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二季度趋势,三季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招聘增速继续领跑。同时,短剧、股市交易相关人才需求明显上涨。智联招聘持续洞察就业市场趋势,挖掘就业增长亮点,发布《2025 年三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 智联招聘平台数据显示,延续二季度的趋势,三季度招聘增长较好的行业依然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
先进制造业中,新材料行业以 66.7% 的职位数同比增速位居首位。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新材料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面向未来 AI+ 的光电子材料、适配国家能源战略的超大功率碳化硅材料、以及服务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温合金材料等研发需求,新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多样化应用,牵引新材料技术与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催生大量研发、生产及应用型人才需求。
光电子行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新增长点,以 54.2% 的招聘同比增速位列第二。军工制造行业以 54.0% 的同比增速排列第三,背后是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领域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各类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岗位需求增长。此外,智能硬件、航空 / 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三季度招聘分别同比增长 26.9%、12.4%。
现代服务业中,宠物服务行业三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43.7%,其中,宠物医生、宠物美容岗位增速尤为突出,分别达 128.2%、67.3%,这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情感消费需求强化相关。养老 / 看护行业三季度职位数同比增速为 29.2%,其中,护工、康复治疗师岗位需求增速分别为 36.1%、25.7%,反映出人口结构变化下养老服务市场的扩容需求。
游戏与汽车后市场产业同样表现亮眼,三季度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 38.9%、37.9%。游戏产业的回暖受益于 AI 技术赋能内容创作及全球市场拓展,游戏运营、游戏推广岗位增速分别为 233.1%、30.8%。汽车后市场行业中,洗车工、汽车维修、汽车美容岗位分别同比增长 85.4%、64.2%、25.9%,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带动的维修、改装、配件等衍生服务需求扩张。
此外,医美 / 健康服务、家政服务行业三季度招聘需求分别同比上升 17.3%、13.3%。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速,三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11%,人才需求保持旺盛态势。人工智能工程师(以算法工程师为主)、数据标准 /AI 训练师、AI 产品经理是 AI 产业快速增长的核心岗位。
光电子行业三季度招聘同比增长 54.2%,生产与研发人才需求双线攀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光电子产业迈向高速化、集成化与智能化发展新阶段。从该行业主要招聘的职业看,普工 / 操作工以 4.2% 的占比位居首位。在产能扩张与产线优化环节,一线操作人才是支撑其高效运作的核心力量。
同时,技术类研发人才的需求同样突出:激光 / 光电子技术岗位占比 3.8%,机械结构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激光工程师等均有显著需求。这些岗位直接聚焦激光加工、光电子器件研发、光电技术应用等核心领域,是推动行业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的关键支撑。此外,质检员、质量管理 / 测试等岗位也有一定占比。
休闲 / 娱乐行业升温明显,按摩师、球类教练岗位增速约 9 成
现代都市快节奏生活下," 健康减压 " 与 " 精神放松 " 成为居民休闲消费的核心诉求,推动休闲 / 娱乐行业向专业化、个性化升级。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该行业招聘职业中,店员 / 营业员以 23.5% 的职位数占比居首,反映线下休闲场景(如休闲会所、运动场馆)对基础服务人力的刚性需求;而更具体验与健康属性的按摩师(12.5%)、足疗师(5.0%)、球类运动教练(3.5%)等职业占比紧随其后,折射出居民对 " 身心疗愈 + 健康管理 " 的专业化服务需求持续攀升。这类岗位的职位数同比增速更是亮眼,球类运动教练、按摩师、足疗师三季度招聘分别同比增长 91.6%、87.3%、26.6%。人们更愿意为能够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的体验式服务买单,消费需求带动人才需求。
武汉、成都是休闲 / 娱乐人才需求 TOP2 城市
从休闲 / 娱乐行业招聘的城市分布看,武汉、成都分别以 6.2% 和 4.0% 的职位数占比位列前二。这两座城市的消费活力较强,成都、武汉均位居美食城市前列,消费氛围浓厚;同时,武汉江汉路、黎黄陂路,成都宽窄巷子、锦里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为休闲消费提供了独特场景支撑,既承接本地居民日常休闲需求,也吸引外来游客,需要专业服务人员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同时,北京、郑州、上海、西安等城市休闲娱乐的职位数占比也均进入前列,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与庞大消费群体,形成多元化的服务生态。随着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持续火热,城市居民对高品质休闲生活的需求不断释放,相关职业的招聘规模将逐步扩大。
新媒体 / 社交网络行业招聘增长 8.9%,主播需求占 4 成
新媒体 / 社交网络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与短视频 / 直播行业的成熟、内容生态的多元化深度绑定——随着各类短视频与直播平台用户基数持续扩大、商业变现路径不断完善,自媒体、主播成为众多普通人通过镜头表达自我、实现职业突破的新选择,也逐步衍生出对全链条运营人才的精细化需求。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新媒体 / 社交网络行业三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8.9%。从招聘职业看,主播以 41.3% 的职位数占比位居首位,凸显直播业态的主流地位。随着政策规范与行业自我革新,直播已从早期的泛娱乐形态逐步演变为涵盖电商带货、知识分享、才艺展示等多元内容的成熟业态。今年 " 团播 " 模式的全网风靡,进一步验证了直播行业的商业活力与创新空间,持续放大对主播的规模化需求。同时,行业需求也从 " 单一主播供给 " 向 " 全链条运营支撑 " 延伸:直播运营(4.1%)、DJ/ 歌手(1.9%)、演员 / 模特(0.9%)等岗位的职位数占比同步提升,反映出行业从 " 粗放式增长 " 向 " 精细化运营 " 转型的核心趋势。
