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胡芳洁,编辑 | 蛋总
谷雨来势凶猛。
9 月 23 日,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谷雨 ")发布独家专利研发的抗衰新原料 " 类人源外泌素 HME"。这是继极光甘草和稀有人参皂苷 CK 之后,谷雨在创新原料领域的又一突破。
今年以来,谷雨频繁以 " 国货美妆科研标杆 " 的品牌定位亮相。
据媒体报道,近期,其核心成分 " 极光甘草 " 研究相关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上发表,进一步揭示该原料的作用机理及功效验证;而后两项关于 " 稀有人参皂苷 CK" 的核心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9 月中旬,谷雨带着极光甘草科研新进展亮相在法国举办的第 35 届 IFSCC 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
这一系列变化,是在谷雨销售规模突飞猛进、资本化运作正式启动的背景下。
数据显示,创立于 2016 年的谷雨,销售额从 2019 年 3 亿一路攀升至 2024 年超 50 亿元。而今年 3 月,谷雨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 A 股 IPO 进程。
在中国美妆头部企业名录上,谷雨想要 " 拥有姓名 ",而科研实力是它正在极力打造的利剑。
近两年,比拼不断升级的美妆竞技场,珀莱雅、韩束、巨子生物、毛戈平等都拥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自然堂也在 9 月底递交了港股招股书。
是时候该轮到谷雨上桌了?
从 3 亿到 50 亿极速狂飙
已经启动 IPO 进程的谷雨,显然不满足于年 GMV 超 50 亿元的成绩,它还想要给市场更多故事和想象空间。不过,规模依然是它的底气。
这个以二十四节气中的 " 谷雨 " 为名的品牌,诞生于 2016 年,用了 9 年的时间,就走到了 IPO 的门前。
不仅名字颇有中国特色,谷雨的定位也是专研中国人肤质的功效性植萃护肤品牌。而基于核心成分光甘草定打造的美白产品矩阵,在谷雨迈向销售额超 50 亿元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公开资料,成立初期,谷雨以氨基酸洁面切入市场,定价 68 元,用半年时间迅速在淘宝直播中打开销路。随后又先后推出主打成分为光甘草定的美白奶罐面霜、光感水等爆款,瞄准学生和年轻职场人群。
这一策略与当时 " 成分党 " 崛起、性价比消费盛行的趋势高度契合,谷雨销量直线上升。
当时谷雨市场总监游扬对媒体透露,2019 年谷雨全渠道体量飙升到 3 亿元左右,较 2018 年增长了约 600%。
据 " 谷雨时节护肤 " 微信公众号,2021 年至 2023 年,谷雨的销售额分别突破了 10 亿元、22 亿元和 35 亿元,2024 年 GMV 则突破了 50 亿元。
早期的中国美妆市场,美白赛道早已是一片红海。
当一众品牌在烟酰胺、维 C 等传统美白成分中陷入同质化竞争时,谷雨的创始人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 " 光甘草定 " 这一成分的独特价值,作为一种天然提取物,光甘草定不仅美白效果突出,更具有温和不刺激的独特优势。
与此同时,光甘草定提取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也为品牌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谷雨巧妙地将这一成分与品牌文化相结合,打出 " 天然温和美白 " 的差异化定位,成功在竞争激烈的美白赛道中开辟了一片蓝海。
不过,据「创业最前线」长期观察,真正让谷雨实现指数级增长的,是其对流量生态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从 2016 年试水淘宝直播,到 2018 年入驻小红书,再到 2020 年后重仓抖音、快手,谷雨构建了一套 " 内容种草 + 直播带货 " 的完整链路。
过去数年,社交电商冲击货架电商的市场变革中,谷雨并没有与其他重押淘系的美妆品牌一样,面临转型阵痛或增速放缓的困扰,反而是凭借多平台的广泛投流而持续飞升。
尤其是在抖音平台,近年来,诸多重仓天猫的头部国货美妆品牌,加大在抖音的投放和运营,国际美妆品牌更是在抖音集体发力。但即使在这一情况下,谷雨的表现依然毫不示弱,反而蒸蒸日上。
据飞瓜数据,谷雨 2024 年位列抖音美妆第八名,平台年销售额达 15-20 亿元。2025 年上半年,谷雨在抖音美妆榜更是跃居第五位,仅次于珀莱雅、韩束、欧莱雅和雅诗兰黛。
谷雨对渠道把控的敏锐度和准确性,或许与创始人背景有很大关联。
据聚美丽报道,王安宁的家族长辈很多都做供应链,为国际大牌做代工。所以王安宁在家族的化妆品工厂干了多年配方师,之后开 MCN 公司、广告公司等," 把做化妆品品牌该有的能力板块都做了一遍 "。
王安宁的家族背景和创业经历,为其美妆行业创业提供了支撑。
然而,这些成绩和能力,对于此时的谷雨而言,已经不够了。
" 科研人设 " 立住了吗?
