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昨天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软银斥资53亿美元押注机器人未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软银集团宣布,将以总价 53.75 亿美元收购瑞士 ABB 有限公司旗下的机器人业务,这笔交易预计将在 2026 年中至年末完成。目前,双方已签署最终协议,交易仍需获得包括欧盟、中国及美国在内的多地监管部门批准,并满足惯常成交条件。此举被视为软银集团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领域的一次重要押注,标志着其 "AI+ 机器人 " 战略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和众汇富研究发现,ABB 此次出售的机器人部门长期以来是其核心增长引擎之一,2024 年营收约 23 亿美元,占集团总营收的 7% 左右。该部门在全球拥有超 1.2 万个客户,市场覆盖工业制造、汽车装配、电子及医疗等多个领域。ABB 原计划在 2026 年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但软银的高价收购报价改变了其原有部署。ABB 方面表示,此次剥离将带来约 24 亿美元的税前账面收益,剥离成本预计约 2 亿美元,现金税支出约 4 亿至 5 亿美元。公司计划将回笼资金投入电气化与自动化等核心业务领域,并加大股东回报力度。

软银集团在过去数年中持续调整投资组合,从愿景基金的互联网投资向 AI、芯片与硬件端延伸。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软银近年来的投资逻辑逐渐从 " 虚拟智能 " 转向 " 物理智能 "(Physical AI),即通过 AI 与机器人结合实现人机协同的新经济形态。此次收购完成后,软银将直接掌握 ABB 在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机器视觉及自动化生产线集成等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这将使其在 AI 驱动的制造与服务场景中具备更强的话语权。

在战略层面,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提出 " 人工超智能 "(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愿景,强调 AI 的终极目标是与现实世界深度结合。此次收购被外界视为实现该愿景的关键落点。通过整合 ABB 在工业场景的成熟解决方案与软银旗下 AI 芯片、算力中心、自动化操作系统的生态优势,双方有望共同构建全球领先的 AI 机器人体系。和众汇富认为,这一并购不仅将强化软银在 AI 生态链的纵深布局,也可能重塑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

从全球视角看,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新一轮扩张周期。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2024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同比增长 12%,市场规模超过 600 亿美元。随着 AI 算法、传感技术及算力平台的进步,机器人应用正从制造环节扩展至物流、医疗、教育、零售、养老等多个领域。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这一背景下,软银的并购行动顺应了 AI 驱动下的产业升级方向,其通过资本整合优质资产的策略,旨在抢占未来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制高点。

然而,这笔交易的整合难度不容低估。首先,跨国收购需通过多地监管审批,周期较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其次,ABB 机器人业务遍布欧洲、美洲及亚洲,整合后可能面临文化差异、管理体系重构及客户维护等复杂挑战。此外,机器人产业的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短期内或对软银财务表现形成压力。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软银此前在波士顿动力、Arm 等项目上积累的经验虽可提供参考,但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化运营仍需较长磨合期。

资本市场对该交易的反应较为积极。消息公布后,ABB 股价在瑞士市场开盘上涨约 3%,市场普遍认为出售机器人业务有助于其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金回报效率。软银股价亦出现上扬,投资者普遍看好其在 AI 与实体经济结合领域的中长期前景。分析人士指出,软银此次出手金额约相当于 ABB 机器人业务年收入的 2.3 倍,估值水平虽不低,但考虑到 AI 赋能下的潜在增长空间,具备一定的战略溢价合理性。

未来数年,这笔交易的落地进展、技术融合速度及市场化成果将成为观察软银 AI 战略的重要指标。如果整合顺利,软银有望在全球 AI 机器人产业链中形成与英伟达、特斯拉等企业并列的生态位;若执行不畅,则可能因成本高企与周期过长而影响集团现金流与回报周期。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软银在过去的投资周期中曾多次在高估值阶段提前押注新兴领域,其胜负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技术协同与市场落地实现真正的价值转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软银 ai abb 软银集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