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镜 10-07
AGI不是终点,阿里云开了盘AI新棋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一琳‍‍‍‍‍‍‍‍

编辑| 陈秋

另镜 ( ID:DMS-012 )

阿里云,正在布局领跑 AI 时代的下半场。

9 月 24 日,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宣布了一系列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阿里巴巴集团 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 CEO 吴泳铭,还给出了对 AI 未来的终极预判。

他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AGI 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ASI。

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一项为期三年、总投入达 3800 亿元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之后还将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

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 2022 年这个 GenAI 的元年,2032 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 10 倍。

阿里巴巴还正式推出了新 AI 大模型 Qwen3-Max 和通义万相 Wan2.5 preview 系列模型,并开源新一代视觉理解模型 Qwen3-VL。吴泳铭称,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全栈 AI 服务供应商。

【图说】:Qwen3-Max-Instrurct 测评分数

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路径,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 AI 战略:第一,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 "AI 时代的 Android";其二,构建作为 " 下一代计算机 " 的超级 AI 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当天,阿里巴巴(BABA.US)报收 176.44 美元 / 股,涨幅 8.19%,市值 4206.32 亿美元。阿里巴巴 -W(09988.HK)大涨了 9.16%,市值 3.32 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 3000 亿港元。

与此同时,沉寂了四年的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 " 木头姐 " 凯茜•伍德 (Cathie Wood),再次押注东方。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重启持仓阿里巴巴 ( BABA.N ) 。旗下两只 ETF ——方舟金融科技创新 ETF  (ARKF)和方舟下一代互联网 ETF  (ARKW)共同买入阿里巴巴,总价值为 1613 万美元。

此次持仓的动力,来自于市场估值与实力的考量。目前,中国科技股估值大约仅为美国科技股的一半,但阿里 " 平头哥 " 自研 AI 芯片 PPU 已经能在部分重要参数上对标英伟达 H20,是阿里站在了 AI 技术革命最前沿的重磅信号。

更重要的是,承载了阿里 AI 战略的阿里云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今年二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 26%,创下了近三年最高增速。这意味着长期的 AI 投入已进入收获期,商业价值开始规模化兑现。

从 AGI到 ASI的 " 三级跳 "

如何理解 AI 向 "ASI" 的进化?

按照吴泳铭的观点,在进化为 ASI 之前,AI 要经历 " 智能涌现 " 和 " 自主行动 "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通俗地理解成 AI   正在 " 学习做人 "。

这一过程,依托的是过去数十年互联网发展所构建的全球数字化知识图谱。这些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的海量信息,就是了训练人工智能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全集,GPT、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涌现出了通用对话能力,可以理解人类意图,解答人类问题,并逐渐能够进行多步骤、逻辑化的思考与问题拆解。

最近几年,AI 已经逼近人类各学科测试的顶级水平,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达到金牌水平。这为 AI 进入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创造真实价值,创造了可能性。

第二个阶段,AI 的特点是 " 辅助人 ",这是行业当下所处的主流阶段。

据麦肯锡 2025 年的调研数据,当前 78% 的中国企业已在至少一个业务职能中部署 AI 技术,较 2023 年提升了 23 个百分点。数据的急速增长,说明 AI 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而是具备了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

比如,医生可以用 AI 分析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程序员可以让 AI 帮忙写代码,设计师可以命令 AI 生成海报、策划文案。AI 可以在目标设定下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自主完成与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这一阶段的实现,核心依赖两项关键能力的突破:工具调用与 AI 编程。

工具调用能力让 AI 能像人类一样连接并操作外部软件与设备,从而执行真实的物理世界任务。而真正的质变,则源于大模型编程能力的飞跃。当 AI 能够自主编写代码,它便不再局限于处理预设的标准化任务,而是能像一支工程师团队那样,理解复杂需求、自主编写逻辑、完成测试,从而解决无限复杂的长周期问题。

这最终将导向一个全新的范式:自然语言成为新的 " 源代码 "。任何人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 就能自动生成代码、创建智能体、调用工具以完成任务。届时,海量的智能体将渗透至所有数字与物理场景,为 AI 向更高级形态的进化奠定基础。

而第三阶段,AI 将通过连接真实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与真正的自主学习,完成对人类的全面超越。

要实现这一目标,AI 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首先,必须突破人类知识的 " 二手数据 " 局限,直接连接并理解物理世界的原始信息。比如,上一阶段,车企对新产品的迭代,建立在无数次的用户调研或者内部讨论的数据基础上。但未来,AI 能直接连接所有汽车的设计数据、实时传感器信息、用户实际驾驶行为等原始数据,设计出的产品必将远超基于有限头脑风暴的成果。

