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3 日晚间,美芝股份(002856.SZ)发布公告,宣布拟以不低于 102 万元的价格,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广东英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英聚建筑 ")51% 股权。
这笔看似普通的资产出售,背后却隐藏着一场从高价收购到大幅折价转让的剧烈反转,也折射出佛山南海国资入主后,美芝股份正加速剥离不良资产、艰难求生的战略调整。
一场跌宕起伏的投资败局
根据美芝股份发布的公告,此次股权转让将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挂牌方式进行,挂牌底价定为 102 万元,最终交易价格取决于摘牌结果。该议案已于 10 月 11 日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因属董事会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英聚建筑成立于 2018 年 4 月,注册资本 1 亿元人民币,美芝股份持有 51% 股权,自然人朱涛持有剩余 49%。然而尽管注册资本规模不小,该公司经营状况却极其惨淡。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英聚建筑经审计的总资产为 2.85 亿元,总负债却高达 3.29 亿元,净资产已跌至 -4444.24 万元,处于严重资不抵债状态。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4 亿元,但净利润亏损额竟高达 5049.45 万元,相当于一年亏掉了半个注册资本。
评估机构云衡评估以 2024 年底为基准日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英聚建筑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 -4397.66 万元。尽管较审计账面值 " 增值 "46.58 万元,但负值评估结果意味着该公司股权本质上已沦为 " 负资产 "。
按此计算,美芝股份所持有的 51% 股权对应评估值为 -2242.81 万元。如今公司以 102 万元的价格挂牌出让,表面上看似 " 贱卖 ",实则是为了尽快斩断持续失血的业务线。
英聚建筑 51% 股权转让的背后,是一段从高溢价收购到近乎无偿转让的戏剧性演变,也见证了美芝股份近年来投资决策的严重失误。
2022 年 1 月,美芝股份曾发布公告,宣布以自有资金 2805 万元收购英聚建筑 51% 股权。彼时,这笔交易被公司定位为 " 拓展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 " 的重要战略投资。交易对手方、原股东朱涛还签下对赌协议,承诺英聚建筑 2022 — 2024 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6000 万元。若未达标,朱涛需以现金方式向美芝股份进行业绩补偿。
然而现实远远未能如愿。由于英聚建筑持续亏损,业绩承诺彻底落空,触发了对赌条款。
更糟糕的是,朱涛并未如约支付业绩补偿。公告显示,根据生效判决,朱涛应向美芝股份支付 2022 年度业绩补偿款 303.27 万元及相应利息,并向英聚建筑支付别墅回购款 4980.30 万元及利息。直至 2025 年 9 月,双方才达成和解协议,朱涛同意分期支付上述款项。
" 混改婚姻 " 陷入博弈,资产处置加速推进
抛售英聚建筑股权,只是美芝股份当前深陷经营困局的一个缩影。
财务数据显示,美芝股份自 2021 年起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过 7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 1.23 亿元,同比暴跌 66.47%;归母净利润为 -3476.17 万元,亏损幅度同比进一步扩大。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的债务状况。其资产负债率自 2021 年的 58.45% 一路飙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95.0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短期偿债能力极其脆弱。企查查数据显示,美芝股份历史上涉及的司法案件超过 512 起,公司深陷多重债务纠纷。
2020 年 12 月,美芝股份原实际控制人李苏华将其持有的 29.99% 股份以 7.5 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佛山南海国资旗下的广东怡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后者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这场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 " 混合所有制改革 ",却在实际推进中矛盾不断。
李苏华多次在董事会投出反对票,公开指责南海国资 " 未兑现 60 亿元工程业务赋能承诺 ";国资方面则反诉李苏华未完成原有业绩承诺。新老控制人之间的激烈矛盾,使公司治理陷入僵局。
掌握实控权后,南海国资正在加速推动美芝股份的战略重整与资产剥离。除了转让英聚建筑股权以外,2025 年 9 月,美芝股份还公告拟公开挂牌转让 50 项房地产资产,预计回笼资金近 4000 万元。公司称,出售资产旨在 " 高效盘活资产,提升经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回笼资金聚焦主业发展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13 日收盘,美芝股份股价报收 10.64 元 / 股,总市值约 14 亿元。
不低于 102 万元,挂牌转让一家净资产为负、年亏 5000 万的子公司 51% 股权,无论最终能否成交,美芝股份这份公告都已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在国资主导下,这家连续多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 " 卸包袱 "" 求生存 "。(文|公司观察,作者|周健,编辑|曹晟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