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橘生 330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中端耳机的配置也是越来越卷了,像很多三四百元的中端耳机降噪、个性化功能统统都给你安排上了。
相比于千元旗舰产品来说,在这个价位上更注重实用功能的体验,那本次咱们集齐了五款,在这个价位上热度很高的入耳式降噪耳机产品,分别是漫步者 Lolli Pro5、华为 FreeBuds 6i、JBL Tune Buds2、三星 Buds FE 以及索尼 LinkBuds S
外观 & 佩戴体验
从外观设计上来说,这五款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手上的漫步者 Lolli Pro5 是亮银色款,充电仓部分采用的是银色和亮面的拼色设计。
充电仓盖子采用的也是电镀工艺,不得不说啊,这个质感确实不错。但亮银色实在是不防指纹,随便一按就是纯纯的指纹收集器,建议戴套使用。
耳机本体上采用的也是跟充电仓一致的设计语言,常规的入耳式无线耳机样式。耳机柄上也有亮面塑料件覆盖,跟充电仓一致,采用的都是电镀工艺,看起来也比较高级。
耳机重量方面,单只耳机 4.9g。
华为 FreeBuds 6i 延续了华为传统的 " 鹅卵石 " 外观设计,整个耳机握在手中像极了一块白色鹅卵石。
耳机本体采用的全白的设计,整体上比较简约。单只耳机重量在 5.38g 左右
JBL Tune Buds 则是给人一种粗放的设计感,耳机本体上比较小巧,采用的是圆润的 " 豆状 " 入耳式结构。
与索尼、三星一致都是采用的无耳机柄设计,单只重量则是来到了 5.51g 左右。
但是在佩戴体验上,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款。比较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不是很稳。
三星 Buds FE 依旧采用的是三星 " 肥皂盒 " 设计,我依稀记得这种外观设计,三星已经用了很多年了。不过看起来还是比较简洁的。
不过有点奇怪,三星明明给了个白色的外壳,但是却是给配了个黑色的内饰和黑色的耳机,撞色设计感还是有点意思的。
耳机本体与索尼类似,同样也是取消了耳机柄的设计,但是三星这里还多了个一个耳廓鳍的设计,在佩戴上更牢靠。
单只耳机的重量则是来到了 5.7g
索尼 LinkBuds S 这个外壳颜色吧,真的是一股子索尼味,怪我有点欣赏不来。
耳机本体也有别于其他它常见的入耳式耳机,取消了耳机柄设计,显得更加小巧了。
单只耳机重量上也是做到了 4.7g,但佩戴方式上,我个人感觉对于刚接触的用户来说,不是太友好,需要额外适应下。
外观设计部分,算是各花入各眼,不知道各位更喜欢谁的设计呢?
下面咱们还是来看到音质部分。
音质部分
咱们这里使用人头麦进行录制,但需要事先说明,人头麦录出来的音质与实际表现肯定是有所出入的,仅供参考
漫步者 Lolli Pro5 的硬件堆料很足,同轴双动圈,支持 LDAC 还有 Hi-Res 双金标认证,从听感上来说三频比较均衡,低频下潜且有弹性,人声细节表现上也很不错,在三百元这个价位上算是不错的表现了。
华为 FreeBuds 6i 低频感十足,风格比较适合流行音乐,支持华为的 L2HC 编码以及 AAC,搭配华为生态表现会更好一些。
JBL 标志性的低音调音在 Tune Buds2 上也是得到了充分地的体现,节奏感非常强,适合听流行、摇滚之类的音乐。
三星音质调校的比较均衡,个人感觉适合听得比较杂的用户。索尼 LinkBuds S 则是经典的索尼味儿,中频很饱满,从听感上来说非常舒服,细节丰富。内置的 V1 芯片也能提供高信噪比和低失真,同时也支持 LDAC 协议。
音质部分小结一下,漫步者 Lolli Pro5 在这个价位上优势很明显,JBL 的低音和索尼的调音也很有特色。那个人建议还是试听一下,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喜欢哪种。
降噪方面,说实话,人头麦真的很难录出,原理跟人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咱们这就不放云视听的内容了。
漫步者 Lolli Pro5 宣传有 -48dB 的混合主动降噪功能,从实际的感觉上来说,在地铁场景下,对于低音的消除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到站的播报音也能清楚听到。
华为 FreeBuds 6i 采用的是动态降噪技术,可以根据环境噪音来自动调节降噪深度,从实际表现上来说,对于中低频噪音的过滤比较有效。
JBL Tune Buds2 采用的也是自适应降噪技术,对于中低频的过滤也比较明显,人声也能正常识别
三星 Buds FE 相对来说,降噪的表现要稍微弱一点
降噪嘛,对于索尼来说一直都是强项,LinkBuds S 的降噪功能非常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同时对于中低频的噪音过滤尤其出色,体验上也非常舒服
购买建议
如果你比较追求音质性价比,降噪深度高以及功能全面,那三百左右的漫步者 Lolli Pro5 将会是首选。
如果是华为生态用户,追求生态协同,那华为 FreeBuds 6i 将会是入门首选。
三星嘛,如果是三星生态用户,那带来的协同体验是别的品牌不能比拟的。
那如果预算还能加点,追求均衡体验的话,索尼 LinkBuds S 的体验会更好一些。
OK,那么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让我们下篇文章
再见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