自动驾驶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早期通过人类总结来解决 corner   case,但新一代端到端模型直接从原始视觉数据中学习,自动驾驶才实现了质的飞跃。这表明,唯有让 AI 直接 " 感受 " 世界,才能发现超越人类经验的深层规律。

其次,在获取原始数据的基础上,AI 必须发展出自我迭代的 " 自主学习 " 能力。 当 AI 深度渗透物理场景,它将能通过持续交互获取新数据与实时反馈,并利用强化学习等机制,自主搭建训练基础设施、优化数据流程、升级模型架构。每一次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都是一次微调,每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反馈都是一次参数优化。

在这个循环中,AI 将不再完全依赖人类的指令,而是能够自我修正、自我进化。经过无数次的执行 - 反馈循环,一个能够持续自我迭代、智能加速升级的超级智能(ASI)便初现雏形。一旦跨过这一临界点,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被重新定义,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蓝图已经足够明确。判断谁能赢得 ASI 大蓝海的逻辑也愈发清晰——

第一,是否构建起了新的强大的操作系统(软件),能支撑 AI 的自主学习和进化;

第二,是否拥有下一代 " 计算机 "(硬件),可以不断训练、储存、调用现实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

而我们认为阿里云必然成为大赢家的理由也在于此,具备软件和硬件的双重领先优势。

开源战略:

打造 AI 时代的 "Android 生态 "

互联网时代,以 OS 和 Android 为代表的操作系统,为无数个软件应用提供了生长土壤。AI 时代,OS 和 Android 的地位,将让渡给大模型,软件的形态,也将变成无数个长在大模型上的 Agent。

而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操作系统的竞争本质是生态的竞争。移动互联网时代,iOS 虽以封闭系统打造了极致体验,但 Android 凭借其开源开放性,吸引了全球绝大多数手机厂商和开发者,形成了无可比拟的生态规模与多样性。

同样,AI 时代,开源也是构建底层生态的最强催化剂。而阿里通义千问选择的开源路线,就能为阿里云在 ASI 的蓝海中构筑最宽的护城河。

首先,开源路线能抢占未来生态制高点。通过免费开放核心模型,阿里通义千问能迅速吸引广大开发者、企业和其他用户,使其开发习惯根植于 " 一母同胎 " 的阿里云平台。

根据沙利文(Frost & Sullivan)2025 年 9 月的最新报告,阿里通义千问以 17.7% 的占比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中位列第一,这印证了阿里大模型的广泛的应用和活跃度,相当于在 AI 的 " 地基 " 上刻下了阿里云的名字。

其次,大模型的规律就是 " 越用越好用 ",最强大的 AI 源于与真实世界最广泛的交互。庞大的开源生态,就是最宝贵的 " 训练场 "。来自千行百业的应用数据与反馈,将持续反哺并优化通义千问。

正是得益于 " 越用越强、越多人用越难被超越 " 的飞轮效应,这次云栖大会上,全新亮相的 Qwen3-Max 性能已经超过了闭源的 GPT5、Claude Opus 4,跻身全球前三。

正式发布的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 Qwen3-Next 及系列模型,把训练成本大幅降低了超 90%,又一次压低了进入 AI 时代的成本门槛。

当然,选择开源路线的大模型很多,但在通往 ASI 的必经之路上,阿里云相比其他开源大模型,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AI Coding。

当今世界上最好用的 AI   coding,是 Anthropic 的 Claude   4。但前不久,Anthropic 下发了一项针对中国的禁令:中国大陆公司;由中资控股超过 50% 的海外子公司;通过云服务中转、第三方平台或投资结构间接使用 Claude 的中资背景实体,全部禁用 Claude   AI。

这意味着,中国 AI 企业要赢得 ASI,必须绕过或直接硬刚过 Claude   AI,训练出一个更完美的 "AI   coding"。

阿里云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7 月 23 日,Qwen3-Coder 全新发布,性能强于所有开源模型,参数上仅有个别逊色于 Claude 4。但实际体验中,性能完全不输。甚至借助 Qwen3-Coder,新人程序员一天能完成资深程序员一周的工作,生成一个品牌官网最快只要 5 分钟。

而阿里云在 AI Coding 领域取得的突破,为其通向 ASI 的征程装上了关键加速器。Qwen3-Coder 的卓越表现,不仅体现在帮助开发者提升效率,更核心的价值在于它为构建能够自主编程、自我优化的智能体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一能力与阿里坚持的开源路线形成了完美闭环。未来,Qwen3-Coder 将用更出色的 AI Coding 能力,驱动更高效的模型迭代,进而催生更强大的智能水平,最终通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获取更多反馈数据。这一自我强化的飞轮效应,使阿里云具备了定义未来智能进化路径的独家话语权。

