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于 10 月 18 日至 24 日举行。
本届自然保护周以 "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绘就绿色未来 " 为主题,将组织开展十大主题科普活动和特色宣传活动。
10 月 18 日的启动仪式将展示前沿科技在上海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一江一河 " 智慧治理等生态保护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推出本届自然保护周重点活动,发起 " 绿色未来行动倡议 "。
今年还将注重国际交流,线上线下接力,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分享自然保护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宝贵经验,并为绿色技术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宜居城市建设开展研讨,打造促进科技合作、共话生态未来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自然保护周期间,39 家 " 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 " 和 90 家 " 上海市环保设施单位 " 集中向公众开放,市民可通过 "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 微信小程序提前预约前往。
2023 年底,上海启动了首次全面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截至目前,全市外业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已基本完成,仅有个别区和部分自然保护地的外业调查还处于收尾阶段。
据初步统计,调查发现 2 个新物种,还发现 149 个上海新记录物种,包括大型真菌 10 种、高等植物 17 种、昆虫 122 种。此外,还有一个潜在新物种有待确认。
保护周期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将推出首批 11 条生态研学路线,从徐汇西岸 " 生态艺术骑游 " 到崇明湿地 " 生物多样性探秘 ",每条路线都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实践课堂。
10 月 19 日,在本市第 1000 座公园——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主办方将举办本届生态践行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将推介 " 你好,环上公园 " 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并举办 " 关乎自然,关‘沪’未来 " 公益市集和 " 探索自然的治愈力量 " 主题科普巡展。在本届国际自然保护周期间及其前后,本市动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机构等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