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 15 时 15 分,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一楼人头攒动。两分钟前,由宇树科技带来的机器人拳击表演刚刚结束。
在现场,观众将拳击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来自黎巴嫩的萨米挤到前排,举着手机,用自己的 TikTok 账号直播着眼前的一幕。" 我以前从没看到过这样的机器人表演,确实太棒了。"
第一次在现场看到机器人拳击比赛的观众显然远远不止萨米一个。两三个月之前,普通大众想要一睹机器人拳击的风采,还只能在像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样的国际性展会上,但如今,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机器人、机器狗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新鲜事物。

每经记者黄海摄
10 月 14 日,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运营。作为义乌第六代市场(义乌市场 6.0)的核心标志性项目,这一总投资 83 亿元、建筑面积达 125 万平方米的巨型建筑群囊括了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寓和数贸港五大板块,已入驻的商户涉及时尚珠宝、创意潮玩、智能装备等 8 个行业。
数字贸易浪潮下,作为 " 世界超市 " 的义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新趋势?10 月 15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探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与商家、客户就此话题聊了聊。
义乌市场 6.0:科技味儿十足
义乌,全球小商品交易中心,这个 " 世界超市 " 已汇聚全球 210 多万种商品,织就国内、国际和线上 " 三张网 ":国内,与 20 多个省份的产业集群耦合,带动 210 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国际,与 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每年来义乌采购的外商近 60 万人,驻义乌外商达 2.8 万人;线上,电商等新业态主体超 65 万。
众多开展全球贸易的主体中,又以义乌国际商贸城最为出名。据义乌市政府披露,2024 年,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抽样成交额达 2798 亿元,同比增长 20.02%。市场日均人流量达 22.43 万人次,其中日均外商超 3900 人,均创 10 年新高。
眼下,随着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上述数据有望再度刷新。
沿着诚信大道一路向东,经过国际商贸城四区、五区,即可抵达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门。从踏入市场的第一刻起,数字化的气息就已经扑面而来——进门左手处,一款名为 " 小商 AI 导航 " 的小程序占据着视觉 C 位。以此为原点,传统贸易流程中的找货、找店环节开始被重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际体验后发现,在地图导航、智能规划路线的功能上,该小程序还搭载了 AI(人工智能)识图功能,让采购商们可以通过图片一键寻找关联商家以及类似商品。此外,采购商还可以利用图片一键生成描述,批量发布采购需求。
" 过去,采购商寻找商品和商位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们与其他公司合作研发相关应用,实现商位精准导航,还具备商品搜索、商位查询、识图识货等功能,提升采购体验。"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走进市场内部,以 AI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气息更为浓厚,会说 30 多国语言的数字人和机器人、随处可见的机器狗……数个月前还未真正走向广大消费者的各类 AI 智能终端,现在已经站在全球消费者面前接受市场检验。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已涵盖六大领域 13 项应用,覆盖从设计、生产、营销推广到最终交易达成的全链路。截至目前,该模型注册用户超 3 万人,AI 产品调用量突破 10 亿次,数据的增长,说明 AI 在贸易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广大经营户认可。
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二楼的扶梯旁,悬浮式设计的数字贸易服务中心格外吸睛,数十块屏幕上汇率、航线、交易金额、集装箱数等数据不停跳动,实时记录着 Yiwu Pay(义支付)和智捷元港的经营情况。
以贸易金额为支点,义支付在十余个屏幕上展示出实时汇率、品类占比、交易明细、国家排名等可视化数据。据义支付公开的数据,截至 10 月 15 日,全球商家使用义支付进行交易的金额已经达到 294.60 亿元人民币,前三季度增幅达到 40%。
智捷元港展示的屏幕上,则由一个虚拟地球串联起海外仓以及目的地,实时展示集装箱量,直观记录中国商品在全球的旅程。截至目前,智捷元港 2025 年年内出运量已经超过 12.35 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 106%。
新品类交易区:智能设备齐聚
10 月 15 日 16 时 30 分,连轴转了一天的刘涛(化名)终于能坐下休息一会儿。刘涛是肯綮科技全球数贸中心店的店长。开业两天,每天来门店试用、下单的客户排成长队,让他直呼有点 " 做不过来 "。
肯綮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消费级外骨骼研发企业。经过近十年的 ToB(面向机构)经营后,肯綮科技开始将视线放在 ToC(面向消费者)赛道。此次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开设的直营店铺正是其首家线下门店。72 平方米的商铺内,陈列着肯綮科技旗下的各系列产品。
同样忙不过来的还有云希谷门店的店长杨杨(化名)。深圳云希谷科技有限公司在儿童智能终端领域小有名气,主要深耕 "AI+ 硬件 + 教育 " 领域。开业两天,杨杨每天接待的客人超过 200 人。在他看来,开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的这家门店 " 很不一样 ":" 因为全球数贸中心是面向全球这么多国家的一个平台,很厉害。"
目前,云希谷旗下的产品出口 130 余个国家,在杨杨的预期中,未来一年中,云希谷全球数贸中心门店的出口额有望破亿元。
品牌自营下场试水背后,能够联通国内、国际双市场的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恰恰满足了一些大品牌的需求。市场内部,诸如肯綮科技、云希谷这样的明星企业并不少见。阿里云、宇树科技、云深处等浙江本土的领军企业几乎全员到场,用最先进的产品为市场造势。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样的势头难得且宝贵。在一众智能消费终端门店中,启慧机器人的店铺显得有些 " 格格不入 "。30 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三台黄灰相间的工业机械臂上下舞动,有条不紊地展示着一条小型流水线工作。有外国采购商隔着玻璃,将这一幕拍下。
这个门店的商品不仅体积相对较大,而且没有过多的销售人员,也未设立经营目标。作为 " 创一代 ",公司老板的想法很简单——不苛求业绩,只求能多在国际平台上 " 露脸 "。在此之前,启慧机器人的出口业务往往都是伴随着国内客户订单 " 间接出口 "。而本次新市场刚开业两天,已经有美国、沙特的客户前来询单。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不仅是各个厂商深入一线的触点,更是属于年轻人和新业态的舞台。数据显示,新市场入驻经营户中 " 商二代 "" 创二代 "" 新生代 " 占比达 52%。数万人竞逐 3000 余个铺位背后,藏着一个义乌年轻人接棒奔跑的新故事。
义乌的中小商户天生嗅觉敏感,对新浪潮持开放态度。王琴在义乌做了 30 多年的外贸生意,目前在国际商贸城二区有一间铺面专门经营电池。得知国际商贸城要建六区做些 " 新生意 " 时,尽管当时还没想好具体经营什么货品,王琴还是没有犹豫就直接报了名。" 这边有‘新东西’进来,刚好让我儿子这样的年轻人来做。"
选择产品是一个考验眼光的工作。起初,王琴先在店里陈列了一面墙的智能手表,但智能手表的故事并不 " 性感 "。王琴和儿子转念把生意拓展到 AI 眼镜。在这个由 " 商二代 " 负责的店铺中,未来 AI 眼镜将成为门店的核心产品。
不过,对于大多数商家来说,目前的智能终端产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在整个相关交易区内,商家们主打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AI 眼镜、无人机、AI 摄像头是市场内最常见的货品,而受制于目前的技术,业内公认的趋势是,AI 眼镜等产品还需经过数代迭代。
另外,目前,AI 终端的表现形式和覆盖场景也相对较少。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活跃因子涌入行业,势必将推动 AI 终端的技术、品类和场景等拓展,为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带来新的成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