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商业 10-12
东莞证券第7次冲刺IPO,收入依赖经纪业务,上半年IPO项目为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文 | 刘振涛

赶在国庆假期前最后一天,东莞证券再次更新招股书,又给自己的 IPO 续上了!

9 月 30 日,东莞证券在深交所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成为四家仍在排队 IPO 的券商之一,继续自己的 A 股 IPO 之路。据了解,这是东莞证券第 7 次递交申报材料。

从 2015 年首次启动上市辅导,到如今再次更新招股材料,东莞证券在寻求上市的路上已经走过了 10 年时间。10 年间,东莞证券几度中止,又再度重启,经历了许多波折。

今年 7 月,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东莞控股与东莞金控组成的国资联合体,以 22.72 亿元受让了锦龙股份持有的东莞证券 20% 股权。东莞国资委持有的东莞证券股权从 55.4% 上升至 75.4%,成为了东莞证券实控人。

与此同时,东莞证券 2025 年上半年业绩也表现较好,营收与净利双双增长,并且公司还预计前三季度依旧保持高增长趋势。

国资控股加上业绩增长,这或许是东莞证券第 7 次冲刺 IPO 的底气。不过,透过东莞证券最新的招股书,营收过度依赖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收入缩水等也成为东莞证券存在的隐忧。

第 7 次冲刺,东莞证券能否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谋划 10 年,7 次冲刺,东莞证券 IPO 波折

东莞证券成立于 1988 年,是全国首批承销保荐机构之一。2009 年,锦龙股份收购了东莞证券 40% 股权,成为东莞证券第一大股东。

2015 年 1 月,东莞证券开始了 A 股 IPO 计划,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被正式受理。同年 6 月,东莞证券向深交所递交了 IPO 材料,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然而东莞证券上市进程很快就中断了。2017 年 5 月,东莞证券向证监会主动申请中止 IPO 审查。

当时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公司的大股东锦龙股份和其实控人杨志茂因涉嫌单位行贿被立案调查。

东莞证券 IPO 足足中断了 4 年时间,直到 2021 年 2 月,证监会才重新恢复对东莞证券 IPO 审核。

这次东莞证券比较幸运,2022 年 2 月 24 日,东莞证券成功过会,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进了 A 股市场的大门。然而波折又发生了,因暂缓提交财务资料,过会了的东莞证券 IPO 再度中止。

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东莞证券也不得不重新开始自己的 IPO 路径。2023 年 3 月,东莞证券向深交所主板递交 IPO 平移申请,开始注册制下的 IPO 之路。

从 2023 年 3 月到 2025 年 10 月,2 年多时间,东莞证券前后递交了多次招股材料。2025 年 9 月 30 日,东莞证券再次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第 7 次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东莞证券的招股材料已经来到第 7 版,但公司依旧处于受理排队中,没有迎来首轮问询。

为何东莞证券 10 年 IPO 之路如此艰难?这一定程度上与东莞证券的大股东锦龙股份和公司自身的股权稳定性有关。

锦龙股份在拿下东莞证券 40% 股权后,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锦龙股份的实控人为杨志茂,他通过锦龙股份和东莞市新世纪合计持有东莞证券 44.6% 股权。

东莞证券第一次冲刺 IPO 时,就受锦龙股份和其实控人杨志茂涉嫌单位行贿被立案调查的影响。

此外,作为东莞证券大股东,锦龙股份频繁质押东莞证券股权。根据招股书,截至东莞证券最新招股书签署日,锦龙股份累计质押 1.5 亿股东莞证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10%,占其总持股比例为 50%。

锦龙股份的实控人杨志茂通过旗下新世纪科教持有东莞证券 6900 万股,占到公司总股本的 4.6%,杨志茂持有的 6900 万股已被司法冻结。

再来看东莞证券的股权问题,这也是审核部门关注的焦点。

在 2022 年东莞证券过会后,发审委还问了东莞证券 3 个问题,其中就包括锦龙股份实控人杨志茂犯罪对东莞证券股权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另外,在东莞证券平移到注册制下 IPO 期间,作为大股东的锦龙股份也没闲着,发布公告要转让持有东莞证券股份,甚至要清仓全部持有的股权。这给东莞证券的控制权和经营稳定性上带来影响,也是左右了公司 IPO 的进程。

