法,从福特流水线到蔚来用户社群,管理学的工具、理论、概念换了一百多年,但核心始终没变:搞清楚用户要什么,接下来组织资源去满足它。

沃尔玛的 " 顾客第一 ",迪士尼的 " 创造欢乐 ",华为的 " 以客户为中心 ",说到底都是同一个意思。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某个新的管理概念,不妨先问上一句:" 这对于用户来讲,到底有着怎样的用途呢?"

如果回答不上来,大概率又是来割韭菜的。

最后用德鲁克的话来收尾:" 企业的目的必须是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 创造顾客。"

企业如何摆脱过去经营方式逻辑的惯性?

如何建设响应新时代的组织职能和能力?

未来 20 年,如何重构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体系?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新用户思维》企业内训大课

是老板及核心团队 2025 年最该补的一课

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

为您推荐: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

  —— · END · ——  

   作者|江刀鱼  

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超级用户体系落地实践专家。擅长一体化用户运营、市场营销策略、会员体系等领域。专注新用户思维的落地实践,曾为尖沙咀餐饮集团、美好蕴育、金鑫珠宝、卡吉诺、全棉时代、河南人保、邮储银行等几十家企业提供全案咨询服务。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福特 丰田 管理学 美国 美国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