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TouchBase 10-10
阿里巴巴的ESG战略出了什么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阿里巴巴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集团一手 " 闪购 "、一手 "AI",希望在 3 年内再造自身。

近日,阿里巴巴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实现了净利润增长 78% 的惊人成绩。其中,云智能集团季度同比增速最为亮眼,达 26%。阿里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CEO 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首次将 AI 的战略重要性放在了云之上,计划在三年内投入 3800 亿建设 AI 基础设施,誓将阿里云打造成为全栈 AI 服务商。新的宏大愿景,也将集团港股股价推上了 4 年新高。

相比之下有一件事虽不受大众关注,但值得 ESG 从业者反思:阿里似乎放弃了它坚持了 3 年的 ESG 战略

6 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 2025 财年的 ESG 报告,汇报了集团 2024 年 4 月 1 日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 ESG 进展。

这份报告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值得关注。新报告比之前的内容更少,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和进取之情大大减退,放弃了 " 阿里巴巴 ESG 七瓣花 " 的战略设计,大量沿用去年报告的内容,不再表达新的思考。

从最初 2022 财年的轰轰烈烈,到如今的少有人问津,阿里的 ESG 代表着如今 ESG 领域一些更具普遍性的症候。

最扎心的问题是:阿里对于 ESG 战略的期待为什么会落空?以及,它是否还捡得起来?

阿里 ESG 战略兴衰小史

2022 年罗汉堂首次发布阿里巴巴集团的 ESG 报告时非常郑重其事。集团 ESG 战略的核心表达,就是下图这个 " 阿里巴巴 ESG 七瓣花 ",代表着 ESG 的七个战略方向。

阿里巴巴 ESG 七瓣花 图源 | 阿里巴巴官网

ESG 战略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它通常是对 ESG 信念感更强的企业,希望在可持续领域应对风险、创造价值的一套系统规划。

企业 ESG 战略通常由一些大方向(也称为战略支柱)构成,每一个大方向回答同一个问题:为谁带来什么?—— " 谁 " 通常是公司自己,或重要的利益相关方," 什么 " 是一种可持续的价值。

" 七瓣花 " 把这个问题回答了 7 次。比如其中的 " 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就是阿里承诺为中小微企业创造的价值。

从前,阿里巴巴在商业上的成功之道在于 " 平台效应 ":在平台提供的技术便利之下,平台产生的价值随参与者的增多而不断膨胀。在 ESG 战略层面,阿里巴巴希望 ESG 也通过平台效应来发挥作用:只要平台为参与者们提供一些行善的推动力,为他们降低可持续发展的成本。

在 2022 年 " 七瓣花 " 战略问世之后,外界的关切主要落在两个要点上。

首先是认为阿里的减碳目标颇具雄心,同时也颇具创意。

阿里不仅制定了必要的减碳目标(即 2030 年自身运营碳中和,价值链碳强度减半),还提出了 " 范围 3+" 的理念。" 范围 3+" 是那些虽然不在阿里自身产业链范围内,但是能够通过带动或赋能实现的减碳。集团承诺,要在 15 年内实现 15 亿吨的减排。

阿里用一个创造性的定义,为自己描画出一个更具雄心的减碳责任。

外界对阿里 ESG 战略的另一个关注点,就是其信息之丰富(庞杂)。但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为信息太丰富,可能反而缺乏记忆点。具体的得失分析,我们后面具体说。

在阿里,负责制定和贯彻 ESG 战略的职能由罗汉堂团队承担。这个团队相当于通常企业的 ESG 部门。他们在 2022 年发布阿里 ESG 战略之后,持续执行并改进这个战略。

阿里的 ESG 战略没有生在好时候。当时,集团本身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电商、本地生活、出海业务受到拼多多、抖音、京东等新老对手的严峻挑战。

2023 年 3 月,阿里为了应对挑战,进行了 "1+6+N" 组织变革。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统辖着 6 大业务集团(下文也称为 " 子集团 "),外加其他多个业务公司。6 大业务集团包含阿里云、淘宝天猫、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

这次组织变革赋予子集团更大的战略自主性,每个子集团都设立了自身的董事会,并且被允许单独上市。这一变化被外界称为 " 阿里分家 "。

此举本身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但它引发了外界对集团 ESG 战略可执行性的质疑:" 分家 " 之后,还如何保证集团继续履行 ESG 战略的目标与承诺?

