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一则严重交通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0 月 13 日凌晨 3 时 左右,成都天府大道高新区路段的宁静被一声刺耳的撞击声打破。
根据网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显示,一辆疑似小米 SU7 Ultra 的轿车以 100-150km/h 左右的速度摇摆行驶,在红绿灯路口为躲避右转车辆向左急打方向后失控,先撞向绿化带,随即翻滚至对向车道并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图源:小红书
有目击者称,事故发生后,十余名路人立即施救:有人徒手砸窗,有人飞奔取来灭火器,但尝试后仍打不开车门。后来涉事车辆发出异响,火势愈发猛烈,路人被迫后退,救援未能成功。
凌晨 3 点半左右消防车抵达时,车辆已被火海吞噬,消防员用水枪压制住火势后,用电锯切开车门,但被困驾驶员邓某某已无生命体征。
根据现场图片显示这辆涉事车辆主体已经严重焚毁,最终只剩焦黑的车架。疑似为售价 52.99 万元的 SU7 Ultra 的量产车型。
就在小雷写稿时,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作出最新通报:经检测,涉事车主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图源:成都交警公众号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事发前一天,雷军还在新疆为小米 YU7 路测宣传。事故次日发布微博:" 帕米尔高原非常美,用 # 小米 YU7# 拍几张风景 ",但未回应这起事件。
截止小雷发稿时,暂未见小米汽车官方作出回应。
虽然这份通报已经初步可以确定是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但众多网友对于 " 车门为何打不开 " 的追问再次引爆小米舆论场。
时间回溯至 3 月 29 日,据此前报道湖北 3 名司乘驾驶 SU7 标准版在安徽高速碰撞燃烧,3 人均遇难。当时小米回应称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断电后仍可手动开门,雷军更承诺 " 不回避任何责任 "。然而这次成都事故中,让这句承诺再次备受质疑。
湖北这起事故中成为争议焦点在于未配备碰撞后自动解锁车门的冗余设计。有车主反映,其机械应急拉手位于车门内侧底部,事故中若乘员昏迷或车身变形,根本无法触及。
小雷认为,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虽提升设计感,但碰撞后高压系统断电可能导致电子解锁失效,若车身变形卡住机械结构,救援将陷入绝境。
但值得期待的是,相关标准已经建立的路上。
图源:工信部
9 月 24 日工信部发布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剑指这一痛点。该标准明确禁止 " 全隐藏式 " 设计,要求门把手必须保留不小于 60mm × 20mm × 25mm 的操作空间,且每个车门需配备机械释放功能,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徒手开启。标准起草组透露,新规拟于 2027 年 1 月 1 日实施,已获型式批准的车型可宽限至 2028 年 7 月达标。
不过这较长的实施期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网友追问:" 标准落地前的两年空白期,谁来保障安全?"
业内也有呼吁车企提前适配新规,而非等待强制标准生效。目前蔚来、小鹏等车企已宣布将提前升级车门应急系统,而小米尚未透露相关计划。
话说后来,当新能源汽车进入性能竞赛的下半场,小雷认为如何筑牢安全底线,或许比百公里加速成绩更值得车企深思。
说到最后,你对于这起沸沸扬扬的成都车祸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下你的见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