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9 月 15 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暂停部分药品采购资格的通知》,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文件,因部分企业未按要求调整药品价格,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 0 时起暂停部分药品采购资格。此次共 15 个品规药品被暂停采购资格,包括盐酸万古霉素胶囊等 10 款产品,涉及 11 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9 月以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已发布 5 批因未按要求调整价格而暂停部分药品采购资格的名单。9 月 1 日,上海连发三则公告,一次性暂停了 32 个药品的采购资格。其中包含板蓝根颗粒等知名中成药品种。9 月 12 日,2 款暂停采购药物均为中成药品种,分别为广州诺金制药的通宣理肺丸与西安万隆制药的枣仁安神颗粒。
"15 天内连发 5 批暂停采购资格,反映出药价治理动真碰硬的决心。"9 月 18 日,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以往对药价的监管手段相对柔性,如今则更趋强硬,核心是破除药价虚高。从集采中选品种、到未中选品种,从院内到院外、再到线上,化药、中成药等任何存在 " 虚高利润 "、不合理定价的药品都将面临监管严查。
不降价就暂停采购资格,不存在 " 缓冲地带 "
此次被暂停采购资格的共 15 个药品,包括浙江高跖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间苯三酚口崩片、唐山红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倍他米松乳膏、江苏安必生制药有限公司的美沙拉秦肠溶缓释颗粒等知名产品。
国家药监局数据查询系统显示,本次被暂停采购资格的药品中,盐酸万古霉素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溶液 2 款产品,除此次被暂停采购资格涉及的 3 家企业外,没有其他企业持有相关批准文号。
" 被暂停采购资格的药品,多数源于企业未按要求调整药品价格,这一现象背后成因复杂且多元。" 张勇解释,从企业来看,不同类型企业的考量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手握独家品种的企业,由于药品在市场中缺乏直接竞争,往往更倾向于维持较高定价以追求更高经济利益,对调价要求的配合度相对较低;而另有部分企业则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生产工艺升级、人力成本增加等客观因素影响,药品成本出现明显波动,进而对调价意愿和能力产生制约。这些不同成因共同导致部分药品未能按时完成价格调整,最终触发了暂停采购资格的监管措施。
梳理 9 月发布的 5 批因未按要求调整价格而暂停部分药品采购资格的名单,记者注意到,有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的药品位列其中,包括太极集团、天津同仁堂等颇具市场影响力的药企。被暂停采购资格后,部分涉事企业作出回应。太极集团、天津同仁堂等企业虽公开表态 " 积极配合调价 ",但未对外公布具体的调价方案。
各地药价治理 " 攻坚 ",让药品回归救人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被暂停采购资格,源于药品价格治理。张勇介绍,我国 " 药品挂网价格治理 " 的政策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政策准备阶段:国家医保局相继提出药品价格监测预警、成本调查、完善挂网规则、信息互联互通等政策;专项纠偏阶段:在政策准备阶段夯实之后,国家医保局逐步展开纠偏工作。2024 年 1 月," 四同药品 " 政策发布,针对省际明显的不公平高价进行纠偏,使得各省挂网价格逐步趋同;综合治理阶段:今年以来,各地根据挂网价格一览表展开了新一轮价格治理。
" 随着药价治理的不断深入,各地基本上都进入了攻坚期。" 张勇称,很多地区已经初步取得进展。以江苏为例,8 月 1 日起,在江苏省阳光采购平台标示为挂网红色价格预警状态,且江苏省医保目录库内无支付标准的药品,医保统筹基金不予支付,从支付端切断高价药的生命线。
张勇表示,当前全国药品价格治理正处于关键阶段,各地亦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可以预见,随着各方共识逐步落地,一系列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价格治理政策将陆续出台。这些政策旨在构建公平、公正、高效的药品市场环境,保障每位患者都能获得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最终实现医药服务的普惠性与可及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