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网 10-16
专访黄韬&韩伯啸:vivo X300 系列的技术坚守与体验革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 10 月 13 日 vivo X300 系列发布后,产品副总裁黄韬与 X 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接受媒体专访,深度解读这款 30 周年里程碑之作的技术逻辑与产品初心。从芯片联合定义到影像体验升级,再到生态互联突破,两位负责人的分享揭开了 vivo X300 系列 " 巨出片、强体验 " 的底层密码。

" 我们与联发科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调校,进入联合定义的深水区。" 黄韬在专访中透露,vivo X300 系列搭载的蓝晶 × 天玑 9500 芯片,是双方提前三年共创的成果。这种深度合作体现在核心资源的精准分配上 —— 针对影像计算需求,vivo 主导定义了天玑 9500 的影像超能效 NPU 区域,将有限的芯片面积优先服务于运动追焦与高像素处理。

韩伯啸补充道,这种 " 定制化 " 带来了实打实的体验提升:" 天玑 9500 的 AI 算力与蓝图影像芯片 V3 + 形成双芯合力,让 2 亿像素多帧融合速度提升 40%,运动追焦响应达到毫秒级。" 更值得关注的是,vivo 此次将双芯协同的调用权限开放给全行业,推动移动影像算力标准升级。黄韬用 " 不挤牙膏,踩牙膏 " 的比喻强调:" 技术突破不应藏着掖着,要让整个行业受益。"

针对用户最关注的影像升级,韩伯啸拆解了 X300 系列的 "2 亿双摄战略 ",标准版将 2 亿 HPB 传感器用作主摄,Pro 版则将其搭载于 85mm 长焦,形成 " 大小王 " 配置。这颗传感器配合蔡司 T * 镀膜与萤石玻璃镜片,从硬件层面削弱了画面的 "AI 算法感 "。

" 用户要的是自然真实的画质,不是过度优化的‘假清晰’。" 韩伯啸强调,X300 Pro 的第四代 2 亿长焦重点解决两大痛点:通过 CIPA 5.5 级防抖提升稳定性,借助 NPU 优化实现更快抓拍速度,让演唱会、赛事等场景的长焦出片率翻倍。黄韬补充道,这种升级源于用户洞察:" 我们发现用户最愿意珍藏的照片,往往是那些‘不经意的瞬间’,这就要求设备既要拍得清,更要拍得快、拍得自然。"

在生态互联领域,X300 系列实现与苹果全家桶的无缝衔接,成为专访中的另一大焦点。黄韬坦言,这一功能源于对用户跨设备使用场景的观察:" 很多用户同时拥有安卓手机与苹果设备,文件传输的割裂感是真实痛点。" 通过对 OriginOS 6 底层优化,X300 系列实现了与 iPhone、iPad、Mac 等设备无缝协作,填补了行业空白。

续航与设计的平衡同样体现 " 实用主义 "。韩伯啸透露,X300 系列搭载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在保持轻薄机身的同时实现了续航跃升。黄韬强调:" 旗舰体验不该有短板,影像强的同时,必须解决用户的电量焦虑、交互卡顿等基础需求。" 这种理念也延伸到小屏版本的规划中 —— 针对市场对小直屏的需求,X300 的 6.31 英寸机身与 190g 重量,正是 " 手感与性能平衡 " 的产物。

谈及品牌 30 周年的思考,黄韬回归到 " 用户原点 ":" 从电话机到影像旗舰,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用户相册里的那些瞬间。" 这种理念贯穿于 X300 系列的每一处细节:从开放芯片权限的行业担当,到影像 " 去 AI 化 " 的用户共情,再到生态互联的实用设计。

" 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做用户最长久的朋友。" 黄韬的这句话,或许正是 vivo X300 系列的核心注解。从芯片共创到影像深耕,这款旗舰不是堆砌参数,而是用技术回应真实需求 —— 正如两位负责人在专访中反复强调的,真正的旗舰,从来都是 " 用户用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韩伯 芯片 长焦 vivo x30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