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威AI 13小时前
Sora2已死,有事烧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这才半个多月,OpenAI 就必须诚实地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Sora2 这个曾被他们寄予厚望的视频生成平台,正在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废片生成器。

山姆奥特曼曾经向世界许诺这一场视频领域的革命时,或许没想到,最终交付的只是一个让用户尝鲜五分钟后,便迅速感到厌倦的高级玩具而已。

Sora2 登场之初,惊艳了所有人。仅凭一段文字或一张图片,就能生成堪比实拍的超现实短片,让无数人燃起了人人都是大导演的梦想。媒体的狂热、科技圈的追捧,更是将其推上了神坛。

然而,当兴奋的用户涌入平台,美梦迅速撞上了冰冷的现实。

其实所谓的智能创作,只不过是一场令人抓狂的抽卡游戏。篮球在空中诡异地悬浮,人物的衣服在镜头切换间无缝变色,文字渲染成一堆乱码,更不用提那僵硬的面部表情和生硬的说话声。

这根本不是电影创作,这只是一场与AI的随机性和 BUG 斗智斗勇的漫长战争。

专业电影制作团队 Shy Kids 披露,他们需要用 300 次生成,才能换来几个可用的片段,这个数字意味着,其创作效率比最传统的人工拍摄还要低数百倍。

其他用户也很快发现,Sora2 只给了他们一个充满 BUG 的随机按钮。它无法稳定地实现你的创意,只能随机赏赐给你一些光怪陆离的片段。

一、一个 AI 版 TikTok 的梦

如果说 Sora2 的诞生是一场绚烂的烟火,那么它的迅速沉寂,则源于产品设计上无法掩盖的三宗罪。当我们将它与真正的短视频霸主 TikTok、YouTube Shorts 等进行横向比较时,这场梦的破碎就显得无比清晰。

1. 阅后即焚的内容,如何留住用户?

主流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根植于人,是真实生活的万花筒。无论是抖音的街头采访、快手的田间地头,还是 Reels 上的才艺挑战,其核心都是鲜活的、能引发共鸣的人和事。

而 Sora2 的内容 100% 由 AI 合成,本质是一场视觉奇观秀。用户初见时或许会惊叹于赛博朋克风的清明上河图,但这种惊艳是短暂的。当视觉刺激的阈值被不断拉高,剩下的便是空洞和乏味。因为缺少了人这个核心锚点,内容就失去了持续产生情感连接的能力。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在抖音,我能看到一百种真实的生活;在 Sora2,我只能看到一种虚假的精彩。" 最终,Sora2 的用户能发挥的空间被严重压缩,自然难产出多样化、有传播力的内容。

2. 没有关系链的社区,只是一个视频网站

社交是所有内容平台的底层操作系统。TikTok 不仅有算法推荐,更有基于关注、好友、评论、挑战形成的复杂社交网络,这构成了强大的用户粘性。

Sora2 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荒漠。由于内容与现实人格脱钩,用户之间的连接非常脆弱。你可能会为一个视频点赞,但你很难因为一个虚拟作品去关注一个背后的人。所谓的关注系统,也因为内容的高度同质化而形同虚设。

一个没有强关系链的社区,本质上只是一个只读的视频网站,而不是一个值得互动的社交平台。 用户在 Sora2 上是孤独的,他们只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而非社区的共建者。

随着对 AI 新工具的新鲜感褪去,这种孤独的狂欢自然曲终人散。

3. 没有面包,谁来为你发电?

这或许是压垮 Sora2 最沉重的一根稻草。

YouTube、TikTok、Instagram 等平台早已建立起成熟的创作者经济生态:广告分成、创作者基金、直播打赏、电商带货 …… 创作者的才华可以被直接兑换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这驱动了一个正向循环的飞轮。

反观 Sora2,它更像一个为爱发电的俱乐部。创作者在这里既没有广告分成,也没有打赏工具,更不用提商业变现。OpenAI 的商业模式依然是面向 B 端的 API 收费和 C 端的订阅费,创作者的免费劳动仅仅是为模型的进化提供了养料,并为 OpenAI 赚取了眼球。

一个无法让创作者赚到钱的平台,就像一台没有燃料的发动机,无论设计多么精妙,最终都只能沦为一堆冰冷的废铁。

二、AI 巨头为何执着于内容生态的春秋大梦?

Sora2 的溃败并非孤例,从文本到视频,我们看到太多 AI 公司前赴后继地试图构建一个纯 AI 驱动的封闭内容平台。然而,无论是 Pika、可灵、即梦还是其他无数昙花一现的应用,至今没有一个真正跑通这条路。

这背后,正是 AI 内容无法被技术迭代修复的原罪,它缺少人类创作的灵魂,真实的情感、独特的个人经验和突破性的原创力。用户在短暂的好奇过后,面对的只是一个冰冷、重复、缺乏共鸣的算法奇观。

试图用纯AI内容搭建一个社交平台,就像试图在沙漠里建造一座没有水源的城市,注定无法长久。

Sora2 的教训,也是对整个行业战略方向的拷问,对于当下的AI公司而言,与其耗费巨资去追逐一个虚无缥缈的平台流量梦,不如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个超级 AI 工具。

在这一点上,谷歌的策略显得更为清醒和务实。它没有试图用 Gemini 去凭空再造一个 AI 版知乎或 AI 版 YouTube,而是将强大的 AI 能力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深度融入搜索、工作套件等核心产品,赋能全球数十亿用户。这才是工具的本分,也是 AI 在现阶段最应该扮演的角色。

在畅想通用人工智能的终局之前,不如先脚踏实地,回归工具的本质,想清楚如何为每一个具体的人,解决每一个具体的问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tiktok 抖音 ai 短视频 youtube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