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再度升级,引发国际关注。
原本在今年 5 月日内瓦达成的 " 贸易停火 " 协议,未能让两国关系真正缓和。
美国采取出口管制、加征港口费等措施,试图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而中国也迅速反制,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将矛盾推向新的高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外交部长即将访华,递交了一封特殊信件,或许成为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
美国近期对中国企业加紧出口管制,并对中国制造的船只额外征收 " 港口费 ",明显是单方面升级贸易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要求任何含有中国成分的稀土物项必须获得批准才能出口。
这一政策直接戳中了美国的软肋——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军工领域对中国稀土供应高度依赖。
面对这一反制措施,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公开表达 " 意外 ",并试图联系中方沟通,但遭到拒绝。
这种焦虑情绪不仅反映在外交层面,也蔓延至市场。
就在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的当天,美股出现 " 黑色星期五 ",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数百万投资者损失惨重。
市场的剧烈反应迫使特朗普态度软化,试图缓和局势。
而在中美贸易博弈的同时,中加关系也因贸易摩擦和政治事件陷入僵局。
加拿大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100% 关税,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制。
中国迅速对加拿大的油菜籽和猪肉等农产品加征关税,导致加拿大西部地区经济受损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南德计划于 10 月 16 日访问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展开会谈。
这次会谈不仅是一次礼节性的外交活动,更可能成为改善中加贸易关系的重要契机。
据悉,在会谈前,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已向总理卡尼递交了一封特殊信件,敦促其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
这封信明确指出,加税政策导致西部经济受损,只有取消这些歧视性关税,才能换取中国的真心回应,让中加贸易关系回归正轨。
事实上,加拿大政府早已在考虑调整对华政策。
今年,加拿大农业部长曾透露,他们正在研究降低或免除中国电动汽车关税的可能性,而这一提议正是总理卡尼推动的。
一方面,加拿大不愿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中澳之间的油菜籽合作框架协议即将达成。
如果澳大利亚占据中国市场,加拿大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从中美、中加的贸易博弈中可以看到,国际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
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未来,中美、中加之间的互动将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