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笔记 10-10
美军隐身神话被中方打破,歼-16超近距离战术曝光,仅隔10米对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3 日,中美空中力量的较量再次引发国际关注。

据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报道,中国歼 -16 战斗机在一次空中对抗中成功锁定了美军两架隐身战机,引发了关于隐身技术与雷达探测能力的广泛讨论。

这次事件不仅让外界重新审视隐身战机的技术优势,也暴露了美军在体系化作战中的潜在弱点。

根据报道,这次对抗发生在亚太地区,中国歼 -16 战斗机锁定了美军隐身战机,可能是 F-22 或 F-35。

双方距离最近时仅 10 到 15 米,歼 -16 甚至进行了近距离机动。美军隐身战机长期被认为是空战的技术巅峰,而歼 -16 作为一款四代半战斗机,能够完成锁定,令人意外。

歼 -16 的成功得益于其先进的雷达和探测系统。它配备了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400 公里,同时能追踪 40 个目标。

此外,它还拥有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能够发现远距离目标。这些技术使得歼 -16 能够绕过隐身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小的特点,通过红外信号等方式进行锁定。

事实上,隐身战机并非完全隐形。它们主要针对雷达波进行了优化,尤其是正面隐身效果较好,但侧面和后部的隐身能力较弱。这种局限性在历史上已有多次被验证。例如,2012 年红旗演习中,欧洲 " 台风 " 战斗机多次 " 击落 "F-22;2025 年北约 " 三叉戟大西洋 -25" 演习中,法国 " 阵风 " 战斗机成功锁定 F-35A。

这些案例表明,隐身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四代机反制。

这次事件不仅是战机性能的较量,更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博弈。歼 -16 成功锁定隐身战机,很可能依赖于中国强大的预警和指挥体系。

中国预警系统可能在远距离就发现了美军隐身机,并通过数据链引导歼 -16 完成拦截。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对隐身战机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比之下,美军隐身战机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几个问题。首先是机动性不足。五代机的标准之一是超机动性,但从此次事件和之前的演习来看,美军隐身机在近距离格斗中的表现并不突出。其次是指挥与控制体系的漏洞。

2022 年,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曾评价歼 -20 战斗机 " 飞得非常好 ",并对其指挥与控制能力印象深刻。

这表明,中方在体系化作战能力上已实现突破。

隐身技术的未来正在面临挑战。随着雷达、红外探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隐身战机的 " 隐形 " 能力不再是绝对优势。

例如,量子雷达等新技术的研发,可能进一步削弱隐身技术的作用。此外,四代半战机的现代化改进(如歼 -16 的雷达和火控系统)也让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具备对抗五代机的能力。

歼 -16 成功锁定美军隐身战机的事件,不仅展示了中国战机的技术进步,也暴露了美军隐身战机的局限性。隐身技术并非万能,体系化作战能力才是未来空战胜负的关键。随着中美军事对抗的加剧,这场技术与体系的较量将愈发激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军 歼-16 隐身战机 雷达 战斗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