可以看到,大股东锦龙股份持有的股权质押,以及股权不稳定等问题拖累了东莞证券上市的进程。

不过这一切在 2025 年上半年得到了解决。

2025 年 7 月 2 日,锦龙股份发布了一份重大资产出售完成过户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与东莞控股和东莞金控组成的国资联合体签署转让协议,以 22.72 亿元转让了锦龙股份持有东莞证券 20% 股权,转让的资产股权已经完成过户。

最新的招股书显示,东莞控股和东莞金控是东莞国资委下属企业,东莞国资委通过投控集团、东莞控股、东莞金控间接控制了东莞证券 75.4% 股权,能够对股东大会产生决定性影响。东莞国资委也成为实际控制人。

这一变化意味着东莞国资成为东莞证券的大股东,能够对东莞证券产生决定影响,长期影响 IPO 进程的股权问题得到解决。

股权稳定性得到解决,东莞证券可以说有了底气,第 7 次向 A 股 IPO 冲刺。

业绩增长,投行业务缩水,上半年 IPO 项目为 0

东莞国资持有股权比例的提升,改善了东莞证券股权结构,提升了股权稳定性,增加了东莞证券 IPO 的底气。而东莞证券上半年业绩的增长也给其增添了信心。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东莞证券的营收分别为 22.99 亿元、21.55 亿元、27.53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7.91 亿元、6.35 亿元、9.23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东莞证券实现营收 14.47 亿元,同比增长 40.9%;实现净利润 4.88 亿元,同比增长 66.6%。

此外,在招股书中东莞证券还预测了前三季度的业绩,预计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3.44 亿元至 25.91 亿元,同比增长 44.93% 至 60.18%;预计净利润为 8.62 亿元至 9.53 亿元,同比增长 77.77% 至 96.48%。

从上半年的业绩和公司预计前三季度来看,东莞证券业绩实现了较大增长。这也使得东莞证券冲刺 IPO 有了业绩的支撑,有信心。

不过,尽管东莞证券上半年业绩增长,以及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增长较高,招股书中还是能看到东莞证券存在的挑战。

首先,东莞证券的营收对经纪业务依赖度较高。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东莞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 10.02 亿元、8.97 亿元、11.72 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 43.58%、41.61%、42.58%。

2025 年上半年,东莞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为 7.15 亿元,占营收比达 49.43%,接近一半。

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主要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这与市场行情和佣金的费率有较大的关系。市场行情好,交易量活跃度高的情况下,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相对较高,而市场交易量下降,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也相对下滑。

另外,招股书中显示,东莞证券的佣金费率从 2022 年的 0.234% 下降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0.215%,虽然略高于行业平均佣金率,但仍然随着行业整体呈现趋势下降。

作为公司收入最大的支撑,经纪业务规模如果不能保持增长,在佣金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公司的收入带来不利影响。

东莞证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收入来源中经纪业务所占比重较高,由于经纪业务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因此过度依赖经纪业务使得公司收入结构多元化欠缺稳定性。未来,公司需要加大薄弱业务的投入,提高业务均衡性,优化收入结构。

其次来看投行业务,投行业务是券商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招股书看到,东莞证券的投行业务近年来呈现收缩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东莞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 9752.54 万元、5891.73 万元、8243.99 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11.54%、2.73%、2.99%。

2025 年上半年,东莞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为 5415.88 万元,营收占比仅 1.90%。从 2022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东莞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营收占比从 11.54% 下降至 1.90%。

细分看,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东莞证券投行团队有 172 名员工,较 2024 年同期减少了 40 人。172 名投行员工在 2025 年上半年没有完成一个 IPO 项目,再融资项目也为 0,没有取得相关收入,主要的收入来自债券承销。

对此,东莞证券表示,主要受市场股权融资阶段性收紧,IPO 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减小,导致 IPO 业务收入下降。

不过,招股书也透露,东莞证券正在资管业务上发力,决定积极拓展公募基金业务,明确表示将择机设立公募子公司。

根据证监会公开的信息,2024 年 4 月,东莞证券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广东汇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材料获得受理;同年 11 月 8 日,证监会对此申请出示了反馈意见。

综合来看,国资持有股权的增长,提升了东莞证券的股权稳定性,自身的业绩增长也增添了信心,东莞证券冲刺 IPO 有底气,但是自身业务中存在的挑战仍不可忽视,进一步提升业务,或许对 IPO 和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

东莞证券 IPO 进程如何,我们将保持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莞证券 ipo 深交所 a股 东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