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生活 9小时前
抖音和快手也想造“朋友圈”,但路还很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为一款已经走过 13 个年头,算得上是长寿的互联网产品,微信朋友圈近来又有了新的效仿者。

日前有消息显示,抖音 App 内的日常功能近期迎来多项升级,包括新增创作入口、头像色环提醒,以及支持限时可见等,从而使得其产品定位与微信朋友圈愈加相似。

其中,抖音日常功能新的创作入口被置于个人主页头像右下方,以醒目的 "+" 号呈现。用户点击即可快速上传图文或视频内容。而限时可见是指用户能对发布的作品设置 24 小时、3 天、7 天等展示时间,以适配不同场景的分享需求,类似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见。

有趣的是,除了抖音,快手也有类似的朋友圈功能说说。据了解,2024 年年底快手说说曾短暂关闭、进行调试更新,并于今年年初再次上线。

众所周知,朋友圈可谓是熟人社交的典型场景,而且抖音和快手执着于社交赛道也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毕竟社交不仅是强需求,还天然就有链接属性,是互联网企业错综复杂商业生态最好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同时也是留存用户、盘活流量的最佳方式之一。尤其是随着大厂涉猎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有连接器作用的社交产品价值也就变得越来越高。

由此看去,通过熟人动态分享构建真实的情感连接,让平台从 " 内容消费 " 向 " 社交场景 " 延伸,从而补全社交短板,或许就是抖音和快手此举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从抖音方面近年来频繁推出抖音时刻、续火花等玩法,以及此次对日常功能的升级就不难看出,短视频平台或许正在尝试从聚焦陌生人社交转向熟人社交场景。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如今这个不缺内容消费的时代,陌生人社交的吸引力早已大打折扣。

但问题是同样是与朋友圈一样的功能,面对已经打拼了 13 年的微信朋友圈,抖音和快手要用什么来说服用户呢?

不可否认,集成在站内、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内容编辑工具,是抖音日常和快手说说的优势所在。但近年来微信朋友圈也在不断进化,例如其不仅将视频时长上限提升至 5 分钟,还开始支持表情包、图片等多种评论内容。而且随着视频号的兴起,以及与微信朋友圈的打通,抖音日常、快手说说在内容编辑体验上的优势也在被逐渐消解。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社交产品最基本、最底层的价值在于通讯,这一层面微信虽然也有日益臃肿的倾向,但无疑仍是以通讯功能为核心,其 App 默认首页始终是消息页。可作为对比,抖音、快手 App 首先映入用户眼帘的则是视频。这种使用习惯上的差异,则无疑会加大抖音、快手布局社交功能的难度。

虽然此前时任抖音集团 CEO 的张楠曾认为,抖音涉足社交是一种 " 自然而然 " 的逻辑,即随着用户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会越来越习惯于在抖音看到熟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从消费内容转向自我表达。

但事实上用户对娱乐内容消费的私密性要求,与社交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差异。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 年微信视频号用户画像与行为洞察报告》显示,有超过七成用户表示在视频号使用过程中担忧的问题,是公开自己点赞过的内容会暴露隐私,近五成用户担忧公开自己点赞过的内容会影响个人形象,近三成用户表示点赞视频内容时会考虑他人对此行为的看法。

对于微信而言,其在社交赛道的优势,反而成为了在短视频领域拓展的掣肘。按照这一逻辑,即便用户愿意通过抖音、快手进行社交,也大概率仅限于部分需求。

更何况如今在产品设计上,抖音日常、快手说说还没有到完善的地步。以前者为例,在小红书以 " 抖音日常 "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相关结果中吐槽的笔记占比颇高,槽点则包括无法评论、浏览记录对方可见、默认范围为公开可见等。

当然,即使挑战重重,抖音、快手短期内必然不会放弃对社交赛道的探索。而且应该也没有人会怀疑,一旦他们在这个方向趟出新路,势必就会为其他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或许在未来的某天,会有某个功能、某个场景让用户真正愿意在抖音和快手聊起来。但至少在现在,抖音、快手在社交赛道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抖音 朋友圈 快手 微信 陌生人社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