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16小时前
秦风浩荡,话剧陕军携五部大戏亮相申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金秋十月,黄土地的厚重叙事将在黄浦江畔激荡回响。作为中国西部话剧重镇,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将于 10 月 17 日 -11 月 5 日携五部现实主义题材话剧—— " 茅奖系列 " 作品《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以及 2025 年全新创作剧目《星空与半棵树》集中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带来一场别具 " 秦 " 风韵味的舞台盛宴。

陕西和上海,虽地分东西却文脉相连。陕西人艺是上海的老朋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回忆,陕西人艺曾三次登上艺术节的舞台。其中,话剧《白鹿原》在上海已上演十余次,每每都能获得沪上观众的热捧。如今,五部力作将首次以驻演形式齐聚上海,这是陕西人艺现实主义创作成果的全面展示,更是黄土地厚重叙事与海派文化的又一次深情碰撞。

现实主义的 " 陕西表达 "

此次来沪的五部话剧中,《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四部作品皆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构成极具分量的 " 茅奖改编四重奏 ",展现了陕西人艺深厚的文学情怀和卓越的改编能力。与此同时,剧院最新作品《星空与半棵树》将在本届艺术节重磅首演。《星空与半棵树》脱胎自作家陈彦同名长篇小说,是陕西人艺 " 陈彦三部曲 " 的第二部作品。作品以秦岭深处北斗村一棵百年老树的失窃为起点,引出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基层社会矛盾,展现了乡村命运、人心涌动与时代转型的深刻交织。

"《白鹿原》是陕西人艺朝文学剧院迈出的第一步,十年间走过 18 万公里。" 在《白鹿原》中饰演 " 白嘉轩 " 的冯子夏动情地说。今年是陕西人艺《白鹿原》首演的第十年,这部剧也成了剧院 " 压箱底 " 的作品。这部 " 百年乡土史诗 " 曾在上海文化广场迎来第 100 场演出的里程碑时刻。白鹿村几代人的恩怨沉浮与命运纠葛,铺展出血肉丰满的百年沧桑画卷,从家族纷争到社会嬗变,从个人信仰到时代洪流,每一段剧情都直击人心,每一个角色都鲜活立体。

五部剧目将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高密度与观众见面,此次不少演员都参与了多部作品的演出。面对这样的 " 换档 ",青年演员蔺凯并不犯怵,反而相当期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演员在剧场内和观众同呼吸、共命运。当我们一起穿梭沉浸在不同的故事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多重体验走进 " 文学剧院 "

" 每一部戏都要来上海闯一闯码头,如果不经历上海观众的检阅,我们认为这部戏走向全国是缺少力量的。" 陕西人艺副院长李俊强表示。上海的观众爱戏、懂戏,上海的观演氛围也让演员党剑印象深刻," 还记得《白鹿原》演出时,大幕拉开,台下极其安静的环境对演员是无比的享受和尊重。" 与党剑共同主演《星空与半棵树》的演员王大治认为,此次五部剧目同登上海舞台," 是历史性的一刻,必将在陕西话剧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几天,淮海中路上的上音歌剧院逐步搭建起古香古色的戏剧门楼,让观众从步入剧场起便仿佛穿越至三秦大地。为系统展现陕西文化,在为期近一个月的驻演期间,除 11 场正式演出外,陕西人艺还策划推出四大板块、超过 20 场配套文化活动。剧院同期推出的主题展览,更是串联起陕西人艺的 " 创作记忆 " ——以五部大戏的创排历程、巡演足迹、舞台手稿、影像资料为核心,呈现剧目从文学文本到舞台艺术的转化轨迹,追溯陕西人艺坚守文学立场、打造现实主义精品的不变初心。

《霓裳羽衣舞》摇曳盛唐气象,《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高唱黄土深情。作为本次陕西文化展演的重要组成,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艺术天空 " 板块还将率先推出 " 艺海秦风 " 奏响三秦古韵新乐章——陕西演艺集团非遗专场演出活动。演出将于 10 月 16 日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举办,荟萃陕西传统音乐、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多项非遗精髓,以户外展演的形式拉近非遗与市民距离,为后续话剧驻演提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此外,由文汇报参与主办的《文学 " 申 " 动,戏剧 " 陕 " 耀》主题研讨会将邀请陕沪京三地戏剧界专家学者、主创代表深入对话,围绕艺术生产、文学转化、人才培养与剧场创新等议题展开探讨,共同推动新时代话剧的高质量发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陕西 上海 文学 平凡的世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