已经启动上市辅导的谷雨,想要在资本市场与美妆大佬们同场竞技,要面对的是比流量市场更严酷的考验。
对于谷雨而言,要给资本市场讲故事,只有 GMV、规模增速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扎实的盈利能力、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及研发壁垒。而从今年以来谷雨的相关信息传播来看," 科研王者 ",是谷雨在新阶段更想要获得认可的身份。
谷雨用一系列动作,来强化这一定位,而原料领域则是突破口。
今年 9 月 23 日,谷雨重磅发布独家专利抗衰新原料 " 类人源外泌素 HME",这也是谷雨继极光甘草、稀有人参皂苷 CK 后,在创新原料领域的又一突破。
这一突破,被期待能够填补国内化妆品市场在 " 安全合规外泌体应用 " 领域的空白。
据公开资料,所谓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出的微小囊泡,携带着蛋白质、RNA 等多种活性分子,这些微小颗粒能够传递修复信号,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细胞更新。在美容抗衰领域,被视作一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生物技术。
但与此同时,它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挑战。因存在携带风险因子、可能存在病原体污染、提取工艺缺陷等各种复杂问题,截至目前,包括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美国 FDA 在内的全球主要监管机构,均未批准任何一款外泌体化妆品上市。
由于概念前沿、监管缺失," 外泌体 " 也成了营销的重灾区。
而谷雨此次发布的创新原料 " 类人源外泌素 HME",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外泌体,而是一种基于体外仿生手段合成的类人源的人工外泌体。
其在规避传统外泌体风险的同时,有效性如何,以及其作为原料所生产的产品功效如何,依然有待未来市场的检验。
不过,在此之前,谷雨已在成分创新上投入大量资源,也持续获得新进展。
其中,谷雨在美白护肤市场打天下的核心成分 " 光甘草定 ",就实现了从基础成分到自研成分的进阶,其自主备案原料 " 极光甘草 " 通过特殊的生物转化技术,美白效果据称是普通光甘草定的三倍以上。
此外,谷雨还推出了 " 稀有人参皂苷 CK" 这一自主创新原料,旨在进军抗衰老这一更高阶的赛道。
为了支撑其技术叙事,谷雨在产业链布局上同样不遗余力。
品牌宣称已构建从 " 原料 - 配方 - 检测 - 生产 " 的全产业链体系。在原料端,谷雨在新疆建立了专属的光甘草定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原料品质。
在研发和生产端,谷雨建立了 3000 平方米的青囊研发中心,还成立获国家 CMA 及 CNAS 认证的理化实验室和功效评价中心;同时,配建近 6 万平米的特色原料生产工厂和护肤品生产工厂,实现极光甘草、稀有人参皂苷 CK 等核心成分自研自产。
此外,谷雨与厦门大学共建的联合研究室在今年 9 月揭幕,共同推进抗衰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创新应用。
原料研发创新、全产业链布局,结合谷雨的业务进展,可以看到,正是围绕 " 极光甘草 " 核心成分的美白产品布局,主导了谷雨的 50 亿元 GMV 的达成,这一块已经实现商业闭环。
但是,围绕 " 稀有人参皂苷 CK" 的抗衰业务线,以及未来以 " 类人源外泌素 HME" 为核心的细胞基因级抗衰业务线,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相关原料分别在今年 5 月、9 月才推出。
谷雨虽然也有抗衰产品线山参系列,但销量远不及美白系列,在天猫和抖音旗舰店,山参系列销量最高的,依然是综合了美白效果的极光山参水乳套装。
美妆科研王者,需要经历商业化的检验才能实现真正的闭环。而被谷雨寄予厚望的抗衰老业务线,商业化征程才刚刚开始。
该上桌了?IPO 前夜的考验