当时从时任董事长张勇,到集团 ESG 负责人陈龙,都表达了坚持 ESG 战略的承诺。

在治理层面,集团层面设置了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 和 " 合规及风险委员会 ",分别负责整个集团的 ESG 和风险管理。

张勇在 2023 年度的 ESG 报告致辞中指出,ESG 战略应该是集团变化之中的不变:"ESG 也将成为控股集团与业务集团的治理纽带和价值纽带。"

但事实表明,ESG 战略难以担起这一重任。

2024 年,阿里 ESG 战略的灵魂人物、罗汉堂总裁陈龙离职。

2025 年,阿里最新的年度 ESG 报告中,已经不再提及 " 七瓣花 "。集团仍然在执行 ESG 战略,战略的支柱仍有 7 个。但是每个支柱的内容或表述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保守。

不过,战略支柱具体怎么改变,已经不重要了。"ESG 战略 " 怎么说也算是战略,而战略不能毫无预兆地说变就变。

实际上,目前的阿里不具备可系统操作的 ESG 战略。

同时,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和组织机构仍在持续演化。8 月阿里再度调整了业务架构,分为 4 个业务板块,分别是中国电商、国际数字商业、云智能和其他业务。这样,集团旗下主营业务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

阿里业务板块 图源 | 阿里巴巴官网

在集团的迅速变阵当中,集团 ESG 战略成了被落下的一环。

这里并不是想说,阿里在 ESG 上面背弃承诺,或者缺少 ESG 的战略眼光。我们需要探讨一个就事论事的、客观的问题:

ESG 战略为什么没能发挥出阿里原本期望的那些作用

阿里的 ESG 战略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用例子来讲。

谁还记得 " 淘宝村 "?

淘宝村,是 2010 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乡村经济形式。在淘宝村中,很大一部分经济活动是在电商经济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村民以 " 在淘宝上卖货 " 为目标组织起来,通过电商扩展产品销路。而阿里为淘宝村提供流量扶持,履行社会责任。

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淘宝村模式成为农村局面增收的一个有效手段,也自然而然成为阿里巴巴 ESG 的一张耀眼名片

淘宝村模式被纳入 " 七瓣花 " 当中名为 " 提升社会包容和韧性 " 的一瓣。这个战略支柱从 2022 年到 2025 年逐渐失去了支撑,可以作为一个代表性案例。

如今," 淘宝村 " 不仅从大众视野中淡出,也从阿里的 ESG 报告中淡出。阿里到 2024 年度报告中已经绝口不提 " 淘宝村 " 了。

这背后是阿里乡村振兴策略的可持续性危机。

" 淘宝村 " 之所以从 ESG 报告中退出,根本原因是它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标志已经不再纯粹。

随着市场增量的耗尽,淘宝村们进入淘汰赛,不少淘宝村陷入低价竞争的困境。淘宝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效果极大削弱。

同时更多的电商,如拼多多、快手、京东也杀入这个赛道,平台流量下滑,阿里与乡村经济的关系也已经不再独特。

阿里的农村战略目前在升级的尝试中,希望探索区块链、AI、云计算等在乡村经济中的应用。但是新的尝试目前仍未实现商业化,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色彩。

2025 年度阿里 ESG 报告 " 乡村振兴 " 公益案例 图源 | 阿里巴巴官网

" 淘宝村 " 遇到的问题,是阿里 ESG 战略遇到问题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 战略过时难题 "

集团过去的经营环境已经变了,过去的一些履责方式也不再走得通。集团顶层的业务战略尚且在探索当中,而下面附带的一些 ESG 策略,也变得悬而未决。

" 提升社会包容和韧性 " 这一战略支柱中,除了 " 淘宝村 " 之外另一个重要主题是 " 社会应急 "。这是阿里 ESG 战略另一重问题的缩影,可以称为" 战略架空难题 "

社会应急的核心内容是应急物流,该工作是由菜鸟集团承担的。应急物流包含早先疫情期间的物资保障,以及在气象或地质灾害下的物资保障。

菜鸟 ESG 副总裁牛智敬曾向媒体解释,菜鸟之所以坚持做应急物流,其底层原因在于应急物流与电商大促的相似性。两者都要应对短时间大量爆发的物流需求。

菜鸟在 2013 年创立的原因,就是阿里要解决 " 双十一 " 大促导致的快递拥堵问题。菜鸟不仅完成了这一使命,而且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平台,为客户提供 " 大促物流 " 的解决方案。把这份能力用于应急物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是菜鸟应尽的社会责任。