赢下 ASI未来的 " 新基建 "

计算机时代," 个人计算之父 "Alan   Kay 教会了科技行业从业者一个真理:真正在意软件的人,应该自己造硬件。这一理念,成了手机厂商自主造芯片的理论源头。

AI 时代同样如此,当 AI 被寄希望于能直接接触真实世界的一手数据,一个能支持处理海量、参次不齐的计算底座,就成了未来科技企业竞争的新基石。

在吴泳铭看来,超级 AI 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但事实上,云,是 AI 时代的基建。2023 年后,云企越来越强调自己的 "AI" 属性,百度智能云喊出的 " 云智一体 ",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衡量下一个十年云企业胜负的关键。

通过 " 云智一体 ",算力变成了随取随用的水电煤,AI 云变成了支撑 AI 应用、Agent 等等 AI 衍生品运转的 " 工厂 "。而阿里云的优势在于,他不仅率先重仓了 " 云智一体 ",更在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上领先了一大截。

算力层面,ASI 时代将对计算范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保证 AI 的高效运转。而阿里不仅研发出了比肩英伟达 H20 的 PPU,阿里云还运营着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 AI 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是全球少数能做到软硬件垂直整合的超级 AI 云计算平台之一。

同时,据吴泳铭透露,阿里云还在打造一台全新的 AI 超级计算机。它并非硬件的简单堆砌,而是实现了从底层芯片、服务器到顶层模型架构的全栈协同设计。这种深度整合确保了在阿里云上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时,能够达到极致效率与最低成本。

本质上,阿里云正将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转化为一项标准化、可输出的服务,将成为全球开发者触手可及的最高效 AI 平台。

应用层面,阿里云构筑的 " 双轨制 " 生态,是其赢得 ASI 竞争的关键壁垒。这一生态由两大支柱构成:

第一,与央国企的深度合作,为阿里云提供稳健增长的 " 压舱石 " 与高质量数据源。

服务国家电网、中国邮政、12306 等关键领域的央国企,为阿里云带来了长期、稳定的需求。这类合作项目不仅为阿里云提供了持续可靠的现金流,更使其深度融入了国民经济的主航道。

例如,在政务领域,阿里云参与构建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平台,让其触及了社会经济运行最核心的数据。这些高价值、低渗透率的原始数据,正是未来训练具备宏观规划与复杂系统调控能力的 ASI 所不可或缺的 " 高质量燃料 "。

第二,中小企业的广泛渗透,让阿里云抓住了最广阔的下沉市场。

根据沙利文报告,阿里云百炼平台日均调用量一年激增 15 倍,其背后是海量中小企业的快速采纳。在电商、跨境、金融等领域,中小企业是创新的先锋。它们为阿里云提供了最前沿、最多元的场景化应用反馈。这使得其 AI 技术始终与市场脉搏同频共振,确保了技术迭代的敏捷性与商业敏感性。

总的来看,央国企合作确保了阿里云在战略纵深和数据质量上的优势,而中小企业则赋予了其在应用广度和迭代速度上的活力。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既能 " 顶天 " 又能 " 立地 " 的完美闭环,为孵化出理解并能够优化真实世界的超级智能,奠定了不可比拟的应用生态基础。

此外,吴泳铭还抛出了另一个判断: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 5-6 个超级云计算平台。而我们认为,阿里云不仅会有一席之地,他更会超越当前排名前三的微软云、谷歌云和亚马逊云,稳坐全球超级 AI 云的第一位置。

因为相比海外三朵云,阿里云的蓝天之下,是全球唯一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666 个工业小类的中国本土市场。这里不仅拥有从尖端智能制造,到毛细血管般渗透的直播电商等最完整的产业链,更孕育了全球规模最大、需求最细分、且对服务敏捷性要求极高的中小企业群体。

服务如此多元、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市场,迫使阿里云的 AI 技术和云平台必须解决从超高并发到极致成本优化的全尺度难题。这种在极限压力下淬炼出的技术韧性与场景适应能力,是阿里云越过 ASI 窄门独一无二的战略资产,未来将打造出能理解并驾驭复杂真实世界的超级智能,并展现出明显的降维打击优势。

当然,站在通往 ASI 的时代关口,阿里云的领先远不止于技术超越,更意味着对世界运行方式的重新定义。它将重构人机交互的基本范式,让自然语言成为通用的交互媒介;重塑从底层算力设施到上层应用服务的整个技术栈,使软件具备自我进化能力。

最终,阿里云推动的不仅是 AI 技术的突破,更将让 AI 成为驱动真实世界运转的核心动能,开启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智能化革命。而阿里云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时代的进化论。

END

洞见具有时代价值的商业见闻

•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标签: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阿里云 阿里巴巴 吴泳铭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