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路小学学生开展跨学科阅读活动
" 孩子能在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上学,学费低还教得好,这教育的变化真是实实在在!" 日前,家住兰州市城关区九州片区的家长王女士,看着刚从普惠性幼儿园放学的女儿,脸上满是笑意。记者了解到," 十四五 " 期间,兰州市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教育系统锚定 " 扩大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 核心任务,破解发展难题、深化综合改革,实现了教育普及水平、幸福指数、综合实力、发展活力 " 四个大幅提升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个个鲜活场景,让 " 学有所教 " 向 " 学有优教 " 加速迈进。
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
学位扩容 + 质量提质 实现量质齐升
" 请各位家长有序排队,按照招生指南提交材料,所有新生将通过电脑随机均衡编班,保证公平公正。"2025 年 8 月,兰州市大砂坪小学报名现场,老师们耐心引导家长办理手续。作为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校,大砂坪小学严格落实阳光招生政策,招生人数从 2021 年的 162 人逐年增长至 2025 年的 218 人。" 学位越来越充足,办学质量也越来越高,我们放心把孩子送来。" 现场一位办理报名手续的家长如此说。
走进大砂坪小学," 聚沙成塔 点砂成珠 " 的校园文化墙格外醒目。课间时分,学生们在操场上践行 " 健身 读书 做最好的自己 " 的校训——有的跳绳奔跑,有的坐在树荫下翻阅课外书。教师们则围绕 " 上好每一堂课 关心每一位学生 " 的目标,在办公室研讨教学方案。" 我们锚定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这几年不仅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在文化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也成果显著。" 校长王怀忠介绍,学校通过均衡编班、课后服务全覆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样的变化,源于我市教育资源的持续扩容。" 十四五 " 期间,兰州市顺利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职业学校 " 出城入园 "、引进名校办学等重大项目,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累计新增各学段学位 13.5 万个。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普及水平的跃升,截至目前,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 103.58%,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51.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95.15%;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1%,辍学率为 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9.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6.41%,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2.06 年,各类教育发展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教育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资源均衡 + 服务暖心 家门口上好校
" 这栋是选课走班专用教学楼,那栋是科技楼,里面有机器人社团和创客基地。" 在兰州市第二中学雁滩分校,这所 2018 年开建,2021 年投用的学校,建筑面积近 10 万平方米,十一栋单体建筑涵盖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音乐厅、风雨操场等;400 米的田径运动场上,学生们尽情奔跑,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科技楼里,学生们专注地探索着科技的魅力。" 以前想上优质高中得跑很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资源。" 兰州二中高一学生说。
这样的幸福,源于我市积极推进教育均衡的多项举措。" 十四五 " 期间,我市深化联片办学、集团化办学改革,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办学体 131 个,涉及学校 691 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 66.2%。甘肃省教育厅与兰州市组建 5 个优质高中教育集团,兰州一中作为牵头校,定期派骨干教师到集团内分校授课,充分发挥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按照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通过 " 就地挖潜 + 输出优质资源 ",不断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 " 好高中 "。
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后,所有乡镇中心和 1500 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七里河区彭家坪镇中心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区玩滑梯、搭积木。" 我们是公办幼儿园,学费便宜,老师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上学。" 园长说。" 双减 " 政策落地更让家长省心,全市 96.81% 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课后服务,城关区张掖路小学课后服务时段,书法、舞蹈、航模等社团活动热闹开展," 以前放学得请假接孩子,现在孩子在学校就能学兴趣班,还不用花钱。" 家长刘先生点赞道。
教育惠民的温度还体现在资助工作中。" 十四五 " 期间,我市累计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 18.78 亿元,惠及学生 205.38 万人次。从学前到高等教育,一张覆盖全学段的资助网,让每个孩子都能 " 上得起学、上好学 "。
教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名师引领 + 队伍建强 教学质量领跑
" 师父,请喝茶。" 今年教师节当天,在兰州市正宁路小学里,18 名青年教师双手捧着热茶,向结对的师父行拜师礼,红彤彤的聘书递到师父手中,薄纸承载着教育传承的厚重责任。" 我承诺,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帮徒弟快速成长。" 师父代表胥燕莉老师接过茶杯,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 " 从徒弟到师父 " 的亲身经历诠释了 " 青蓝工程 " 的传承意义。青年教师赵丽萍作为徒弟代表发言:" 我们一定虚心求学,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把师父的经验内化为教学智慧。"
这样的 " 青蓝工程 ",是兰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缩影。" 十四五 " 期间,我市培育陇原名师 23 名、市级领军人才 11 人、市首席(青年)专家 24 人、金城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 179 名,省市县级骨干教师达 6000 余名。
学校内涵发展同样成果丰硕。创建 14 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8 所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33 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建成 152 所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兰州市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 90% 以上,中小学生多次在国家级学科、科技、文体竞赛中获奖;高考上线率和高分学生比例持续保持全省高位领先,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位居全国中上水平。
教育发展活力大幅提升
改革创新 + 智慧赋能 激发内生动力
"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二十四节气’主题阅读,结合科学课了解物候变化 ……" 在兰州市金塔路小学银杏书房里,教师领读者李老师正带领学生开展跨学科阅读活动。作为 " 悦读慧心工程 " 的试点校,该校构建 "1+N" 全景式阅读育人体系,全天候开放的绘本馆里,低年级学生们围坐听老师讲故事;智能电子阅读书柜前,学生们扫码借阅书籍;主题沙龙上,家长和师生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我们把书香校园写入学校章程,通过‘共读、共写、共成长’,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校长潘泽凉说道。
" 十四五 " 期间,兰州市通过实施悦读慧心工程、智慧教育行动计划、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计划等项目,激活教育发展 " 新引擎 "。智慧教育获批全国首批 2 个示范培育区之一,同时,深入推进 " 新教育 "" 情境教育 "" 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 " 等教学实验改革,多次在全国分享招生制度改革、集团化办学经验。
从学位扩容到质量提升,从均衡发展到改革创新,兰州教育 " 十四五 " 期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了从 " 有学上 " 到 " 上好学 " 的跨越,更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兰州未来蓄势赋能。
本报记者 周言文 文 / 图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