问题在于,在这部分 ESG 战略上掌握主动的是菜鸟,而非阿里。菜鸟有自己的 ESG 战略、ESG 治理体系和 ESG 执行部门。具体的战略执行,在菜鸟那里才是有血有肉的。

菜鸟集团 ESG 战略的五个支柱 图源 | 菜鸟集团官网

集团的 ESG 战略,不能只是找一个筐,把子集团的 ESG 战略都拢在一起。这样的话,集团的 ESG 战略,并不真的在指引子集团去做事。

" 战略架空 " 的难题发生在多个领域,不止 " 应急物流 " 一项。它使得阿里的 ESG 战略像是对子集团 ESG 现有工作的归纳,而非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阿里原本就是国内企业在 ESG 战略方面的早期探索者,其 ESG 战略出现问题需要修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阿里的 "ESG 战略七瓣花 ",有的花瓣走向凋落,但也有的花瓣仍然生机勃勃。其中具有正面代表性的是绿色战略。

" 修复绿色星球 " 是阿里 " 七瓣花 " 中关于环境责任的一瓣。其中,阿里创造性地提出了 " 范围 3+" 的概念、方法论,以及 "15 年 15 亿吨 " 的范围 3+ 减排目标,为阿里云、淘宝天猫、闲鱼等多项业务提供了企业环境贡献的量度。

简单解释一下,比如阿里云为客户提供的能耗管理、绿色计算等服务,帮助客户降低了碳排放。这部分减碳不计入阿里集团的范围 3,因为它不发生在阿里自身的供应链上。这种通过技术服务让用户实现减碳的方法,被称为" 赋能减碳 "

再比如,闲鱼为二手交易提供了平台。二手交易显然是有减碳效益的,但这部分减碳也不计入阿里的范围 3。这种通过平台机制带动用户减碳的方法,被称为" 带动减碳 "

阿里巴巴 2024 财年 ESG 报告 图源 | 阿里巴巴官网

所以阿里创造了 " 范围 3+" 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论,让各个子集团的绿色贡献变得可见、可测量、可管理。

这一概念在国际上也有平行的讨论。其科学性受到认可,但争议同样存在。这里不再深入讨论。

" 范围 3+" 无疑是阿里 ESG 战略当中成功的部分之一。

企业 ESG 战略,第二春来了?

"ESG 战略 " 如今在迅速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

这是因为,如今 ESG 市场生态变得丰富,风险、机遇和相关方要求越来越复杂,资本市场对 ESG 的要求更为明晰。更多企业需要用一套系统性的对策,来处理这些挑战。

这当中,一个显著的推动力是A 股 ESG 信披新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的落地。在沪深交易所的要求下,到 2026 年有四百多家上市公司需要按新规披露 ESG 报告。

" 除了明年强制信披的企业,出海企业也在密集制定 ESG 战略。" 责扬天下首席专家殷格非向着陆 TouchBase 表示。" 他们向海外投入了数亿甚至上百亿,容不得闪失。必须配备一套扎实的 ESG 战略,去解决生态、劳工、社区关系、国际合规等复杂的问题。"

自从阿里等企业在 ESG 战略上做出先驱性的探索,到如今四五年过去,ESG 战略正迎来一个新的普及时刻。

殷格非告诉着陆 TouchBase,像阿里这样需要革新旧有 ESG 战略的企业并不是个例。

"ESG 战略是会过时的,尤其是现在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ESG 监管持续更新的环境下。但 ESG 战略一定要预测未来。我们通常建议企业的 ESG 战略往后做 3 年、最多 5 年的预测和规划,并且把 70% 以上的工作放在未来两年以内。"

一次 ESG 领域的战略重建正在等着阿里。

CEO 吴永铭在 2023 年 9 月将阿里未来的战略中心确立为 " 用户为先,AI 驱动 "。到当前,阿里已经在 AI 领域取得了小的阶段性成果,并且也将 AI 用于社会、环境价值的创造,尤其是助力产业数智化转型,让 AI 应用惠及小微企业等。

AI 或许会在阿里未来的 ESG 探索当中扮演核心的角色。当今,AI 的社会价值备受关注,但很难说哪家企业真正把它实现了出来。期待阿里能够有所建树。

撰文 | 袁子奇

编辑 | 国佳佳

排版 | 张嘉嘉

题图来源 | 淘宝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esg 阿里巴巴 ai 阿里 阿里巴巴集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