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V 蜜幸福创始人、两性情感专家张心媛受邀前往捷克布拉格开启性学与疗愈深度研学之旅。此次行程中,她不仅走进欧洲性神经科学与临床干预重镇——捷克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UDZ),系统学习性学前沿研究成果,还意外偶遇当地街头 " 反堕胎运动 " 展位,这场 " 学术深度 + 现实碰撞 " 的旅程,让她对性文明、女性健康权益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张心媛,图第一排右二)
走进捷克国家心理研究所
以科学与数据解码性健康
作为深耕女性健康与两性情感领域 17 年的专家,张心媛此次研学的核心目的地,是被誉为 " 欧洲性学研究标杆 " 的捷克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UDZ)。这座以 " 性神经科学研究 + 临床干预实践 " 为核心的机构,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完整体系,也是此次研修的主场。
(捷克国家心理研究院)
在研究所内,张心媛与其他学员共同聆听 5 位专家的深度课程,从宏观数据到微观技术,全面接触捷克性学研究的严谨逻辑。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科学博士 Ellen Zakreski 带来的《捷克性行为研究:全国调查数据》,基于海量样本统计了性行为频率、满意度,更深入剖析性暴力、线上性行为等敏感议题。"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困境,也让我更理解国内女性‘不敢说’的社会语境。" 张心媛说到。
在 Jim Pfaus 教授的性神经科学环节,研究人员通过脑成像与生物反馈实验,揭示多巴胺与性欲编码、性经验对神经回路的重塑机制。张心媛在交流中表示:" 将欲望机制置于科学框架下讨论,有助于打破文化污名与认知误区。"
(张心媛与各专家合影)
布拉格街头遇反堕胎运动
直面性健康认知的现实碰撞
步出学术殿堂,布拉格街头的现实争议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市中心广场,反堕胎组织设置的展位引发了广泛关注。展板上 " 全球种族灭绝 " 的醒目标语旁,陈列着胚胎发育图片,组织者通过与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的对比来强化宣传效果。
现场观察发现,展位前不时爆发争论。支持者认为 " 胎儿有独立生命权 ",反对者则强调 " 女性应有身体自主权 ",两种观点的碰撞很激烈。" 这让我意识到,性健康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与文化、伦理深度绑定的社会议题——不同语境下,‘女性权益’的定义会有巨大差异。"
这种公开的对立讨论,在捷克并不罕见。据研究所专家介绍,该国在性健康议题上一直存在着多元声音的碰撞。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专业援助与身心实践的立体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捷克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性健康支持体系。研究所设立的 SexHelp 性健康热线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支持。Kate ř ina Potyszová 博士在课程中介绍,个人若察觉自身性偏好或行为可能伤及他人,可向研究所寻求专业帮助。
" 对有伤害他人风险者,我们采取‘拘留 + 治疗’并行的方式。" 研究所专家表示:这种模式既规范行为,又提供心理干预。此外,研究所还开展了身体工作坊等实践课程,通过呼吸、触觉等训练,帮助参与者重建与身体的连接。这种身心整合的方法,为性健康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心媛,图中)
回顾这次布拉格之行,张心媛最大的感悟是:" 性健康议题既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撑,也需要人性化的表达方式。" 她表示,将把这次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国内,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特别是在帮助女性建立科学性健康观念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夜幕降临,张心媛在查理大桥上驻足。桥下的河水静静流淌,就像性健康这个话题一样,既需要开放讨论的勇气,也需要理性思考的智慧。这次布拉格之行,让她更加确信: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寻找平衡,才是推动性健康事业发展的正确路径。
如何在科学与伦理、个人自由与社会共识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仍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社会需要持续探索的命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