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11小时前
行走的思政课 大中小学生“各取所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建两支实践团队,打造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 "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实践 " 活动。近日,团队带着多所中小学的师生走出教室,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与产业园区,用沉浸式体验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 " 行走的课堂 " 里读懂中国梦,真实感受中国发展速度。

" 大家现在看到的‘方舟步道’,每一块石板都刻着于方舟烈士的革命足迹…… " 在 " 重走方舟路 " 红色教育基地,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教研室的思政课教师陈燕芽带领天津市宁河区任凤庄小学、芦台一中的师生们,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 " 初心对话 "。在红色革命标语墙前,小学生们踮着脚念诵革命口号,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认真;在于方舟故居,初中生们通过场景复原,想象着青年于方舟在这里研读进步书籍、点燃革命火种的模样。大学生们则结合史料,在方舟露天剧场演绎《初心》片段,把 " 努力执尔舵,何愁沧海阔 " 的革命信念搬进现实。芦台一中高一学生李嘉说:" 站在俵口村的田野上,听老师讲于方舟的故事,才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句口号。" 这场红色实践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完成了一次 " 信仰接力 "。

中国民航大学概论教研室的教师伊竹带领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的师生,走进产业一线,不论是传统老字号的开拓创新,还是津产名牌的奋进之路,这些发展故事都是 "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的生动密码。在这样的 " 课堂 " 上,小学生在 " 看变化 ",高中生和大学生则在 " 探逻辑 "。在三条石历史博物馆,天津市第十四中学教师牟文静带着高中生对比近代民族工业的 " 兴衰账本 ",让大家明白 " 旧体制束缚生产力 " 的道理,读懂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在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伊竹结合 " 天河一号 "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卡雷尔机器人实现 " 产学研协同 " 的案例,引导大学生思考 " 改革如何为创新赋能 " ——从 " 认知 " 到 " 思辨 ",再到 " 践行 ",一堂关于 " 改革 " 的思政课,就这样完成了 " 育人闭环 "。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精准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小学生讲 " 英雄故事 ",用实物和场景激发兴趣;给初中生讲 " 身边变化 ",用生活案例搭建理解桥梁;给高中生剖析 " 历史逻辑 ",用对比思考深化认知;给大学生谈 " 使命担当 ",用实践探索引导行动。这是一次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的新探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思政课 中国民航大学 马克思主义 初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