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公社 昨天
《丐版Model Y启示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导语

Introduction

" 千万别学特斯拉。"

" 我现在不敢骂苹果手机,骂的话别人又说我自己手机都干黄了,我想骂的时候多希望我自己没做过手机。"

" 这款手机的工业设计肯定是二流的,拼接设计真难看,比图片都难看,还有相机按键我特别讨厌,确实没什么用,而且它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套上手机壳之后,相机按键的开孔让人膈应。"

" 总而言之,反正是越做越难看,我要拍摄一部爽片,乔布斯推开棺材,把这帮人全开除掉。"

开篇三段调侃,来自于罗永浩的最新一期播客。面对影视飓风 Tim 突然送来的 iPhone 17 Pro Max 2TB,他毫不犹豫地开启了锐评模式。

但理性客观地讲,抛开略显拉胯的外观不谈,这一代新 iPhone 在商业层面肯定是成功的。线上线下火热的销售情况,便是最好的证明。反观苹果,虽然不再具有全方位的领先,但终端号召力依旧恐怖如斯。

至于花费较大篇幅,阐述这些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引出今天文章的主角,另一家美国企业——特斯拉。

因为在产品布局方面,二者的打法可以说越来越像。

殊不知,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随着外界期待许久的丐版 Model Y 突袭发布,这家新能源车企的热度,无疑被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而它的入场,也带来一些有趣的启示。

启示一:入华热销成定局  

如果说标准版 Model Y 像是 " 经济适用房 ",那么丐版 Model Y 就是妥妥的 " 毛坯房 "。

座椅通风加热、方向盘加热、氛围灯、迎宾灯、后排屏幕、衣帽钩、后排座椅电动倾斜、摆动式前通风口、可选牵引挂钩、电动折叠后视镜、金属反光玻璃、声学玻璃、前后灯条、矩阵大灯、玻璃顶,通通砍掉。

真皮座椅换织物,座椅调节变单轴,后通风口改手动,16 扬声器改 11 个,中央扶手变双件结构,取消阻尼可调悬挂,改用 18 寸轮毂。

必须承认的是,在保证三电与智能化体验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特斯拉的刀法确实够狠够精准。最终换来的,是 5 千美元的降幅。

那么,新的问题走向台前,丐版 Model Y 一旦入华,又会如何定价呢?

按照目前的汇率,5 千美元折合约 3.55 万元人民币,标准版 Model Y 的起售价为 26.35 万元,简单计算会下探至 23 万元以内。

盲猜,按照特斯拉的风格,以及中国市场目前位于这家美国车企战略版图的重要性,或将具有更大的惊喜。

而最近看到一种略显乐观的判断," 毛坯房 " 般的丐版 Model Y,入华后根本无法抗衡自主品牌卷到窒息的一款款同级别纯电 SUV。

对此,只想说," 别天真了。"

接下来,丐版 Model Y 的热销基本已成定局。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它是 " 特斯拉 "。就像今年六座版 Model Y 刚刚上市时,同样唱衰声一片,可结果呢?

此刻,唯一的悬念,便是前者到底怎样定价。毫无疑问,也是悬在所有竞争对手头上的 " 达摩斯之剑 "。

启示二:切勿争当学人精

虽然不愿承认,但自打特斯拉入华以来,确实应运而生了一批 " 学人精 "。而随着丐版 Model Y 的推出,预计又会有人选择头铁跟进。

在我眼中,如此操作注定会是死路一条。

还是那个道理,支撑丐版 Model Y 在华热销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特斯拉足够强大的号召力。

纵使你各种舒适性配置比它高出许多,但却卖不过它。

这种感觉,确实让人无可奈何,却又是汽车行业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卖车,拼到最后,就是看品牌。"

眼下,身处实际体验愈发同质化,马太效应不断加剧的智能电动车时代,类似现象尤为突出。对于诸多挑战者来说,巨大认知鸿沟的存在,不接受也得接受。

站在用户的角度,中国车市就是存在很大一批 " 只看特斯拉 " 的潜客,和那些 " 只选苹果 " 的消费者几乎一脉相承。

无论自主品牌祭出怎样的攻势,该群体就是能一直不为所动。

他们购车时的心理状态,更像是非 Model Y 不选。反正,肯定不会出错,保有量与保值率又高,解释成本又低,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更低价丐版 Model Y 的到来,俨然再次拉低了准入门槛。" 毛坯房 " 又何妨?品类丰富的中国后市场,总会有各种解决办法。

  启示三:精力已不在造车

望着 Model Y 目前的车型序列,丐版、标准版、六座版,是不是像极了 " 中杯、大杯、超大杯 "?

不知为何,冥冥中有一种感觉,特斯拉往后在乘用车市场的产品策略,大概率将会是各种的缩小与减配,俗称 " 填缝 "。

至于根本目的,还是身处全球市场,用最简单粗暴且低成本的方式,尽可能维持住自己的销量基本盘。必须承认的是,整体打法略显乏味,将时间轴拉长,究竟效果如何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未知数。

作为旁观者,愈发笃定地觉得," 马斯克,志不在此。" 更直白来讲,精力已经不在造车身上。

相比之下,无人驾驶出租车、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 大模型正在特斯拉内部,被推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

不久前,马斯克再次重申了 FSD 和 Optimus 的规模化,将是整个公司优先级最高的事项," 未来,80% 的市值将由它俩提供支撑。" 而在 Robotaxi 大面积普及之前,猜测其在售产品线,大概率不会再有什么扩充。

当然,面对此情此景,肯定会有质疑声认为:" 马斯克拼命吆喝的诗和远方固然美好,但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特斯拉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这家美国车企到底如何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我给出的答案是:" 与时间赛跑,赌技术革命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况且,别忘记,特斯拉依旧是一家总市值超过 1.3 万亿美元的巨无霸。

说到底,拥有足够的粮草过冬。类似丐版 Model Y 的底牌,手中还握有不少。你可以说它变得无聊,但仍得正视它的实力。

这不,三季度,从官方数据来看,特斯拉全球共生产新车约 44.7 万辆;交付量达到 49.7 万辆,同比增长 7.4%,刷新了历史纪录,大幅高于分析师预期的 44.8 万辆。

回暖,悄然发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model y 特斯拉 美国 自主品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