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说车 12小时前
小米SU7再酿惨剧 酒驾和车门打不开、起火是一回事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点击上方 "道哥说车" 关注

· 这是第 5061 原创首发文章 2k+  

撰稿:麻建宇

    出品:道哥说车

点击↑↑↑最新投诉案例登陆财圈社「汽车质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汽车质量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文 / 财圈社 & 道哥说车 麻建宇】10 月 13 日凌晨,在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一辆小米 SU7 Ultra 碰撞前车后越过中央绿化带并起火燃烧,驾驶员不幸遇难。

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10 月 13 日下午通报,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 再度有了案例。

与此同时,小米 SU7 的安全性也再次遭到质疑。从现场流出视频来看,事故发生后,驾驶位人员被困车内,多名路过市民立即上前参与救援,但车门仍无法打开。最终车辆起火燃烧,最终酿成这场惨剧。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集团股价当日出现大幅度波动,一度暴跌近 8%,截至收盘,股价跌 5.71%,报 49.08 港元 / 股。小米集团的股价变动,也被解读为资本市场对其 " 安全危机 " 的直接反应。

截至 10 月 14 日 8 时,小米汽车方面尚未对此事件做出回应。需要提到的是,酒驾和车门打不开、车辆起火,可能有因果关系,但也是两回事。

碰撞自动解锁的门把手?

市民参与救援却无法打开车门是此次小米 SU7 事故中的争议点之一。据了解,小米 SU7 和小米 SU7 Ultra 配备的是半隐藏式门把手,通过按压内部微动开关实现电动解锁,无需物理抬起把手合页。通常来说,也就是所谓的电子门把手。

小米官方曾介绍,SU7 配备碰撞自动解锁功能,当安全气囊弹出时,系统会强制解除所有车门锁,确保救援通道畅通。但从此次事故来看,所谓 " 碰撞自动解锁功能 " 似乎并没有介绍中的那般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3 月 29 日安徽铜陵高速小米 SU7 事故中,除辅助驾驶功能外," 门打不开 " 同样也是争议点之一。近年来,隐藏式门把手、电子门把手在事故中影响救援的案例并不少见,这并非小米汽车一家的问题。

对此,国家强制标准也即将上线。今年 9 月 24 日,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特别说明,本文件针对汽车车门外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新增了相关要求,从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

其中包括,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外把手和内把手都应具备机械释放功能;锁止状态下发生事故时,能通过外把手开启车门。当然,需要明确的是,即便配备传统外露的机械式门把手,猛烈碰撞也可能造成车身结构局部形变,门铰链、门框或锁止机构被卡滞,导致无法开启。

但就此次事件而言,从网传视频来看,涉事车辆车门区域未出现特别显著的外观形变。不过,由于影像资料有限,具体情况仍需等待调查结果。只不过,此次小米汽车是否会对小米 SU7 车辆门把手的安全性作出特别回应呢?

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

" 起火 " 是此地小米 SU7 事故中的关键词。事实上,小米 SU7 发布之际,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特别强调过小米 SU7 的电池安全,公众号 " 雷军 "2023 年 12 月发布的 " 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全程回顾 " 中提到," 在全链路无死角的热电安全防护下,小米采用了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电池在 55 ° C 满电情况下,即便完全不依靠水冷系统,也能确保无热蔓延发生 "。

但不巧的是,安徽铜陵和此次成都的小米 SU7 事故中,小米 SU7 都起火了……

同时,雷军还曾强调小米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在碰撞或热失控发生时,火焰或冲击力会向下释放,而非朝向车内乘员,为救援争取时间。为了解决电芯倒置后重力对电解液的影响,小米还与宁德时代专门研发了特殊电解液。

至于留给救援人员的 " 窗口期 ",就此次事故而言,《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在报道中提到:" 车辆超速失控,先与绿化带发生碰撞,随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起火。一名车主的行车记录仪显示,车辆碰撞前从右侧飞速驶过,碰撞后迅速燃起大火。"

当然,新能源汽车起火这种事,有时候不能全赖车企,因为有 " 极端情况 "。在第 131 集的小米汽车答网友问中,中汽研给小米 SU7 Ultra 做的电池极端场景测试中有个场景,与此次事故相关:" 模拟碰撞模拟了车辆高速撞墙、加速度超过 60g 时,电池所需要承受的巨大能量冲击 "。

所以,此次是否属于极端情况,仍需要等待后续调查。与隐藏式门把手一样,电池安全同样也将迎来国家强制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新标准主要修订了热扩散测试的技术要求,由 " 着火、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 " 修订为 " 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进一步明确了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同时,新标准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 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扫描上方二维码登陆财圈社「汽车质量」小程序,30 秒完成投诉全流程,你的每一条反馈都将直通车企、监管部门和千万车主圈。或者关注《道哥说车》《财圈社》公众号,点击下方导航条 " 汽车质量 ",进行投诉,我们将帮助你维护正当权益。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来自网络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事故 小米汽车 小米集团 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