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9小时前
英国人工智能专家如何看上海的人工智能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3 日下午,抵沪出席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的中外嘉宾沉浸式参加了 " 中国式现代化 " 主题参访活动,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表达了由衷的赞叹。当晚中外嘉宾还进行了浦江夜游。

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专家,英国牛津大学 " 牛津马丁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 高级顾问兼多边人工智能主任山姆 · 道斯是第一次来上海。在张江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他向记者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在上海看到人工智能的前沿成果,这些正在研发中的机器人必将造福中国乃至全球的百姓。谈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时,道斯并不避讳其存在的风险。但他强调,更应认识到,自动化等领域的科技新知将带来巨大收益,特别是在脑机接口等方向上,未来 10 到 15 年内,将看到具体的成果。

10 月 13 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 " 中国式现代化 " 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图

这个中心今年年初投入使用,目前已有 100 台异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和类人形机器人进驻其十多个场景 " 学习 "。这意味着,设计、开发各种形态机器人的企业们将不再 " 各自为战 ",而是统一来到这里 " 上学 "。这所 " 机器人技术大学 " 以目前最大规模的异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数据集,将有效提升该领域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专家学者们参观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馆。上博展出的青铜器藏品,较为连贯地展现了我国的青铜发展脉络。造型不一、功能相异的器物们在展馆内错落有致,让众多与会嘉宾倍感惊艳。

嘉宾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参观。新华社图

来华七八次的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荣休教授理查德 · 萨克瓦表示,展品工艺精良,极富美感,而其中某些青铜器的铸造年代,比西方基督教时代早了 1000 多年,能在如此古老的年代就具备如此高超的工艺水平,令人难以置信又着实让人着迷。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意大利人范狄操着一口普通话说,"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生机盎然、底蕴深厚,因为它始终是鲜活的文化体系,且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焕发新的生命力。"

来自英国的卡洛斯 · 马丁内斯是 " 社会主义中国之友 " 平台联合编辑,作家的职业习惯让他随身戴着一个红皮烫金的笔记本,记录着走访中的见闻:比如在徐汇滨江感受到的上海江河沿岸的再生和规划、党群服务中心在满足普通民众需求方面的努力等。他坦言,英国等国家的政府和执政党更关注大公司和富人的需求,而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则对所有人负责,特别是那些资源不足的人群," 这些都是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学习的范例 "。就西方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普遍误解,卡洛斯表示,那些在西方媒体宣传下成长起来的人,如果来到中国,定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实际情况与西方媒体的描述截然不同。

" 传统和现代是密不可分的,这关系到老百姓的自我认识和文化认同,创新和传承的平衡就体现了‘不忘初心’。" 来自印度的狄伯杰对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印象特别深刻,他认为中国在 " 以人为本 " 方面,不仅理念领先其他很多国家,规模之大也是令人称赞的。

" 这里让我想到自己的家乡,靠着海,也有亲水区域,但人们活动的空间却没有这么大。" 来自乌克兰的克秀莎连连惊叹,徐汇滨江这块 " 好地方 " 没有像国外那样被用作商业和住宅,而是打造成市民公共空间,包含餐饮、娱乐、文化、体育等," 对老人和儿童也特别友好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馆长、美国东亚图书馆协会现任主席陈肃告诉记者:" 在海外有很多和中国相关的文献。在 UCLA 图书馆就藏有清代殿试考卷。这些文献是上世纪 30 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首位华裔历史学教授韩玉珊先生收集的。韩先生希望以此向当地人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传统文化,希望洛杉矶的中学生、普通民众能够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只可惜那个时代他的努力很少被关注。" 面对浦江夜景,她感慨道:" 那个时代做这些事情可能太早了,人们还无法感受、理解像中国这么古老的文明到底会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陈肃认为,文明互鉴要以 " 真正的对话 " 为前提,在 " 平视 " 的基础上进行。" 当下,文明互鉴正当其时。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只是学者,更多老百姓也认识到这一点,这非常重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上海 人工智能 英国 机器人 新华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