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富财经网 10-1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冲刺阶段”,上市公司抢食千亿级市场大蛋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0 月以来,有关固态电池获得重大突破的消息接连不断。

10 月 10 日消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孙学良联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团队,创制了新型超高离子电导率的卤化物电解质,并首次解析了锂离子三维连续四面体传输路径,实现了超低温环境下全固态电池的常循环稳定运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据了解,该研究为制备超稳定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有望加速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10 月 8 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7 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 可持续发展》上。

10 月 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实验数据显示,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折性能,可承受 2 万次弯折,当将其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 86%,此项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与研究范式。目前,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几项研究均取得实质性突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全球固态电池赛道上,打破了欧美日韩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的长期垄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优势;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突破将推动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柔性电子、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商业化进程骤然加速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动力电池技术成为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战场。其中,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悉,从液态电池到全固态电池,液态含量逐渐降低(液态电池液态含量 25wt% 左右,半固态电池 15wt%,准固态电池 5wt%,全固态电池 0wt%)。随着液态含量减少,电池安全性逐步提升。

《2025 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显示,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已进入 " 冲刺阶段 ",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614.1GWh,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迈入千亿元级别,5 年潜在市场将扩大 60 倍。

日本市调机构富士经济的报告指出,预计到 2045 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扩大至 4073.51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近 300 倍。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固态电池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与锂离子电池几乎同步。但过去 50 年,锂离子电池凭借成熟工艺占据市场主流,固态电池则因技术复杂度沉寂多年。2015 年后,随着锂资源短缺预警与对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的需求激增,固态电池重回研发焦点。

根据我国全固态电池发展规划,从 2024 年到 2026 年是全固态产业化验证期;从 2026 年到 2028 年,全固态电池示范应用期;2028 年到 2030 年,属于全固态电池推广期。应用层面,预计固态电池会先在新兴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医疗器械等开始应用。

在此背景下,全国多地正在加紧布局固态电池产业。据 " 北京房山 " 消息,卫蓝新能源高性能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建设项目已顺利完成钢结构主体封顶,预计 2026 年实现试投产。

资料显示,项目投资方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技术唯一的产业化平台。

作为北京市 "3 个 100" 重点工程中的 100 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重点布局低空动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其中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 4.2 万平方米,年规划产能达 2 亿 Wh。

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宁波不仅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而且拥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不仅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大学、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等高校院所均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研究,推进固态电池及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基础研究工作。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产业化的关键力量,同样在这条关键赛道上各展所长、协同发力。目前,宁波电池相关代表性企业已超 50 家,涵盖固态电池产业链中的电池制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BMS/EMS 和生产设备全产业链。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 A 股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一共有 258 家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 10 月 10 日收盘,今年以来,一共有 233 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上涨。

其中,23 家上市公司股价成功实现翻倍,海博思创(688411.SH)、晶华新材(603683.SH)、上海洗霸(603200.SH)位居前三,年内股价涨幅均超过 200%。

从近期走势看,赣锋锂业 ( 002460.SZ ) 发布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公告,公司 A 股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内 ( 2025 年 9 月 29 日、2025 年 9 月 30 日、2025 年 10 月 9 日 ) 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20%。

公司拥有完整的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并具备商业化能力,公司已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公司已推出适配低空经济的飞行系列电源,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覆盖 320Wh/kg~550Wh/kg 范围,循环最高可达到 1000 圈,已通过车规标准 GB38031-2020,并与知名无人机、eVTOL 企业达成合作。

天赐材料 ( 002709.SZ ) 是全球最大电解液厂商,其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也披露了自己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 目前公司主要布局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的相关材料,公司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现阶段主要配合下游电池客户做材料技术验证。"9 月以来截至 9 月 26 日,天赐材料阶段涨幅达 58.86%。

10 月 10 日,利元亨(688499.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正处于客户现场的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同时,公司始终紧跟电池技术前沿,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等先进领域,已经与 30 多家客户交流固态电池技术和业务。海外市场,公司已实现向美国客户交付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并正推进国内外等地客户的设备验证工作。

10 月 9 日,天铁科技(300108.SZ)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了两项议案,决定以 3.015 亿元资本布局固态电池产业,专项用于欣界能源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工厂。

欣界能源成立于 2020 年,专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核心技术路线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配合锂金属负极,于 2024 年 11 月发布能量密度达 480Wh/kg 的 " 猎鹰 " 固态电池,并已在客户亿航智能的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上完成飞行测试,并具备高倍率充放电及复杂环境适应能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解质 中国科学院 固态电池 宁波 研究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