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王 " 蜜雪冰城进入鲜啤市场,能否搅动千亿鲜啤江湖?(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手握全球门店超 5.3 万家的现制茶饮巨头蜜雪冰城,仍在悄悄扩大自己的现饮商业帝国。
10 月伊始,蜜雪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以 2.97 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 53% 的股权,正式进军现打鲜啤赛道。消息一出," 蜜雪冰城要卖啤酒了 " 话题便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鲜啤福鹿家,对于爱喝鲜啤的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这家成立于 2021 年的现打鲜啤品牌,凭借 1200 家门店和平价鲜啤的定位,成为中国鲜啤连锁门店数量第一的品牌。
而蜜雪集团,不论是蜜雪冰城还是幸运咖,始终以平价策略横扫下沉市场。值得一提的是,鲜啤福鹿家实际控制人田海霞是蜜雪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控股股东张红甫的配偶。如今,二者彻底联手,蜜雪集团能否在鲜啤市场复制蜜雪模式,为行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2.97 亿元控股鲜啤福鹿家,雪王跨界并购
2025 年 9 月 30 日,蜜雪集团与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股东签订投资协议,以 2.856 亿元现金增资获得 51% 股权,同时以 1120 万元的对价从独立第三方股东处收购 2% 老股,通过 " 增资 + 转股 " 这一组合方式,蜜雪集团最终以 53% 的持股比例实现对鲜啤福鹿家的控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对于此次交易的定价逻辑,蜜雪集团也在公告中公开了标的估值依据:此次交易定价参考了鲜啤福鹿家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的股权市场价值评估结果,评估区间为 2.447 亿元至 2.766 亿元。按此计算,蜜雪集团本次 2.97 亿元的总投资对应的估值略高于评估区间的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前田海霞持有鲜啤福鹿家 60.05% 股权,并通过郑州麦浪同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间接持股 20.41%,而其配偶张红甫正是蜜雪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控股股东。
交易完成后,鲜啤福鹿家成为蜜雪集团的非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这是蜜雪集团上市以来,首次跨界并购,正式进军现打鲜啤赛道。
2021 年 7 月,主打精酿啤酒的福鹿家啤酒厂(鲜啤福鹿家前身)在郑州正弘城开出首店后,就开始通过单店加盟的形式布局区域市场。产能完善后,又进一步通过免加盟费、降低原料进货价、减免配送费等举措吸引加盟商关注,以此实现快速扩张。
今年 1 月更名为鲜啤福鹿家,品牌的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鲜啤福鹿家门店数量约 1200 家,以加盟模式为主,已经覆盖中国 28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重点布局下沉市场。根据尚普咨询数据,按门店数量计,鲜啤福鹿家是中国鲜啤连锁领域的第一品牌。
鲜啤福鹿家的核心产品包括经典鲜啤、果啤、茶啤等超过 15 款 SKU,每 500mL 售价仅 6-10 元,与蜜雪冰城的茶饮价格带高度重合。
在财务表现上,鲜啤福鹿家 2023 年尚处亏损状态,2024 年实现扭亏为盈,未经审核的税前净利润为 107 万元。盈利还不够稳固,这意味着,鲜啤福鹿家仍处于成长期。
从基本面来看,鲜啤福鹿家与蜜雪冰城有众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两者走得都是平价策略,售价亲民;另一方面,门店布局都主攻下沉市场,并且都采用加盟模式。
这意味着,双方有高度协同性与战略契合度,鲜啤福鹿家千店规模与初步验证的盈利能力,为蜜雪集团快速切入现打鲜啤赛道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基础与市场入口。
雪王为何此时举起啤酒杯?
