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引发的美国 " 电荒 ",正将一种传统重工业设备——重型燃气轮机——推向了科技革命的风口浪尖。
市场的狂热需求,正让 GE Vernova、西门子能源和三菱重工这三大行业寡头迎来了黄金时代,订单与价格一路飙升。
然而,面对这场 " 泼天富贵 ",三巨头却并未选择全力扩产。
究其原因,是 20 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的行业崩溃 " 幽灵 " 仍未散去。因此,在历史教训与现实利益的拉扯下,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有限扩张的谨慎回应。
一、 从 " 算力竞赛 " 到 " 电力竞赛 ":需求井喷与政策助推
AI 竞赛的本质是算力竞赛,而算力的基础则是稳定且庞大的电力供应。
正因如此,为 AI 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这一背景下,燃气轮机凭借其高效、灵活且相较于煤炭更低污染的特性,已取代燃煤机组,成为支撑美国电网的 " 主力 "。
市场的反应直接而剧烈。据研究公司 Oxcap 的数据,自 2023 年中以来,新建燃气发电厂的成本已大致翻了一番,其主要驱动力便是燃气轮机价格的上涨。公用事业公司和科技巨头们为确保未来能源安全,已将订单锁定至 2020 年代末。除了 AI,美国制造业的复苏、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其他领域的电气化转型,也在持续推高整体电力需求。
与此同时,美国的能源政策也为天然气发电提供了 " 顺风 "。特朗普政府急于为服务器集群和工厂提供充足电力,并将燃气轮机视为在新一代核电站建成前承担重任的关键过渡方案。其逐步取消清洁能源补贴的举措,也对可再生能源的供给预期造成了冲击。
媒体分析称,在《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法案通过后,其对未来五年美国风能、太阳能和电池新增容量的预测下调了 23%,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天然气发电的依赖。
二、以史为鉴: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 " 幽灵 "
尽管市场一片火热,但三大燃气轮机制造商在扩产问题上却显得异常谨慎。这种谨慎,源于对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深刻认知,以及对 2000 年代初行业灾难的惨痛记忆。
" 这是一个周期性行业,未来也仍将是周期性的," 西门子能源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 · 布鲁赫(Christian Bruch)直言," 燃气轮机需求总有下降的那一天。"
以史为鉴,在 2000 年代初,市场对互联网的电力需求做出了过度乐观的预测,引发了一场由债务驱动的燃气电厂建设狂潮。最终,随着互联网泡沫破裂,电力巨头 Calpine 等公司宣告破产,燃气轮机制造商则深陷产能严重过剩的泥潭。
三菱电力美洲公司 CEO 比尔 · 纽瑟姆(Bill Newsom)坦言,公司内部面临的巨大挑战正是 " 如何分辨需求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不是 "。
能源数据公司 Enverus 的能源转型研究总监瑞安 · 路德(Ryan Luther)指出了当前市场面临的博弈困境:
" 如果谁都不增产,价格就能维持高位。但只要有一家大幅增产,就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价格崩溃。"
三、有限扩产
在历史教训与现实利益的反复权衡下,三巨头纷纷 " 求稳 ",选择有限度地扩张产能。
GE Vernova 已公布计划,将投资超过 3 亿美元,目标将其重型燃气轮机的年交付能力从近年平均的 55 台提升至 80 台。
西门子能源 计划将产能提升 30% 至 40%,同时明确表示将避免对 2030 年代的市场前景进行高风险押注。
三菱重工 预计将投资数亿美元,用于扩大其在美国的生产规模。
能源咨询公司 Rystad Energy 的分析副主管阿尔乔姆 · 阿布拉莫夫(Artem Abramov)认为,这些扩张计划与过去两年需求的增长幅度 " 远不相称 ":
" 扩张计划显示(巨头们)不愿过度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瓶颈已从总装工厂向上游蔓延。
构成燃气轮机核心的特种合金等关键材料供应十分紧张。先进合金制造商 ATI 的首席执行官金伯利 · 菲尔兹(Kimberly Fields)透露,去年一家大型燃机制造商已同意与 ATI 共同投资扩建工厂,以避免材料短缺。她表示,对于这些巨头而言:
" 现在的风险在于能否获得材料,而价格问题已是次要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