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昨天
37岁男子突发腹痛高热,医生吃惊:鱼刺跑到肝脏!中山医院完成全球首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只是一根鱼刺,怎么会跑到肝里去?"37 岁的李先生至今仍难相信,这根藏在体内半个月的 " 隐形杀手 " 险些让他陷入生命危险。

半月前,李先生在没有明显感觉的情况下,不小心吞食了一根鱼刺。几天后,他陆续出现腹痛、发热、畏寒等症状,体温一度高达 40 ℃。在当地医院,医生诊断为 " 肝脓肿 ",并给予抗炎、补液及穿刺引流治疗。可高烧反复、腹痛难解,始终没找到确切病因。

直到进行 CT 检查时,医生才惊讶发现——肝脏左叶靠近胃贲门处,竟有一条细长的高密度影,形似鱼刺。原来,那根鱼刺在吞咽后穿透了胃壁,从贲门区域 " 钻 " 入肝脏,引发感染与脓肿。

在简单进行肝脓肿介入穿刺引流后,当地外科医生评估后认为,要彻底清除异物,需要进行左半肝切除手术,这对李先生来说,创伤大、风险高,他难以接受。

经当地内镜医生介绍,李先生辗转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 鱼刺位置非常凶险,就在贲门旁刺入左肝,紧贴大血管。" 接诊的周平红主任介绍,由于患者病程长,腹腔感染粘连严重,术中可能找不到鱼刺,一旦操作不慎也会造成内镜下无法控制的大出血。

为此,周平红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通过胃镜,在食道管壁夹层建一个隧道 " 开一扇门 ",直接进入腹腔取出鱼刺?这个想法意味着要让内镜 " 跨越 " 胃壁的天然边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

术前,周平红主任带领内镜团队按照术前 CT 检查,反复推演每一步操作路径,力求安全与精准兼顾。

手术开始前,该团队蔡明琰副主任医师进行超声内镜精准定位,为建立黏膜下隧道指明方向。在全麻下,周平红教授熟练运用内镜领域先进的 " 隧道技术 ",先切开胃壁,再将内镜穿过小网膜囊,进入腹腔——这一步相当于为内镜 " 开辟 " 了一条直达病灶的微创通道。

进入腹腔后,团队发现李先生的网膜与左肝脏紧密黏连。周主任立即与在场的肝外科、放射科、麻醉科医生共同讨论,结合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术中实际情况,一致判断黏连包裹团块处即为异物所在。经耐心分离后,一抹银光在灯下闪现,那正是长约 3.5 厘米的鱼刺,锋利如针,已深深嵌入左肝组织中。

周平红稳稳夹住鱼刺,将其完整取出,全程无明显出血。

手术历时 3 小时,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体温恢复正常,肝脓肿逐渐吸收。李先生免于进行高创伤、高风险的左半肝切除手术,保住了完整的肝脏功能。

该手术是全球首例 " 内镜下经食管黏膜下隧道进腹肝异物取出术 ",是内镜技术在跨腔治疗领域新的突破。就像在食管和胃壁上开了一扇 " 隐形之门 ",通过内镜直达病灶,实现精准、微创、安全地取出异物,为未来复杂胸腹腔病变的内镜介入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

医生同时提醒,鱼刺、鸡骨、牙签等尖锐异物一旦误吞,应尽早就诊,不可依赖 " 吞饭团 "" 喝醋 " 等民间方法自行处理。若异物穿透胃肠壁,可引发胸腔大出血、腹膜炎、脓肿,甚至危及生命。

从餐桌上的一口鱼,到内镜下的精准操作,这根看似微不足道的鱼刺,见证了一场跨越食管、胃、胸腹腔与肝脏的医学探索,彰显中山医院内镜团队勇于创新、探索极限的医疗精神。(文中患者为化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医生 腹痛 ct 复旦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