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暑期档的成绩单陆续出炉,从中体现出不少新热点、新趋势。
银幕上,今年暑期档仙侠剧集体 " 哑火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 年暑期档全网正片总播放量 284 亿,比去年的 320 亿下降 11.3%。在 " 仙侠 " 这个品类中,《临江仙》播放量最好,但依旧不足以出圈。仙侠剧市场已然出现疲态。文章写道,仙侠剧是根植于中国神话、古典哲学、武侠精神而生的独特类型,核心剧情始终围绕着主角的成长、挑战与行侠仗义,承载着 " 御剑乘风 "" 问道长生 "" 济世苍生 " 的浪漫想象和独具风情的东方美学。业界曾认为,仙侠剧对于国产影视剧集的意义,就等同于科幻对美国影视的意义。然而,随着仙侠剧的内核 " 侠 " 字逐渐被千回百转的情感线所替代,直至 " 有仙无侠,有情无义 ",仙侠失去了数量最为庞大的年轻观众,恐将不可避免地步入黄昏。
电影 " 暑期档 ",院线呈现出 " 上半场混乱、下半场逆袭 " 的走势。陈可辛的《酱园弄 · 悬案》、姜文的《你行!你上!》相继失利,证明过往 " 大导演 + 大明星 + 大场面 " 的模式已然失灵,反而是成本仅 6000 万元的《浪浪山小妖怪》直击打工人的心田。《新周刊》盘点说," 动画电影 " 和 " 打工人电影 " 成为当下的电影新风口:《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 2》《浪浪山小妖怪》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动画电影,使得动画电影成为 2025 年最受关注的品类。与此同时,如果要评选 2025 年电影市场的关键词," 打工人 " 必然入选:《长安的荔枝》里的李善德是古代背锅打工人;《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四小妖是被困在取经系统里的打工人;《戏台》讲的是民国时期的戏班打工人。
和仙侠剧面临年轻观众流失的处境一样,《新周刊》也注意到,看电影曾经是年轻人线下休闲娱乐活动的首选,近年来他们给予电影的 " 配额 " 也相应变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娱乐休闲的方式越发多元,短视频、游戏、短剧占据了年轻人的碎片时间;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越发多元。
《新周刊》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转身向山里走去,到山谷和森林里探索属于新山民的生活。文章写道,古代的山谷,是个体逃离 " 礼崩乐坏 " 的一方净土;今天的山谷,则是一种主动建构的生活方式。新一代 " 山谷生活 " 不再是断绝尘世的孤岛,而是开放的、连接的。在这里," 诗意栖居 " 不仅是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系统性的设计:建筑设计、社区制度、文化活动,都有意识地朝着 " 理想生活 " 靠拢。
今年暑期最流行的旅行方式,是去村里 " 看房 "。今年夏天以来,贵州旅游爆火。人们纷纷走进侗寨,在被时光盘包浆的木头房子之间,追寻一种如歌生活。花桥上,几个侗家老奶奶一边刺绣,一边闲话家常。桥下河水流淌,妇女弯着腰在洗蓝色布衣。寨子的小广场上,两三孩童在追逐打闹,后面还跟着小狗。文章写道,现在是贵州侗寨,较早前是福建土楼、湘西吊脚楼、江门碉楼 …… 这些传统民居接连成为人们奔赴一处目的地的理由。中国民居不仅在线下热闹,在线上也热闹,B 站高分纪录片《中国民居》第三季回归,开篇拍的就是贵州侗寨。从百名村民上山采原木,到掌墨师用鲁班符号给柱梁编号,再到工人用轮滑杠杆来组装木屋 …… 随着镜头的推移,摄制组走进贵州多个侗寨,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侗寨的建筑特色,还讲述了当地人如何举全寨之力建造鼓楼的动人故事。
个体生命和宏大议题构成了当下大多数城市青年的生命坐标,个体需要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形成群体交往,建立亲密社会关系。于是他们走出去,去到人群和自然间。只要看到人,看到山水,看到天地,就能重新构建出人和人之间的联结,这便是年轻人的新活法。
郑文丰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