前三季度,短剧市场人才需求同比增长 26%,剪辑师、编剧、演员需求显著
在新媒体赛道持续扩容下,我们重点观察近两年热度快速攀升的短剧领域。短剧产业凭借快节奏、强情节、高密度的内容特征快速崛起,成为内容消费领域的重要增长极。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短剧相关人才需求同比增长 26%,折射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分析其主要招聘的职业,剪辑师以 15.9% 的职位占比居首位。短剧生产节奏紧凑、主要以情节驱动,单集时长压缩倒逼高效剪辑、特效适配等后期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编剧 10.0% 的占比紧随其后,印证 " 剧情为王 " 的底层逻辑,短剧需在 3 秒内抓住用户注意力,优质剧情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演员 / 模特(8.6%)、主播(5.4%)作为内容演绎载体,同样是短剧呈现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表现力直接关系到用户留存与传播效果;短视频运营(5.3%)、编导(3.5%)、制片人(2.8%)等岗位则保障了短剧从策划到上线的全流程运作;此外结合摄影 / 摄像、信息流优化师、撰稿人等岗位的补充,构建起短剧生产制作的完整人才链条。
多城市构建短剧重地,郑州短剧人才需求位列 TOP1
从短剧人才需求的城市分布看,郑州以 13.3% 的职位数占比位居城市榜首,三季度郑州短剧人才需求同比增长 75.6%。近年,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产业链发展微短剧、" 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 的重要部署。目前,郑州已聚集微短剧相关企业 820 多家,建成包括 " 竖店 " 在内的新型影视拍摄集聚区,其中规上企业 9 家,规模化拍摄基地 15 个,吸引了大量编剧、导演、演员等相关人才,形成 " 十分钟找齐灯光组,一小时调拨百套戏服 " 的集群效应。
北京以 12.9% 的占比排列第 2,依托传统影视内容高地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三季度短剧人才需求同比增长 36.4%。成都、西安的职位数占比随后,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与新兴流量平台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短剧生产基地,两地三季度短剧人才需求分别同比增长 44.4%、127.9%。作为 " 全国微短剧三大重地 ",西安、郑州实至名归。今年,西部国际短视频拍摄基地签约落户西咸新区,目前西咸新区共有微短剧六大拍摄基地、三大制作基地、两大产业基地、两大创作基地及一个实训基地,去年微短剧产业营收达 1.6 亿元,产业扩张进一步拉动人才需求增长。
短剧的快速发展既是技术迭代与消费需求共振的结果,也是县域经济创新升级的新路径。从拍摄基地到人才培育,从本土化制作到全球发行,微短剧正构建起涵盖内容创作、产业链协同与跨文化传播的全新生态。2025 年,随着流量红利逐渐见顶,行业竞争将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内容质量与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破局关键,人才储备构成核心竞争优势。
AI 发展带动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上涨,测试、运维、前端开发招聘增长 1-2 成
前文已聚焦增长突出的行业及核心职业需求特征,本部分将视角转向 2025 年三季度人才市场中增速亮眼的主要职业。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工程师以 23.4% 的职位数同比增速领跑。结合产业背景,这一数据既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下核心技术人才的战略价值,也验证 AI 发展对其他产业链的辐射效应——测试工程师(18.4%)、运维支持(16.2%)、前端开发(8.8%)等关联岗位增速同步提升,反映出 AI 生态从核心算法层向应用落地层、技术服务层的延伸。
股市向好带动交易人才需求,交易员、基金经理招聘同比增长 3 成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尤其是三季度 A 股市场的上行,带动券商及相关金融机构业务扩张,投资交易等岗位需求显著上升。三季度,投融资经理职位数同比增速为 3.3%,企业与个人投融资需求增加。从细分职业看,交易员(32.8%)、基金经理(25.0%)、证券经纪人(19.8%)增速亮眼,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直接刺激交易执行、资产管理、经纪服务等一线及中前台岗位的供给扩张。
高端技术领域人才缺口持续扩大,无人机飞手招聘同比增长 113.7%
在高端技术领域,无人机、机器人的人才需求持续突出。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三季度无人机飞手招聘同比增长 113.7%,无人机组装测试、无人机工程师招聘增速分别为 78.6%、48.1%。无人机行业正处于快速提升市场渗透率的成长期,一方面,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各地放宽低空飞行管制、建设低空交通管理体系,为无人机商业化扫清政策障碍;另一方面,农业植保、物流末端配送等场景加速落地,企业需优先通过扩张实操型人才抢占市场份额,以 " 场景覆盖 " 巩固竞争优势。又因配套产线扩张带动组装测试岗需求,研发端因前期技术储备或战略优先级(先拓市场再补技术)增速相对平缓。
机器人领域招聘热度不减,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增速均超 50%
机器人领域的招聘增速也呈现较快增长。三季度,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工程师的职位数同比增速分别为 55.9%、52.1%、25.4%。服务机器人(家庭 / 配送)、特种机器人(安防 / 救援)等新兴民用赛道正加速突破 " 技术 - 场景适配 " 瓶颈,新产品落地急需调试、算法类人才填补 " 技术到商用 " 的衔接缺口;而工业机器人工程师增速相对平稳,反映出工业场景对机器人应用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企业更注重现有系统的稳定性与效率优化。随着《" 十四五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进,产业智能化程度深化,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工程师更抢手。
整体来看,2025 年三季度人才市场需求紧扣产业升级与消费变革方向,先进制造业聚焦技术突破催生高端人才需求,现代服务业依托场景创新扩大就业容量,叠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稳步增长,最终形成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需求格局。这一格局既为求职者指明了精进专业技能的职业方向,也为企业科学优化人才储备与战略布局提供了清晰指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