对于谷雨而言,要在抗衰业务线上证明自己,并不容易。
在美白领域强势抢占市场的谷雨,除了在光甘草定原料上的技术深耕、极致的流量运营外," 平价 " 也是获得年轻人青睐的关键因素之一。
10 月 7 日,「创业最前线」在谷雨天猫旗舰店看到,销量排名前三的商品,分别是雪肌水乳套装(券后约 192 元)、美白奶罐面霜 50g(券后约 178 元)、光感水(券后约 149 元),销量分别为 40 万 +、20 万 +、20 万 +。
而谷雨明星大单品奶皮面膜,买 5 片到手 10 片,券后约 87 元,销量 10 万 +。
规模化之后,国货美妆品牌普遍会开启品牌化征程,谷雨也不例外。随着谷雨向抗衰老领域持续拓展,提升品牌调性和溢价能力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谷雨的品牌影响力,足以说服消费者为此买单吗?
据媒体报道,2024 年谷雨推出四时灵露净化水,150ml 定价 1080 元;高能山参面霜 60g 定价 950 元,券后到手价约 800 元。但两款高价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消费者质疑。
" 成分与 200 元档产品差异不大,溢价全靠营销包装 "" 国货不该割韭菜 " ……社交平台上类似的争议声不断。尽管品牌强调该产品采用 "99% 纯度光甘草定 ",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
目前,天猫旗舰店显示,谷雨四时灵露净化水 150ml 售价 800 元,销量仅为 100+。高能山参面霜则无法搜索到。
(图 / 谷雨淘宝官方旗舰店)
除了主品牌的高端化尝试,谷雨还在去年 6 月推出专注抗衰修护的功效型新品牌粹律 ReGreen,试图通过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该品牌主要以植物 A 醇联合肽类成分来实现抗衰修复功效,定价也明显高于谷雨主品牌。以面霜为例,谷雨美白奶罐面霜 50g 价格不到 200 元,而粹律复能聚胶紧塑面霜 50g 价格则高达 490 元。
不过,这款面霜目前天猫旗舰店销量为 5000+,与美白奶罐面霜的 20 万 + 不在一个量级,且根据用户评价来看,5000+ 的销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购买 15g 中样的用户,品牌依然处于试水阶段。
公司不仅收入主要依赖主品牌谷雨,品牌矩阵尚未成形,在销售渠道上,对线上渠道的依赖也十分明显。
据了解,谷雨超 90% 的收入来自线上渠道。随着主流电商平台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美妆品牌的线上获客成本持续攀升已成为行业共识。
这种依赖单一渠道的模式存在多重隐患,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频繁调整流量分配机制,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品牌需要重新适应规则,这为业绩的稳定性带来不确定性。
去年以来,已有多家国货美妆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或正式提交招股书,例如,毛戈平的定位是 " 国货彩妆第一股 ",林清轩是 " 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自然堂则以 " 科技美妆 + 巨头背书 " 为故事核心。
而对于谷雨而言,可以对资本市场讲的故事是什么,看起来似乎并不清晰。
" 国货美白 " 代表着谷雨的过去,已然成功,难有更多想象空间;而资本市场投资的是未来,如果讲未来发力的抗衰赛道,又没有更具说服力的商业化成果。新增长业务与传统优势业务脱节,恐怕才是谷雨最大的问题所在。
业绩已将谷雨推上牌桌,但规模比拼并非这场游戏的终点。它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打破对流量路径的依赖,建立以科研为基石的新增长范式。
这场与 " 昨天的自己 " 的较量,远比外部竞争更为残酷,也更能定义谷雨的未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