截至 2025 年 6 月底,蜜雪集团全球门店达 5.3 万家,其中国内有 4.8 万家,相当于每 3 万中国人就拥有 1 家蜜雪门店,尤其是在蜜雪的核心市场——三四线城市,其门店密度甚至达到 " 百米一店 "。
这意味着蜜雪集团在核心市场的渗透率已经接近饱和,并且整个现制茶饮行业增速正明显放缓。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 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4.3% 降至 12.4%。
在核心下沉市场趋于饱和,整个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蜜雪集团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实际上,蜜雪集团也并非首次跨界。2017 年,其推出现磨咖啡品牌 " 幸运咖 ",以 5-10 元的价格带和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 10 月 5 日,幸运咖全国门店数量正式突破 8700 家,并仍加速冲刺 " 万店目标 "。
鲜啤福鹿家与幸运咖在商业模式上高度相似,均采用加盟为主的扩张模式、平价定位、轻资产运营。延续这套经过验证的 " 孵化公式 ",蜜雪集团正快速并系统性地构建 " 茶饮 + 咖啡 + 酒饮 " 的多元产品矩阵,以覆盖从日间休闲到晚间社交的全场景消费需求。
同时,啤酒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也为蜜雪集团提供了理想的切口。数据显示,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已从 2020 年的 200 亿元飙升至 2024 年的 8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逼近千亿关口,年复合增长率超 30%,是当前少数仍处于蓝海阶段的赛道。
这一赛道同时存在两个空白,传统啤酒巨头如青岛、华润侧重瓶装产品,鲜啤布局集中在餐饮渠道;而精酿品牌多走高端路线,客单价普遍超过 15-20 元 / 330mL。
鲜啤福鹿家的 " 平价 + 现打 " 模式恰好填补了市场空白。其产品通过现酿设备即时供应,保留更多风味物质,满足消费者对 " 新鲜度 " 的需求;6-10 元的价格带则覆盖了夜市、社区、校园等大众场景,与传统啤酒的渠道形成互补。
正如蜜雪集团在公告中所言,该投资后,蜜雪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平价产品的共同需求。蜜雪集团未来将依托自身强大的供应链与标准化运营体系,在采购、生产、物流与质量管理等方面为鲜啤福鹿家赋能。
雪王的 " 啤酒杯 " 将如何重塑行业?
雪王手中的最大武器,是其历经 20 年打磨的供应链体系,这无疑将成为鲜啤福鹿家扩张的 " 加速器 "。
在采购端,蜜雪年采购量超 11.5 万吨柠檬的供应链经验,可直接复制到啤酒花、麦芽等原料采购中,极有可能降低鲜啤福鹿家的原料成本;在生产端,其五大自有生产基地可改造部分产能用于鲜啤原液的加工;在物流端,蜜雪的智慧冷链网络,可以实现全程 0-8 ℃温控锁鲜,业内预测其鲜啤运输损耗率可以从行业平均的 8% 降至 3% 以内。
而加盟体系的协同效应更值得期待。蜜雪集团现有 4.8 万家国内门店,这些点位可与鲜啤福鹿家形成 " 店中店 " 或邻店布局。同时,其成熟的门店选址、加盟商培训体系、营销系统都将为鲜啤福鹿家的快速扩张赋能。据悉,蜜雪目标是到 2026 年将鲜啤福鹿家门店数量翻倍,增至 2500 家。
长期来看,蜜雪集团正在构建覆盖全时段、全场景的 " 现制饮品生态 "。通过蜜雪冰城、幸运咖、鲜啤福鹿家等三大品牌,蜜雪集团已经实现了 " 早 C 午 T 晚 A",即早咖啡、午茶饮、晚酒饮的全天候消费场景覆盖,咖啡覆盖早间通勤,茶饮主打日间休闲,鲜啤则瞄准晚间社交。
如今,随着现制饮品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玩家们势必将从单一品类竞争延伸至多元矩阵与综合能力的较量。而蜜雪集团的供应链整合与品牌协同能力或将成为其核心壁垒。
不过对于鲜啤赛道来说,蜜雪标志性的 " 平价策略 " 可能会加速现打鲜啤行业的市场教育与整合。目前,鲜啤市场仍处于 " 小散乱 " 阶段,中小品牌居多,多数依赖区域供应链,用户的忠诚度其实并不高。
而蜜雪集团通过规模化采购、自有生产、高效物流的规模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可能推动行业价格中枢下移,挤压中小玩家生存空间。
这种 " 平价颠覆 " 曾在茶饮、咖啡赛道上演,幸运咖的 6 元美式让众多区域咖啡品牌退出市场,蜜雪的 4 元柠檬水倒逼行业降本升级。在啤酒领域,这种冲击可能更为剧烈,中小品牌若无法跟进降价,将面临客流流失;而传统巨头若下沉布局,又将牺牲高端化带来的丰厚利润空间。可以预见的是,现打鲜啤,未来或引发一场关于价格、供应链与终端渠道的激烈竞逐。
结语
未来,当消费者在蜜雪冰城买一杯 4 元的柠檬水,在幸运咖点一杯 5 元的美式,再到鲜啤福鹿家打一扎 10 元的鲜啤时,蜜雪集团所构建的 " 饮品帝国 " 轮廓将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一直以来,蜜雪集团始终以平价策略和供应链体系作为核心竞争壁垒,在不同赛道复制着规模降本、效率提升、市场扩张的发展逻辑。如今,现制饮品行业的 " 生态战争 " 已经打响,而蜜雪集团,无疑是这场战争中最具攻击性的玩家之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