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9 日,"2025 世界 VR 产业大会 " 在江西南昌开幕。会上,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围绕 "VR 让世界更精彩—— VR+AI 开启数智未来 " 的大会主题做主旨演讲。他指出,随着 VR(虚拟现实)产业与 AI(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算力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传统超算正向数据模型驱动的智能形态转型," 超智融合 " 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于垚峰 摄
作为深耕超级计算领域近 30 年的领军企业,中科曙光正通过构建产业生态、突破核心技术等举措,破解算力领域创新难题;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软硬件核心技术突破,为 VR 等产业发展注入算力动能。
" 超智融合 " 趋势下,算力产业的变革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迭代,VR 产业与 AI 技术加速融合,算力需求迎来井喷式增长。作为高端算力领域的核心企业,中科曙光深耕该领域已近 30 年。
历军在发言中强调,当前行业内看似独立的 " 智算 " 与 " 超算 ",实则存在紧密关联:如今的智能计算,本质是传统高性能计算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的分支与延伸。而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正逐步耦合,天然呈现 " 超智融合 " 特征。这不仅是 VR 产业发展的底层支撑,更是我国应对算力领域创新问题的关键方向,尤其在芯片设计、先进制造、应用生态、核心算法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构建完整技术体系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我国 AI 算力领域仍面临多重挑战——高端算力供给不足、国产加速卡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自主硬件生态尚未成熟。在此背景下,发展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计算集群,成为产业界共识,而这也正是中科曙光长期耕耘的优势领域。
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助力 VR+AI 产业落地
2018 年,为破解产业痛点,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中科曙光牵头组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核心目标是构建以芯片为核心的技术链与生态链,建立从底层 CPU、GPU 到上层应用的自主创新体系,补齐供应链短板。
依托该创新中心,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覆盖芯片、整机、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计算应用服务的全栈应用体系。今年 9 月,中科曙光协同 AI 芯片、AI 整机、大模型等 20 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国内首个 AI 计算开放架构,推出曙光 AI 超集群系统。
历军表示,围绕曙光 AI 超集群系统的架构创新,可为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推理、行业大模型的微调、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等场景,提供高效的算力支持。同时,联合国产 AI 芯片企业,打造中国智算开放生态。人才培养方面,其借助先导杯、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开展教学训赛联动,计划为国家培养高质量 AI 人才。
展望未来,中科曙光希望进一步承接 AI 技术红利,与江西的数智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聚焦 VR 产业,与科研、工业、低空经济等场景携手同行,汇聚产业力量,为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历军表示,当前智能产业链更长、技术融合趋势更明显,唯有生态创新才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未来中科曙光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以 AI 计算开放架构为核心,助力构建开放、可控、安全、平权的算力中国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