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昨天
诺贝尔颁奖季压轴揭晓的来了!经济学奖果然颁给了这一领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曾经如日中天的手机巨头诺基亚为何会输给苹果?你或许可以从新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作为每年诺贝尔颁奖季压轴揭晓的奖项,202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天揭晓,乔尔 · 莫基尔、菲利普 · 阿吉翁和彼得 · 豪伊特三位经济学家因 " 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 " 而摘得桂冠。

其中,一半奖金授予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莫基尔,以表彰其 " 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 ";另一半奖金共同授予来自法兰西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阿吉翁,以及美国布朗大学的豪伊特,以表彰他们 " 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

更深入理解经济增长源泉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今年的经济科学奖得主解释了创新如何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该委员会主席约翰 · 哈斯勒在颁奖现场提到," 获奖者的工作表明,经济增长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必须维护创造性破坏背后的机制,这样才不会再次陷入停滞。"

" 获奖的两组学者研究的都是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但角度各有不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永钦告诉记者,莫基尔从历史出发,尝试将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尤其是思想史结合起来,全面考察社会变革和经济增长。诺贝尔奖委员会评价称,他解释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同时确定了技术进步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而后一组搭档则通过建立精确的数理模型,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作用,揭示了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政策和技术冲击,对收入差距、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上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 " 创造性破坏 " 的著名理论,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破坏,而创造性破坏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阿吉翁和豪伊特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建立了基于 " 创造性破坏 " 的阿吉翁 - 豪伊特模型,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从而把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带回到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中。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具备数理支撑的分析,让人们对于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解更为深入。

" 创造性破坏 " 带来新启迪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孙金云谈到,今年诺奖垂青的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其实并不新鲜,而经典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历久弥新,经过时间检验后依然能对现实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 我们都知道,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速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形似倒置的字母‘ U ’。初期阶段,创新活动随投入增加而加速,但之后边际效应递减,内部阻力往往会抑制创新产出。" 孙金云表示," 阿吉翁和豪伊特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创造性破坏’的巨大价值,这是一种可以打破竞争格局的重要生产力,诺基亚与苹果的故事也足以作为例证。"

"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所指的是广义的创新,包括新的产品、市场、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这其实与中国正加速培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不谋而合。" 在王永钦看来,今年诺奖获得者的理论可以给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和政策制定带来诸多思考,包括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提升政策的稳定性,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企业破产重整制度," 创新就是事先不知道会是什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也需要一个更为宽松而包容的环境。"

孙金云还从 3 个维度阐释了 " 创造性破坏 " 带来的启迪:在企业竞争层面,颠覆式创新往往来自中小企业,这些 " 初生牛犊 " 要有 " 掀桌子 " 的勇气,去探索全新的技术路径;在行业层面,颠覆式创新带来创造性破坏才能推动实现 " 换道超车 ",例如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而在国家层面,一个个重点产业的突破和崛起,将构成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复旦大学 经济增长 美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